話接上文,燕甯平叛得勝而歸,新帝很高興,将燕甯的爵位加賜一千戶,并命令燕甯當場活活勒死了三皇子。
然而當燕甯抽身回到城南農莊時,撥開草垛卻找不到韓母,他擴大搜尋農莊周邊的範圍也沒有找到韓母,因而自責不已,覺得是自己将失明的韓母推向了深淵,于是懊悔之下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心懷愧疚的燕甯就這樣一連找了好多天都沒找到韓母,無奈之下漸漸的也放棄了尋找。
與此同時禦書房中龐翼正向新帝建議道:“城南的密道已經不再是秘密,這就失去了作為密道的意義,如今反而成了京畿防務的漏洞,應該趁早填了它,再将護城河連城閉環。”
新帝點了點頭應允道:“這事就有勞舅舅派人處理了。”
“臣遵旨。”
“江南諸鎮已有相互兼并的趨勢,對朝廷政令陽奉陰違,”新帝愁眉不展的問道,“舅舅以為如何是好?”
“如今朝廷連北方都沒有完全掌控住,又何以鎮住南方?”龐翼進言道,“韓辰羽勾結西胡,趁着我們征讨楊裎祿之際,在雍涼擅自變法施行耕戰之策,其野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
“他怎麼還不死!”新帝一聽韓辰羽三個字就心生懊惱。
“臣擔心他在雍涼積攢了足夠的實力後,就會和北境的雍涼軍遙相呼應,威脅京師!”龐翼深謀遠慮道。
“那朕該怎麼辦?”新帝神情顯得很是焦急。
“當防禍于未然!”龐翼語氣堅定道,“臣願領八萬人馬前去西北重新構築防線,必要時用兵削弱雍涼勢力也是可以的。”
“最好是徹底拔除才好!”新帝急迫的期望道,“當今天下恐怕也隻有舅舅能給韓辰羽緻命一擊了,朕期盼舅舅再建奇功!”
“臣領旨!”
……
半個月後已近深秋,冷冽的西北風翻起滾滾落葉,枯樹頹枝支起蒼茫的天空,天空下一片片金黃的稻穗是李燕儀經略西風城的碩碩成果,然而這片稻田突然出現了朝廷的軍隊,因為雍涼的大敵龐翼來了。
很快,消息傳到西風城,言平率先彙報道:“龐翼正在東邊構築軍事防線,還侵占周邊鄉野,搶收我們的糧食,分明是挑釁,我們要不要打一仗?”
“我們所在的西風城隻有守軍兩萬,龐翼這次帶兵八萬,加上原本邊境守軍,足足有十二萬,這不是沖小小的西風城來的,平陽城才是雍涼邊境重鎮,龐翼用兵詭詐多端,我們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此次龐翼大軍壓境,林伯以為我們該如何應對?”燕儀看似鎮定自若,實則内心氣血翻湧,對龐翼恨之入骨。
“西風城兵力少,宜據城固守,當與平陽城互為犄角,共拒敵軍。”林仲禮顯得極為認真道。
“我與龐翼父仇不共戴天,我不怕他!”燕儀眼神堅定道,“具體應敵方案我們商量好之後就向雍都彙報,我們需要後方支援。”
“如此甚好,”林仲禮刻意勸誡燕儀道,“我們都想為老侯爺報仇雪恨,恨不得生吞了龐翼才好,不過臨陣應敵切不可讓仇恨影響決策,我們需穩中求勝!”
這是燕儀生平第一次直面大敵,還是自己的殺父仇人,對于具體的應敵方案,他們讨論了很久,當日言平就帶着燕儀的信件趕往雍都面見辰羽。
兩日後,雍都信使快馬加鞭趕到西風城,燕儀接信後連忙打開,隻見信中簡短的寫着:便宜行事,謹慎用兵!言平領三萬援軍八月初二先至!
面對龐翼這樣的大敵,辰羽這簡短的一句批複,是對弟弟充分的放權和支持,但沒寫在信中的話,是他患得患失的擔憂和壓力。
看了辰羽的批複後,一旁的林仲禮立馬請辭道:“我這就去平陽城,二公子千萬要小心呐!”
“您放心吧,我會小心的。”燕儀點頭應允道。
自林仲禮去往平陽城主持防務後,燕儀每日駐身西風城上感受着忽大忽小的西北寒風,他要親自警戒敵情。白天他遙望遠方,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帶領百姓開墾的農田被敵人強行收割,他又怎會無動于衷!晚上,他依舊徘徊在西風城上,像是憂心忡忡的期待着什麼,又或是巨大的壓力讓他難以入眠!
五日後的傍晚,西北風呼嘯不止,燕儀在城頭上凝望敵人的眼神漸漸充滿殺意,當看到敵人搶收完糧食後正要撤退時,燕儀終于忍無可忍,于是憤然下令:“随我出城痛擊敵軍!”
于是在燕儀率軍突襲下,搶收糧食的敵軍被斬殺殆盡,然而燕儀并沒有見好就收搶回糧食回城,而是頭紮白布,率軍來到龐翼的前線軍營,并在憤怒之下大聲叫罵道:“龐翼狗賊,還我爹命來!老匹夫,我定要将你碎屍萬段,以洩心頭之恨……”
不想營外燕儀這一沖動的叫戰行為,惹的敵軍帥營内衆人大笑不止,隻聽龐翼哼笑點評道:“李燕儀乳臭未幹,不過是年少氣盛,被仇恨沖昏了頭腦,一點小勝就敢如此叫戰!哼,怒而興師,愠而緻戰,乃為将之大忌,其必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