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家裡,每逢老太太發話,李夫人總是要附和的,不過老太太向來不管事,但也是支持李夫人管事的。這大概就是封建家庭裡的婆媳相處之道吧。
甯母也賠笑道“老太太和大嫂說的是”,此刻甯父默不作聲,隻顧埋頭用餐,似乎在李家沒什麼話語權!
韓母自然是要順着姐姐話的,于是謙恭且賠笑道:“我家這個全憑侯爺和夫人做主,日後若是不聽話,要打要罵,你們說了算便是!”
韓母講話實誠,衆人聞言自是滿意作笑。此處當着衆人面韓母并未稱呼李夫人為姐姐,顯然是私下裡約定過。
“羽兒是聽話的,自然不會挨揍!哪個不聽話的,淘氣的,肯定是要挨揍的!”
隻見李侯說這話時,語氣柔中帶剛,還不忘瞟了小燕儀一眼。衆人豈會聽不出這話是針對誰的,于是紛紛看着小燕儀發笑,此時小燕儀也是用很抵觸的眼神回視衆人。
“我家燕甯也全憑他伯父安排,燕儀也要去?他年紀最小!”甯母笑問道。
“這還不是他爹一句話的事兒,我這做母親的豈能留得住!”李夫人無奈笑道。
“既然你們都沒有意見,那就這麼定了!”李侯環顧三小孩一下,略顯志得意滿道,“那邊吃的可沒家裡這麼講究,趁有機會,趕緊多吃點!”
衆人聞言大笑,當然知道邊關生活條件不好,此刻三個孩子還不知道滋潤日子即将到頭。
……
臨行前一天,李侯向皇帝報備辭行,皇帝疑問道:“愛卿為何如此急着赴任?”
李侯無奈解釋道:“臣原本一人一馬隻要三天的路程即可赴任雍涼,可如今為了帶三個孩子去邊關吃吃苦頭,曆練曆練,便不得不驅車帶着他們,那就得要九天的路程。”
梁帝大笑并感慨道:“愛卿用心良苦啊,看來是要讓三個孩子先習武後學文了,想必愛卿帶出去的必定是三隻虎仔!”
李侯聞言不禁汗顔,顯然壽宴上發生的事皇帝都已知曉,于是李侯順着粱帝的話應道:“若能如此,必使之為陛下驅逐北狄,戍衛邊疆!”
“說的好!朕亦有四個兒子,如今不知如何安置,不知道如何曆練才好!”皇帝歎息道。
李侯見粱帝發愁歎息,便說了句讨喜話“陛下富有四海,當有四個龍子”,本意是想讓皇帝放寬心。
皇帝聞言大笑道:“朕的四個龍子若是不懂事,翻江倒海起來,愛卿覺得如何是好?”
這皇帝是放寬心了,可皇帝沒事就喜歡抓一下臣子的心!李侯聽罷不免顯得有些惶恐,心想:這四個皇子還小,就跟我扯上争奪皇位的事拉!
于是李侯無奈賠笑道:“臣隻盼望我梁照國風調雨順才好,陛下是祖龍,天下臣工百姓皆當奉命于陛下,如若不然,臣願為陛下讨之!”
皇帝聞言甚為欣慰!對李侯的回答很是滿意:“愛卿之忠義,朕豈會不知,梁照之西陲交給愛卿,朕才安心!”
……
第二天李侯臨行前,準備好了馬車,三位母親倒顯得有些舍不得,李夫人甚至還抹了抹眼淚,分别給孩子們準備了一年四季的衣物。
同時李夫人還特地給三個孩子準備了好多零食,李侯見狀顯得有些不厭其煩道:“若是為了享福,幹脆别去!婆婆媽媽的!”
這位李侯爺雖然态度顯得不近人情,但行為上卻不會阻止三位母親的依依不舍。
看着馬車離去,三小孩扒着車窗和母親道别,三位母親無不心酸,畢竟孩子這麼大都沒離開過自己,看着孩子離開就如割開了心頭肉一般難受!
小燕芸從小就和哥哥們玩在一起,如今看着哥哥們突然離開,便着急了起來,哭着求道:“爹爹别走!哥哥别走……”
李侯聽到身後女兒的哭喊聲,又怎麼會不心酸,表情又怎麼能不悲傷,卻隻能駕着馬車,面向遠方擺首歎息,但決不能探身回首,讓身後的家人看到自己婆婆媽媽,這大概就是男子漢的堅強吧。
我們有理由相信,男子漢一定能培養出男子漢來!那又将是個不一樣的男子漢,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