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歲歲今朝 > 第70章 煙雨行舟

第70章 煙雨行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遲鈍地點了點頭。

“殿下想去城郊?”

“嗯。想去看看。”

古書上說農事三四月,她來江甯已經兩個多月,卻還沒有見過江南農時。

竹月看了一眼天色,此刻天色依舊昏沉,好在沒有雷電。

“殿下,城郊走過去路遠。不過如果坐船就會快很多。”

她所說的船,并非大江大河上的民船或這官船,而是小小的烏篷船,撐船的渡公歇在河邊,一次隻收取兩三枚銅闆。

李意清見她精神奕奕,笑了笑道:“看你的樣子,想來坐過不少次。你引路吧。”

竹月應了一聲,伸手扶住李意清,帶着她穿過水渠小巷子,又往南走了一段路,停在了一個河道邊。

河道邊種着一排柳樹,渡公頭頂鬥笠,腳邊是他的撐杆,坐在柳樹下,手裡握着一個饅頭正在啃。

那饅頭是最常見的糙米滿頭,有時甚至能在裡面吃到沒被碾碎的麥麸。

見竹月上前,連忙站起身,将還剩的半個饅頭放入袖中,詢問道:“兩位客人可是要渡河?”

竹月很熟練地點了點頭,用同樣略帶江甯口音的話道:“船家,去杏花渡。”

渡公應了一聲,引着兩人走到烏篷船前。

李意清在竹月的攙扶下順利上了船。驟然踏入烏篷船,小小的船身在水面上晃蕩。

李意清緊緊抓住竹月的手,見晃了一下後,船身又平穩下來,才放下心。

渡公最後一個上船,撐杆站在艄頭,笑道:“姑娘看着不像江甯人士。别看這船看着破舊,但是用上七八年,不在話下。”

李意清循着他的聲音,視線落在逼仄的船篷中。茅草一層有一層,壓在下方的已經腐爛,上面又及時鋪上一層新的。

竹月道:“我家姑娘随夫婿回來探親,不太熟悉水路。船家,你悠着些。”

渡公輕輕劃着水,臉頰帶笑:“曉得曉得。”

随着渡公的話音落下,李意清身上的眩暈感果然減輕很多。她将還在滴水的油紙傘豎放在一邊,目光落在如畫的山水之間。

在朦朦細雨之下,一切景色都變得如夢如幻。

渡公一邊吟唱着不知名的江南小調,一邊慢悠悠蕩開水面。朝兩岸看去,埂壩上戴着鬥笠的農戶來往,手裡牽着耕牛,背上扛着耙子。

李意清在渡公的調子中,忽然有一種想要落淚的沖動。她有些匆忙地錯開視線,而後對竹月道:“雨勢看起來小了些。”

竹月也探頭瞧了一眼外頭的落雨,沉吟道:“殿下有所不知,這梅雨時節最是難猜,前一秒晴空萬裡,後一秒就可能電閃雷鳴。”

渡公也道:“是啊。今日出門,還以為能難得放晴。”

竹月身為當地人,立刻和渡公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李意清聽着兩人交談,哪怕有斜風細雨沾到臉上,也隻覺得溫暖柔和。

“到咯,杏花渡。”

随着渡公長竿一劃,烏篷船穩穩當當停在渡口。

竹月先一步上岸,而後撐開一把油紙傘,伸出胳膊供李意清搭。

等李意清安穩落在地上,竹月從袖中取出十枚銅闆,笑道:“多謝船家走這一趟。不過還請船家稍留些許時辰,我家姑娘還得回去。”

船家接過銅闆,小心翼翼揣入腰邊的粗布口袋,而後躍回船上,笑道:“娘子且去,我便在此等候了。”

竹月囑咐完,才引着李意清向前走。

村前有一個木架子,上面模糊地寫着村名:杏花村。

李意清一路上走來,農戶大多隻戴鬥笠,很少有撐傘走的人。沿河邊的一戶人家門前栽着三棵柳樹,一個小孩正趴在窗邊,朝這邊看。

“姊……姊。”

等李意清和竹月靠得近了,那小孩忽然拍着手叫喚起來。

在竈台前忙活的婦人道:“你阿姊去當差了,好松兒,快下來,别讓風吹着你。”

竹月溫柔地朝孩童比了一個“噓”的手勢,而後繼續領着李意清往村子走。

“方才,那是你弟弟?”李意清忽然問道:“怎麼不上前打個招呼?”

竹月眉眼彎彎道:“奴婢今日本就是陪殿下來城郊看看,選擇來杏花村已經很徇私了,怎麼好意思耽誤殿下行事。”

她說的自然,仿佛本就該如此。

李意清忍不住微微一笑,兩人翻過了一座不高的小山坡,站在山坡上,田間的景色一覽無遺,秧苗在水中搖搖晃晃,躬身的老農頭頂鬥笠,盡管頭沒被淋濕,可身上沒有一次不滴着水。

更遠處,是斜斜的小坡,兩頭黃牛在河堤邊吃草,放牧的小童躲在樹蔭底下,翹着二郎腿仰天躺着,哼着不知名的曲調。

竹月站在李意清的身邊,介紹道:“放牧的那個孩子和我弟弟松兒同歲,不過後來松兒發了一場高燒,等家裡人從田裡忙活回來,他心智隻剩下三歲。”

竹月用一種并不悲傷的語氣平靜道,語氣中甚至帶了些期望,“不過現在好了,能在元府當差,攢下的銀錢足夠一家人的溫飽。”

仿佛苦難于她而言,不過如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