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駕車帶着三個小孩一路西行,可越向西北,越是感受到戈壁荒涼,氣候也越來越幹冷,這一路上都漸漸加起了厚裘衣。
小燕儀不想留在皇城每天上學堂,小孩子自是想習武,想的是做個大英雄,卻還不知道習武的苦,于是一開始燕儀并沒有抵觸這次出行。
三小兒想着還可以遊山玩水,卻一路看到的不是青山綠水,而是戈壁頹垣,不免有些失望和驚歎。
馬車一路搖搖晃晃了好些天,突然馬車停住,三小兒便急忙扒着車窗張望,隻見四周乃是荒無人煙的山丘野地。
“辰羽,下車,跟我過來!”李侯突然呼喚道。
“好!”辰羽立馬應道。
小辰羽聽喚連忙下車,燕甯和燕儀也随即跟着下車,卻被李侯喝止道:“你們兩個待在車上!”
于是小燕甯和小燕儀隻好把頭縮了回去,隻能探着腦袋,好奇的望着辰羽和李侯,隻見李侯解下馬,将小辰羽抱上了馬背,自己則提了一壺禦酒,也跟着上了馬。
此時小辰羽也是一臉疑問,不知道這位義父要做什麼,但也不問,隻知道這事肯定和自己有關。
原來此地正是定梁丘,李侯出發前早已計劃好要順道帶着小辰羽祭拜自己的義兄。隻見李侯驅馬前行不過半裡路,便見到一座墳。
站在此處也能看到燕甯和燕儀所在的馬車,但小燕甯和小燕儀卻見不到此處掩藏着一座墳。
小辰羽看到面前有一座墳,隻見這座墳右側插着一杆長槍,格外顯眼。想到義父隻帶自己前來,便立馬想到是父親的墳,于是心情變的凝重起來!
李侯緩緩牽着小辰羽來到墳前,便語氣低沉的命令小辰羽道:“跪下,給你爹磕頭!”
小辰羽聞言立馬下跪,擡頭看道木碑上赫然刻着:梁照平西将軍何兆勳之墓!
李侯知道小辰羽還未讀過書,便問道:“可識得這十一個字?”
“孩兒如今隻認得‘西、何、之、墓’四個字”小辰羽看着墓碑一字一頓的認道。
“不打緊,來日方長,要好好讀書認字!”李侯意味深長道,“不讀書識字,便連你爹都不認識!等識字了,再來認!”
“孩兒明白,孩兒定倍加努力讀書識字!”小辰羽信誓旦旦道,說罷便重重的給父親磕了三個響頭,隻見額頭上盡是泥土。
此刻小辰羽很想知道自己父親是誰,但作為人子是要避諱問長輩名字的,于是便默默的記下了那幾個字的筆畫。
在小辰羽磕首之際,李侯已然打開了酒壇,将酒水橫灑于墳前,以示祭拜,亦留了半盅酒,仰首隻見遠山托白日,一飲而盡,盡顯男兒義氣!
“此槍名曰‘盤龍虎刺’,為你爹生前所使,”李侯對着墳墓右側的槍,命令小辰羽道,“把它拔出來,以後便歸你了!”
于是小辰羽擡頭望着這杆長槍,隻見在陽光照耀下閃閃耀眼,定睛一看,槍頭虎口吐刺,槍身銀飾龍雕!這豈是地位一般的将軍所能執掌的器物?
小辰羽越看越喜歡,雖然外表看似平靜,内心卻異常興奮,畢竟是男孩子嘛!小時侯多半是喜歡刀槍劍戟的!
于是小辰羽上前跨步分開雙腿,成紮馬步狀,雙手則緊握槍身,使上吃奶的勁,表情龇牙擠眼,‘咿呀~’吃力之聲綿綿不絕于耳,然而此槍竟紋絲不動!
原來此槍埋入地下近半丈有餘,且西北氣候幹燥,槍身周圍土壤早已幹燥密實,豈是一個小孩子能拔的動的!這李侯讓小孩子拔,多少有些戲耍小孩子的心态!
李侯見小辰羽吃力但拔不動的樣子,便笑着走上前來,單以左手握住槍上身,肩部稍微運力,便将槍和小辰羽連槍帶人擰提起來!
小辰羽見狀佩服不已,開心笑着稱快道:“義父真厲害!”
隻見這杆槍足足一丈有餘,又如此笨重,小孩子又如何能使喚的動,于是小辰羽在上手後也發現這杆槍還耍不起來,當下隻能将槍抵在肩上,亦或橫捧在懷裡。
李侯見狀,也覺得自己有些心大了!于是對小辰羽說道:“這杆盤龍虎刺你現在還使不動,留着以後使吧!”
說罷李侯将小辰羽抱上了馬,槍便橫放在辰羽的懷裡,雖然此刻辰羽還使喚不動,但如獲至寶的心情盡流露在嘴角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