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蘭容若生日當日。
康熙皇帝下了早朝後,就直接去了養心殿。
在殿内心不在焉地溫書半晌之後,康熙皇帝直接走出了禦案之外,向着某處标的物的方向。
梁九功站在一邊,一手拿着拂塵,一手拿着一件厚實的秀着盤龍圖案的禦寒大氅等候。
許久,他問顧總管:“幹爹,萬歲爺就這麼站在菩提樹下淋雪,奴才是勸得還是勸不得啊?”
“這是你梁九功能勸的嗎?”顧問行一挑眉,“除了納蘭公子本人,誰也勸不動萬歲爺。”
“那可如何是好?”梁九功為難了,“太皇太後要是怪罪下來——”
顧問行提點道:“還不趕緊地叫人去明府傳信!”
梁九功快速應道:“是,奴才這就叫人去請納蘭公子進宮。“
“糊塗東西!”顧問行一聲喝住徒弟的腳步,“是派人是把萬歲爺的情況告知納蘭公子,不是叫納蘭公子到萬歲爺身邊。公子要是來了,萬歲爺死要面子不承認自己心中怅然若失,挨罰的就是你。”
“唉!”梁九功打了自己一巴掌,“奴才都按照幹爹的意思來辦。”
*
康熙皇帝默默走回了養心殿。
顧總管端上了一杯适應萬歲爺的口感的碧螺春:“萬歲爺,您喝口茶吧!”
“朕,這是在自修苦果啊!”
“人生在世,本就是一場苦修,萬歲爺您何必自惱?”
“朕的側臣納蘭又長大一歲了,他陪伴朕的年歲又多了一載。可是朕的豐功偉績,除了擒拿了鳌拜、斬殺了吳應熊、處死了朱三太子和治理成功了河運漕運之外,又有什麼值得讓納蘭認可和作詞寫詩稱頌的呢?”
“現在後宮人心安穩,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萬歲爺您早些把《天工開物》的原稿拿到手,賜給納蘭公子,納蘭公子一高興,給您獻上幾條拉攏前明士人的策略,讓您成為那些激進分子眼中的明君,可不就是又幹成了一番名垂史冊的帝王功績嗎?”
“你怎麼知道朕想把《天工開物》給納蘭?”
“萬歲爺您是最懂得納蘭公子愛書識書的人,公子什麼都不缺,唯獨是一些難得的字畫和原稿,都喜歡着和稀罕着呢。”
康熙皇帝定神一笑。
總管大太監顧問行伺候天子久了,果然是句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
“朕說過要給納蘭的十四瓣金剛菩提子手串,至今都還是自己收着,沒有給他。”
“萬歲爺您要不給納蘭公子安排官階的時候,就一并将手中之物給他?”
“朕打算等到納蘭三十歲以後,再給他。”
“奴才鬥膽,問問萬歲爺:這是何故呐?”
“三十歲是而立之年,也是人活在世的關鍵之年,性情和家業早已定型,也許到了那個時候,朕和納蘭都能夠把彼此看得更清楚一些。”
“萬歲爺聖明,看來三十歲的時點,的确是最好的。”
康熙皇帝叫了顧總管和其餘太監宮女都退下,自己想獨自靜一靜。
方才對望菩提樹,隻感覺萬物空靈,都向渺茫處。
卻又可以感知心中的靠岸之地,不至于不知何所往。
一切向前推進的軌迹,都在朕的掌握之中。
歡歡喜喜地過完一個皇家年之後,就是将佟國維之女景茵珠等新人都納入後宮,然後再給納蘭一個正式的官位。
至于給他什麼官位好,隻要遵循一個大前提——不許他離君側離的太遠就好。
他的阿瑪明珠,近來遭到了不少彈劾,奏章雖都是匿名形式,但朕也不好完全放任,隻得在口頭上做出警示,看明珠自身是否收斂。
可明珠收斂又有何用?索額圖就會有樣學樣讓大清少兩個權臣嗎?
明索二人左右分持朝綱的這十幾年來,朕并未感到憎惡:
罪臣鳌拜是自大自傲,未把朕放在眼裡,所以朕為了自身的威嚴和大清的将來,不得不除他囚他殺他。
明索二人卻是在玩弄權術和斂财私賄之中,聽從于朕、效命于朕、服從于朕,他們二人均是把朕視作大清天子,未起過謀逆之心。正因如此,朕才容得下此番現狀,不對他們二人按照律令定罪。
康熙皇帝自盤菩提子。
在清淡的禅香味中,考慮國事,考慮納蘭事,終于是悟得禅理。
百零八顆菩提子,寓意人生圓滿。
千古一帝君臣緣,當如菩提,開花結果,年歲沉澱,愈加見真。
*
容若生日宴後的當晚,與盧氏夫人在房間中安靜溫情聞香。
“今日生辰一切順利,我祈盼諸願成就。”容若看着眼前人,“有爾谖你陪着我,是我最大的自在安然。”
“宮裡的人來找公子的時候,我以為是皇上要叫公子進宮去伴駕。”
“皇上和太皇太後的賀禮,三日前就已經送到。半途打攪我的生日宴,也不是一個天子該做的行動,所以我就猜到:是梁公公按照顧總管的意思,遣人來辦事。”
“公子覺得,皇上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正因為我跟皇上年齡相近,故而我才能更深入地去體會皇上的心思:皇上想要立業,他将此前自己幹成了的事,都稱為成果,才促成了當下的焦慮。所以不可說皇上的空蒙狀态,全與我相關。”
“空蒙,是何意?”
“盛世畫卷有缺,山河藍圖欠全,謂之空;揪心于黨争事,規避于後宮事,在乎于納蘭,謂之蒙。爾谖,我有預感,等我的孩子降生于世之後,就該結束這三年的居家賦閑生活了,皇上對我的仕途早已有所打算。”
“那阿瑪——”
“我知道。”容若點頭,“對付索額圖比對付明珠容易,對付明珠比對付我容易。所以我沒把皇上的路數往太好的方向去想,一方稱心,另一方必将失心,康熙皇帝和納蘭性德,相輔相成,此消彼長,一對彼此對彼此都了然于胸的君臣、摯友、知己而已。”
盧氏細心地為夫君鋪紙研墨,為他創作一番訴詞意境。
容若從細節之處知愛妻的深摯:紙張用的是容若自己設計圖樣的予辚紙,墨硯用的是夫妻二人一同定制的潑茶徽墨,鎮紙則是選取了張純修送的一對青玉梅鹿。
此三物,曰:妙感、妙境、妙擺。
這就是《明珠家事》當中所記載的“三妙”之說了。
後人每每讀至此頁,無不說納蘭性德與妻盧氏情深似海。
*
上床安置之前。
容若把一顆自己從“濟國寺”的方丈處請回來的千年菩提子,放入一個雕工精美的木盒中。這是他每年生日之夜的必做之事。
他與菩提子共生,出塵若青蓮,他願把靜好歲月與未來年華,都收歸此處。
他集菩提子如晤,淡似風煙一抹,他的心事和文章,應着瓣瓣阿那般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