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51章 第151章

第151章 第151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劉管事領着容若往回廊處走,“公子許久未來了,這間雅室小的是一日不忘打掃的。”

“雖說有公子的字畫和藏品在,雅室從不蒙塵,但小的也不敢懈怠。”劉管事推開了房間門,“之前公子交由宛姑娘打理的花草和陳設,小的不敢挪動位置,隻是小做了修建和擦拭,公子看着可是覺得還好?”

容若在窗側伴着一盆君子蘭坐下。

“挺好。”容若環看了一遍室内,“氛圍和感受如舊,缺了個相互訴心語的人而已,别的都沒變過。”

“公子請用茶。”

“好。”

奉完茶後,劉管事關上了門。

他從櫥櫃裡拿出一疊書稿,交給容若道:“這是張岱先生親自送來的新書樣稿,說是隻放心給納蘭公子看。”

“張岱先生還說了什麼?”容若問,“他這不僅僅是叫我看稿,而是把稿件托付給我保存。”

“回公子,張岱讓小的轉告:曹寅曹侍衛帶着一衆人馬前去‘濟國寺’後山掘地三尺、仔仔細細地搜查了宋應星的舊宅‘開物居’,楞是一無所獲。”

容若把稿件用自己收集的奇石壓在桌面上,問:“張岱先生本人,也被曹侍衛盤問了?”

“這個張岱倒是沒有明說。”劉管事再度斟茶,“隻是小的覺得蹊跷,曹侍衛怎麼知道宋應星曾在‘濟國寺’後山小住?張岱又怎麼能把宋應星舊宅的名字說的如此确切?”

容若心中盤算着,清晰道:“之前張岱想在‘濟國寺’出家【注1】,皇上知道了,在皇上身邊當差的曹侍衛自然也知道,而張岱與宋應星又是好友,曹寅推測的出來張宋二人在古刹附近‘隐居’不奇怪。”

“公子常去‘濟國寺’向妙覺禅師問玄辯理,可有聽到什麼風聲?”

“妙覺禅師沒跟我提及過相關事宜。我隻是在想,張岱先生仍舊在宋應星的‘開物居’中獨居,《天工開物》要是真藏在古刹後山某處,他早該供出來了,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曹侍衛帶人搜山。”

“供出來?”劉管事不信,“公子怎會下如此論斷?”

“嗯。”容若點頭,“所謂一衣帶水,《天工開物》跟《陶庵夢憶》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嗎?要是老實說出《天工開物》的下落能夠求得一個雙全法,張岱先生何樂而不為?再次隐瞞宋應星的書的蹤迹,對張岱先生自身沒好處呀!”

“曹侍衛白忙活了一場啊!”劉管事感慨,“公子既然早有想法,為何不勸着他?”

“曹寅未必是白忙。”容若雙手握着茶碗,“搜山是大動作,能夠引蛇出洞也未可知。”

“接下來,公子打算如何做?”

“天冷,我須在家養着,趁着大雪未降,我想帶正夫人盧氏外出走走。其餘事情,我就做個‘雙目旁觀而心不靜’之人吧!”

念及愛妻,容若冰心柔軟。

盧氏是個溫婉體貼、才不外露的女子,他需要這樣的妻子陪伴:

因為他的同齡朋友少到基本上沒有,他的生活規律到如同皇上給予的洋鐘,他的存在和言行牽動着帝王心和時局。

唯有在愛妻身邊,才能放松心情和緩釋心事,這般懂事、年齡差小、善解人意的愛妻,他信任她、深愛她,知道她永遠不會離開他、背叛他。

*

劉管事退下後。

容若一邊品嘗小點心芙蓉酥,一邊有條不紊地分析一些——

與己相關、或者說“跟沈宛相關,就等同于與己相關”的案子線索。

他的心思極其細膩:

開物居,那不是沈宛居住的地方嗎?我還在那裡跟她一起過夜來着。【注2】隻是我去那間獨棟屋之時,并未見别所的題字,現今明白過來,倒也不晚。

其實,沈宛無數次向我暗示過她跟宋應星的關系,隻是我覺察的晚,才會到今日才一一确認二者的師徒名份。

像是:我愛登城樓遠眺,她将一個可折疊的輕巧的桌子相送,方便了我在高處書寫詞情詩意,這番木工才能,便是《天工開物》裡面宋應星教她的;她懂吃,我愛吃甜,像是漢人們拿手的美食甜粽子,裡面的豆沙所加的蔗糖,亦是《天工開物》所教授如何提煉的;她在無形之中借力幫助我啟發我,其中的某些智慧,也與《天工開物》密不可分。

還有許多,數不過來、也數不清。

容若覺得,自己知道沈宛和宋應星的關系後,不好也不壞,隻是介乎于山水相隔、要不要在信中互言?

他輕挑桌面上的納蘭香,回憶着舊時的羅帶香。

——宛卿的心思不似李師師,因為我納蘭容若不是秦少遊。

——何苦明月兩處照相思?且看冬雲千裡浮碧空。兩相知,何須問江南京華時空?情諾重,唯脈脈涓湧心底事複牽連。

*

明府。

明珠來到書房,親自督管揆叙和揆方的功課。

在他看來,這兩個小兒子也絲毫不遜色的長公子容若,隻是人之成長有序,不可能一下子長到能夠上沙場征戰或是入國子監讀書的年紀,急不得,當真是急不得。

兩個小公子給阿瑪請了安,正要繼續讀書,就聽見明珠道:

“之前有個叫做顧貞觀的文人,阿瑪見他倒像是個性子倔和有骨氣的,就是一根筋、不識時務,為了救友吳兆骞,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阿瑪本想放手一搏,請顧貞觀來府上給你倆當老師,思前想後,還是做了罷。”

揆叙道:“阿瑪您問過額娘和容若哥哥的意思了嗎?”

明珠坐的筆直,雙手貼膝,嚴肅道:“我納蘭家學風端正、治學嚴謹,那顧貞觀雖是個有才學的,但也不能叫他輕易進了家門來。”

揆叙聽明白了,阿瑪是自己拿的主意,沒跟額娘和長兄商量過。

明珠又道:“那位嚴繩孫嚴先生受容若的邀請,來府上住了些時日,他的教學,對你倆可還有幫助?”

揆方道:“嚴先生性格豁達,不慕名利,頗是看重跟容若哥哥的友誼。他對兒跟揆叙哥哥,都是用心指導學問。”

明珠點了點頭,“這就好,嚴繩孫再怎麼說都是在宮裡當過差的,不管是做人還是治學,比顧貞觀靠的住。”

陪着兩個小兒子讀了一會兒書,明珠忽然問:“嚴先生在你倆面前如何評價容若?”

揆叙道:“嚴先生沒有直言過這些。但是在兒看來,嚴先生像是容若哥哥可以談論天下事的朋友,嚴先生在宮中擔任其居住官,了解皇上了解的清楚,日後對阿瑪和明黨有利也未可知。”

“嗯。”明珠起身,“容若回來以後,你倆叫他到阿瑪的房間裡來,關于嚴繩孫,阿瑪有話要對容若說。”

“是。”

*

處理完政務之餘,玄烨來到榮妃的鐘粹宮。

榮妃放下手中的針線活,起身相迎。

“怎親自做起了這些?”玄烨笑問,“給誰做的?”

“臣妾給皇太子縫制福字冬帽,盼着皇太子福氣滿滿,健康成長。”

“那朕這個夫君,可也能從你手中得到親制得好物?”

玄烨這話,明擺着對榮妃的“心意”有所預測,他深知:榮妃是會給皇上親手縫制好東西的,不止榮妃,後宮的其她女人也如此。

隻是,玄烨把今年冬季接受妃子“心意”的首次機會,給了榮妃罷了。

榮妃從櫥櫃中拿出一條金絲線做的腰帶,道:“臣妾為皇上縫制了冬日腰帶,一針一線皆是對皇上的念愛;臣妾将縫制好的腰帶置于寶華殿中,誠心祈禱:皇上萬歲,大清江山千秋。請皇上收下。”

玄烨自是高興,接過金絲線腰帶來仔細看過後,就讓顧總管仔細收好,并答應榮妃:“這個寒冬,朕定會用上。”

玄烨來到皇太子的搖籃邊,神色溫情地看着他。

不久,有宮女拿了暖炭進來,榮妃從顧總管手中接過一件禦寒的冬衫,輕披在玄烨身上。

玄烨在自己肩膀上握住榮妃的手,側身,朝她點了點頭。

然後,他讓她坐到自己身邊,推開了窗戶。

“下雪了。”

玄烨與妻兒一同臨窗。

“胤礽榮妃,你們聽,下雪了。”

瑞雪兆豐年,好意頭啊!

【注1】迫于局勢和皇威,張岱一肩挑了莫須有之罪,賭氣出家,為宋應星所阻,見第106章。

【注2】容若跟沈宛夜宿:濟國寺後山的宋應星的“開物居”,見第124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