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歲歲今朝 > 第13章 雨荷蟾蜍圖

第13章 雨荷蟾蜍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可是元辭章的手稿,卻身在塵世,又跳脫塵世,講明其前因後果。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比如揚州府中,他先以一個老農入筆,坦言莊稼收成,和家中人丁食不果腹的情況,再點出鄉鄰關系,稱其隔壁家無外如是。随後尋訪縣城,得知今年水患後稅賦一交,若是要填飽肚子,糧食隻夠明年二月,隻能省吃儉用,熬到來年新糧收成。

這還沒完,元辭章緊随其後繼續探讨,前年江南府大獲豐收,家家戶戶本該都有陳糧,可是這個村子卻戶戶拮據,再一細問,原是村裡鬧了鼠災,糧食被禍害。因着鼠災受災小,直波及了一個村子,對縣裡、對州府一片欣欣向榮的場面而言,不足道也。

因此,這個家裡沒有陳糧的農戶,卻交着和其他有陳糧的人家相同的賦稅。

自古民不敢惹官,收了稅賦,也隻盼着來年風調雨順,好讓家中新出生的孫兒吃得飽些。

在這其中,元辭章還查閱了縣志,補充了賦稅的量,和相應的賦稅法文。

到此。前因堪堪講完,後面便是果,言出民生多艱,以及如何修正。

修正那一頁本滿滿當當,但是彼時元辭章是随着戶部戶政司處理災情事宜的侍中,難以直接處理州府之事。

李意清讀完,心中久久未曾平息。

一扇嶄新的大門仿佛在眼前打開。

元辭章的文筆極好,即便是苦難,他也不刻意煽情,隻将自己所見所聞一一刻畫,真實而具體。

最後也不義憤填膺,隻陳言天下萬民皆為陛下之子民,天下萬民皆信奉陛下。

元辭章見李意清翻到最後一頁,輕聲道:“我打算歸納整齊後,再上呈于陛下。”

李意清認真将手稿整理齊整,雙手遞給元辭章。

“今年稅收已收,貿然更改賦收,隻會引起其他縣不滿,引起民怨,”李意清自然理解他的做法,“這事急不來,需要徐徐圖之。”

隻是元辭章描寫的太深刻,她忍不住道:“那村人家?”

大慶朝疆域遼闊,光是州府就有二百五十三個,底下縣城上千,這樣的村子不知凡幾,可是李意清既然知道了,便難以坐視不理。

元辭章道:“殿下放心,我從縣裡牙行買了糧食,送了去。”

田裡的老農不知道他是官,隻當遇上了好心的富戶,連稱要磕頭謝恩,元辭章自然婉拒。

不過這些,他就沒有再往上谏的折子上寫了。

李意清放下心來。

*

忽然,院牆外傳來婢女的聲音。

“殿下,大公子,用午飯了。”

元辭章應了一聲,說了一聲“知道了。”

李意清心中有些酸澀,不過也知道現在平白焦慮無濟于事,收拾好情緒,和元辭章一道去了正堂。

正堂中,元太夫人、元相等人已經入席,隻等元辭章和李意清兩人一來,就可以開飯。

李意清不去坤甯宮找皇後一道用膳的話。通常都是自己一個人,看到這一大家子,還有些不習慣。

她今日不論公主,隻當新婦。入座後,左手是元辭章,右手邊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

少年臭着一張臉,見她一坐下,上首的元太夫人發話開飯,小聲跟她嘟囔:“你就是於光公主?”

語氣兇巴巴的。

能坐在正堂用膳,想來就是元辭章的胞弟,元詠賦了。

李意清沒有計較他的語氣,同樣輕聲道:“我是。”

元詠賦便不說話了,一邊埋頭扒飯一邊含糊不清哼哼道:“你真是好大的架子,見禮用午飯還讓太奶奶等着。”

他這話言過其實,但是誰讓元辭章和李意清卻是最後一個到,也猜不出來元太夫人到底等了多久。

元詠賦對自己的機智很是洋洋自得。

下一瞬,一個暴栗敲在他頭上,元夫人沒好氣地白了自家兒子一眼,低聲斥責道:“吃你的飯。”

元詠賦被他親娘一敲,老實了很多。

李意清覺得好笑,沒想到元相都好說話,但卻有着這樣一個刺頭。

長嫂如母,她現在是他兄長的妻子,也算半個長輩。

和小輩計較什麼。

李意清見元夫人出手管了,也不再多說,安靜用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