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策馬離開平陽城數裡之外,燕儀心中眷顧家人,在這瑟瑟西風中突然忍不住勒住馬蹄回顧平陽城,隻見城頭上一人矗立瞭望,分明是哥哥在目送着弟弟遠去,燕儀見狀不禁熱淚盈眶,感動不已。
燕儀曾親眼目睹大哥倒在了那個位置,因而心生憂懼,他知道擔子很重,自己要幫着分擔才行,于是毅然決然抹淚離去。
當日辰羽坐着車駕,帶着李夫人和太子妃,在心腹将官和數千枭騎護送下去往了雍都,說是為了養傷,但雍都在地理上最宜統籌兼顧雍涼接下來的變革。
兩個月後太子妃在雍都順利誕下一子,衆人甚是欣喜,要說在太子妃臨産期間,最為上心的莫過于辰羽,好像是自己夫人要生産了一樣,直到太子妃生下男嬰,辰羽不由得大喜過望,激動的第一時間便去探望。
于是在太子妃卧室中,李夫人抱着孩子在熱心的哄逗,辰羽則在一旁一臉傻笑的看着孩子,是打心裡的喜歡。
“這孩子叫什麼名字好呢?”一旁的舅舅突然開心的提議道,“大外甥讀過書,肚裡最有墨水,你幫孩子起個好名字。”
“不如就叫梁興好了。”辰羽不帶半點猶豫的說道,此時辰羽一臉喜悅中流露出了堅定的神色。
“梁興好啊,開心高興!”舅舅傻呵呵的開心附和道。
可太子妃從辰羽的神色中讀出了“再興梁照”的意思,這意味着接下來辰羽想将這位皇孫扶上大位,然而太子妃親身經曆了皇權争鬥的殘酷,早已變得杯弓蛇影,對殘酷的權力鬥争避之而不及,又怎會将幼小的兒子推進這個漩渦。
因而太子妃聽到辰羽起的名字後,出于母親本能的保護欲,連忙伸手抱過該子,并說道:“名字我早已想好了,叫梁凡。”
辰羽聞言始料不及,頓時沒了傻笑,一臉茫然的看着太子妃,一時竟不知如何應對,他想日後興師伐罪,打到皇城攘除奸兇,扶保這位皇孫登上大位,這樣既是出師有名,也是為了匡扶梁照,否則便是要公然造反颠覆梁照,而這絕對不是辰羽的初衷,因為他始終熱愛并忠于那個文煌武烈的梁照,這是他的執念。
可不明所以的舅舅哪裡曉得此時辰羽和太子妃在理念上産生了碰撞,隻顧開心的評價道:“叫梁凡也好聽,可他是個正兒八經的皇孫啊,就不是個凡胎!所以叫梁凡,名不副實啊,名不副實!”
“就你話多!”這時察言觀色的李夫人看出了端倪,于是連忙打斷舅舅的話,并圓場道,“孩子還小,得先起個乳名,我看叫凡凡挺好的,等長大些再起個正式名字也不遲,辰羽七歲的時候才有了正式的名字。”
就這樣,這件看似小事的大事一直懸而不決,但辰羽對此事一直抱着極大的希望。
又過了五個月,遠在京城的李府院内,在哭喊母親的傷心叫喚中,燕芸誕下了一個女兒,可在這人生至關重要的關口,燕芸身邊一個至親之人都沒有,她既害怕,又傷心,隻能緊緊握住彥笛的手不放。
在這期間,辰羽算着日子,派往京城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當得知燕芸誕下一女,并母女平安時,辰羽笑着哭了,他做夢都在想着将芸妹深深的摟在懷裡。
有了一個女兒,就多了一份牽絆,而敵人則又多了一個籌碼。有些事不得不為,可他又如何能保全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