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接上文,中軍帥營中,三人正在探讨朝局之際,忽有士卒來報“西風城許郡守差人運送十二具屍首已至大營”。
于是三人一同出去查看情況,出門正撞見延陵王迎面而來,延陵王身後則是言平所率的枭騎護衛,三人碰見延陵王紛紛拱手拜見。
“不必多禮!”延陵王擡手作勢道,“我是來看看雲遠傷勢如何的,不想士卒說雲遠早早的來這兒了。”
“有勞殿下挂心,實無大礙!”辰羽拱手稱謝道。
“如此便好!”延陵王說罷轉視身後的枭騎護衛,開玩笑道,“大清早就被這麼大的排場捧着,便是在京城本王也沒這般待遇!怪不習慣的!昨晚上個茅廁,言将軍都要先進去檢查有沒有埋伏!”
衆人聽罷皆開懷大笑,辰羽亦笑着調侃道:“殿下難道習慣昨天南山的排場?”
衆人聽罷又是一陣大笑,延陵王忙搖頭擺手苦笑道:“昨日猶如地府一遊!讓本王夜夢生驚!”
“春秋刺客豫讓,便是藏在茅廁欲行刺趙襄子,殿下不會不知!多些謹慎總是好的!”李候作笑道。
“李侯爺言之有理!”延陵王笑道。
“要刺殺殿下的人不止昨日南山那一撥,前天夜裡,在西風城也剿滅了一波,賊人屍首剛被運至此處,請殿下一同前往看看。”李侯俯身作禮邀請延陵王道。
衆人随即圍上前去,仔細查看了運來的十二具屍體,李侯率先發話道:“刺殺皇子,此事非同小可,昨晚我已拟好了奏折,定向陛下禀明此事!”
“不如我與侯爺一同署名,再呈上給父皇。”延陵王深思道。
“如此最好不過!”李侯欣然接納道。
李侯原本也是想邀請延陵王共同署名的,不想延陵王竟主動提出,如此奏折的可信度便能大大提升,也能表明延陵王是站在李侯這一邊的。
李候知道這等大事是瞞不了皇帝的,自己隻需陳述事實詳情便可,不能妄自猜測,更不能随意攀咬。皇帝一旦知曉皇子被刺殺,就一定會有所表示,以及有所懷疑,那都是皇帝的事。
“這十二人和昨天那一撥人用的刀刃和弓弩都一樣,顯然是一夥的!”林仲禮分析道。
“一個活口都沒有?”李侯問道。
“昨天南山那些人,嘴裡都預先含了藥囊,都是死士!”林仲禮繼續分析道,“這十二人怕是夜裡事發突然,沒來的及服毒!”
“這些刀刃和弓弩倒是制作精良,顯然是新做的,很可能是為了掩藏原本的制式。”言平把弄着刀刃和弓弩說道。
“能制作這般刀刃和弓弩的會是何處?何處又能提供這麼多青壯死士?”辰羽笑了笑提問道。
衆人頓時若有所悟,林仲禮摸了摸下巴思索道:“大公子的意思是,這些人是軍士?”
“我也不知道,”辰羽笑道,轉而看着延陵王,“誰人想殺殿下?又能從何處伸手?殿下可知曉?”
延陵王聽出了辰羽的意思,無奈搖頭苦笑,歎了口氣道:“不必再查了,不會有結果的!”
辰羽看出了延陵王的無奈,心中明白幕後之人必是身在皇城内的人,此時莫說查不出實證,即便有實證又能如何?實力不濟,又如何敢掀桌子!
“殿下且放寬心,待時機成熟,定為殿下讨回公道!”李侯拱手擔保道。
“那本王就先謝過侯爺和諸位了!”延陵王拜謝衆人道,“我個人事小,國家事大!雍涼軍乃是為了保境安民才設立的,斷案的事不如先放一邊!”
“殿下深明大義!實乃我梁照之福!”李侯拱手稱贊道。
聽延陵王此番講話,衆人深感延陵王有賢明風範,心中不免多了些欽佩之意。李侯也自是希望繼任之君能似延陵王這般。
……
于是李侯下令将這些死士全部掩埋一處,并令辰羽和林仲禮各自回去準備北擊西胡的部署。同時李候單獨将延陵王請進大營,與其商讨出擊西胡的計劃。
延陵王自然知道自己不過是走個流程,不想自己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不禁慚愧作笑,不過倒也覺得落得一身輕松,頓時也沒了心理壓力!畢竟自己毫無統兵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