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曦開始審視彼此的關系。她首先就能确定,謝墨白對自己,無疑是有好感的。
林曦并不遲鈍。特别是那次,二人一起放風筝,然後不歡而散。當時林曦雖然不得其解,但事後,也慢慢反應過來。
那一階段,林曦正在承受謝來自董的高壓。
現在想來,謝董對自己并無不滿。隻是,他對于下屬的态度一貫如此。更何況,自己并非國昌出身,又成為了新晉總助。謝董隻是在檢視自己的分量,并加以規訓和敲打。
但林曦當時,一直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并且加倍努力,去盡快熟悉國昌的各項事務。同時,盡管不明所以,自己也已經敏銳地對這種規訓感覺到了不适。
所以那時,不僅僅是林曦在幫助謝墨白疏導情緒,謝墨白也是林曦的心理慰藉。
無論是謝墨白的身份,還是他這個人本身,都幫助她消解了不少壓力,給了她添了幾分底氣。
那是一段難熬的日子。
處理完一個複雜的工作,接着,又有另外一個複雜的難題,被丢來。
而更讓林曦沮喪的是,絕大多數時候,她的工作表現,永遠都得不到謝董的任何反饋。謝董從來不會表現出滿意,亦或是不滿意。她也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完成的,好還是不好。
或許,高深莫測是謝董一貫以來的工作風格。但林曦明顯能感受到,這一點,在她面前表現得尤甚。
猜,你猜,你再猜……
如果林曦是一條鹹魚,那或許她不會這麼困擾。但她既然跳槽,就是有心要在國昌好好發展。而且她的自尊心也不允許自己,無法勝任工作。
她更擔心,如果自己的表現,得不到謝董的賞識,自己會随時随地被取代。
國昌是A市乃至華國首屈一指的大型集團,其體量數倍與華榮。而林曦是新晉加入集團的一員。
就算以她一貫的自信,也不由得在謝董複一日地審視、重壓和考量中,患得患失、惶恐迷惘。
每當這時,林曦就會想到謝墨白。
她恍惚的回憶,當時,自己是以何種心情,想着謝墨白呢?
每每被謝董不着痕迹地審視、重壓和規訓,林曦就一遍遍地安慰自己。
終究,自己的老闆上司,很快就會變成謝墨白。終究,他是欣賞自己的工作能力的。終究,她能和謝墨白相處良好、配合默契。
謝墨白……
林曦就這樣咬着牙,熬着、等着、盼着,望穿秋水。
果然,等到謝墨白接手國昌之後。雖然工作依然強度很高,但林曦已經能夠遊刃有餘。
這既是因為,林曦對國昌的各項工作更加熟稔,更是因為她和謝墨白的溝通,順暢而有效,規避了很多無畏的精神内耗。
林曦并非清高無私之人,她根本不介意利用謝墨白對她的好感。說到底,有幾個下屬,不期待老闆的賞識?
同時,她也盡可能的用勤奮努力,給他以回報。所謂,君以國士遇我,我以國士報之。亦不失為一段美談。
但是,這次出國之行,讓林曦察覺到了危險。
她無法自欺欺人。謝墨白的一言一行,都無疑反映出了一個實施,他對她的态度,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或許,在此之前,還可以模糊的将彼此的關系,定位為知己。但在今後,恐怕謝墨白不會甘願如此了。
而上司下屬之間,一旦摻雜上私人感情,事情就複雜了。她因此而憂心忡忡。
更讓林曦擔心,還不止這一點。
昨天,參加晚宴的,無不是有巨大能量的重要人物。謝墨白,起乎以一己之力,周旋于衆多老狐狸之間。他幾乎達成了所有他想要達成的目的。而這些億萬富豪、這些在各自領域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對待謝墨白的态度,都極為慎重。
這既是因為利益使然,又是考慮到國昌集團的能量。林曦更沒有幼稚到,将國昌集團和謝墨白個人分割開來看。何況,謝墨白的個人能力和手段,也不容小觑。換一個人,未必能像他那樣,表現得如此出色。
敲山震虎,殺雞儆猴,引而不發,含而不漏,攻敵必救、威脅利誘……
這些手段,謝墨白運用得無比必老練。
他擅長拿捏人心的弱點,更熟悉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還善于放大自己的優勢,用最小的精力、以最快的方式,去達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