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不結婚,人生就不圓滿,為娘的總覺得不是個事,壓在心裡頭,能不操心嗎?”
“随便找一個人結婚,人生就真的圓滿了嗎?這是把人生的圓滿寄托在了别人身上,這種向外求的圓滿,往往會成就一個又一個失望!”皇帝不由感慨道,“當一個人能夠坦然接受人生的不圓滿,那麼她至少在心境上就有了圓滿的可能!”
見太後若有所思,皇帝接着又說道:“您總希望她内心枯木再生花,可依兒臣所見,她内心從未枯萎過,相反在日複一日的澆灌下,早已生根發芽,占據了内心,已經容不下旁物!”
“還不是死心眼!”太後帶着執念反駁道,“按你的意思,洛貞的婚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若不在了,誰還能替她操心!”
“母後您就放寬點心,順其自然,好好養病才是最重要的事!”皇帝關懷勸導道,“您快把湯藥喝了!”
“母後這是不治之症,靠矜言開的方子才活到今天,”太後情深意切道,“可你和洛貞是母後的心病,總是讓我心挂兩頭,見不得你們受委屈!”
當天皇帝離開太後寝宮後,太後變得異常傷感起來,讓人召來洛貞公主,又是一番母女間牽腸挂肚的談心。
……
三日後清晨,皇帝正準備上早朝,突然宮人傳來噩耗,太後駕崩!這一晴天霹靂,頓時讓皇帝大腦一片空白,差點昏厥過去,已然慌了神!
等皇帝趕至太後寝宮,侍女連忙彙報道:“太後說要誦經拜佛七日,不讓人靠近打擾,隻準奴婢将飲食和湯藥放置于門口。今早奴婢送飲食和湯藥,沒見太後回應,這才發現太後已經……”
另一名奴婢也跪地哭着補充道:“太後将湯藥倒進了花瓶裡,又将飲食藏在了床底下,太後這幾天就沒有吃一丁點東西,也沒有喝藥……”
皇帝聞言哭着鼻涕痛心斥責道:“你們這些奴才,就這樣伺候太後的?竟讓太後活活餓死!來人!将這些奴才全部仗殺!”
皇帝遷怒于太後身邊的奴婢,吓得太後寝宮的奴婢們個個跪地哀聲求饒。這時崔公公發現太後手裡緊緊握着一張紙條,于是小心取出并遞給皇帝。
隻見紙條上太後親筆寫着:按時喝藥可以延長壽命,卻無法改善活着的品質,與其讓靈魂受縛于腐朽的軀體裡受苦,不如選擇羽化登仙!不許皇帝責怨旁人!
皇帝見字,伏在床榻前痛哭不已!崔公公也是跪地哭着勸慰皇帝道,“太後這是看破了,所以才選擇羽化登仙!望陛下節哀恭送老太後生仙!”
可皇帝心裡清楚,太後并不想死,太後看似超脫覺悟的留言不過是給旁人看的。想到三天前太後問自己如有一年半載的時間,是否就能應對突然的立後一事,皇帝這才明白太後的良苦用心。
這一年半載正是皇帝的服喪期,可這卻是母親用生命換來的,這讓皇帝痛心疾首!此時皇帝心有多痛,反之對某些人就有多恨!
不一會兒,皇親貴胄皆往太後寝宮吊唁,一時間整個寝宮哭聲震天動地。看到龐淑妃和二皇子假惺惺的哭喪,皇帝是打心裡來氣!在皇帝的内心認知裡,認為太後是被逼死的。
……
果然皇太後駕崩,皇帝服喪,暫時沒有人再敢于朝堂之上提立龐淑妃為後一事。當然,延陵王的婚事也會延後。而二皇子内心最為不悅,甚至有點焦躁不安,不知怎麼面對父皇。
背地裡二皇子黨也難免叨咕“太後早不死,晚不死,偏偏這個時候死!”。更有甚者,在太後喪期内關起門依舊花天酒地。
……
要說太後駕崩,皇帝最為痛心,那麼最傷心的就莫過于洛貞公主了。對于洛貞公主而言,冰冷的皇宮,唯有太後的寝宮才是溫暖的港灣,因為那是有母親在的地方,稱之為娘家!
如今太後仙逝,洛貞公主也就很難再有去皇宮走動的理由了,畢竟失去了共同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就不像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