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35章 第135章

第135章 第135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赫舍裡皇後崩逝的消息傳到“明索兩黨”耳中時,索額圖本能反應地問:“皇嗣呢?皇嗣可都無恙?”

傳使道:“回索大人,是位小阿哥,一切平安。太皇太後和皇上都抱過了,此時正由榮妃娘娘暫且照料着呢。”

索額圖朝明珠一冷笑,道:“本官雖然無法把小阿哥帶回府上去撫養,但是本官謝太皇太後聖明,沒把小阿哥交給惠妃去帶。”

明珠同樣神色冷淡,心想:

惠妃的位份比皇後低了三級,目前雖為四妃之首,但作為大阿哥的生母和明黨之人,太皇太後無疑是不會把皇後的嫡子交給她的。宜妃和德嫔畢竟是沒有榮妃穩妥,由榮妃來暫行養育亦在情理之中。

明珠正色問:“坤甯宮上下如何?皇上身在何處?”

傳使道:“坤甯宮現在哭聲和愁雲自然是未散,但是等今日過了,再等皇上同意将先皇後下葬了,便是能夠逐步恢複往常。皇上正往養心殿來,顧總管已經去接駕了,奴才估摸着聖駕馬上就到。”

*

外頭傳來了顧問行的聲音:“皇上駕到——”

“明索兩黨”之人馬上分站左右,都往臉上挂了“共感悲傷”的神色,來面君與進谏。

“還請皇上節哀。”索額圖悲調道,“先皇後這是為了大清江山而犧牲,死得其所,所幸皇嫡子健康平安,乃是萬幸。”

“是啊皇上,中宮雖難産而逝,但是愛新覺羅家的血脈保住了,一切都來日方長啊!“明珠道,”皇上切不可以過度哀傷,還請盡快下令排辦先皇後的喪儀吧!”

“朕以祖宗基業和天下安定為重,決心立胤礽為皇太子。“

康熙皇帝此言一出,明索兩黨皆驚。

明珠和索額圖并不是沒有此預料,而是沒想到皇上下決心下的這麼快。

“皇上,臣明珠有話要說。您這般操之過急冊立皇太子,外頭難免揣測:大清天子恩念皇後過度,才給了皇嫡子如此殊榮。隻怕是對皇嫡子的福報和名聲不利啊!”

索額圖反駁道:“明珠大人說的是什麼話?皇上此舉,正好是讓朝綱和天下都見證了何謂夫妻情深,怎麼在你眼裡就成了:胤礽沾了生母的光而自招非議了?你是因為大阿哥錯失儲君之位,而對皇上心生不滿嗎?”

明珠忠心耿耿道:“我大清自太祖爺以來就降下了規矩,皇帝在位之際,不公開太子人選。如今皇上逆祖制而行,如何叫八旗親貴和鐵帽子親王們信服?如何叫胤礽的其他兄弟和母妃信服?不知皇上此言此舉,是否經由太皇太後甄辨同意?”

“好一派自私自家直言!”索額圖戳了明珠的痛處,“胤礽子憑母貴,皇上和太皇太後的鴻福庇佑與生俱來,加上後期榮妃娘娘的撫育和師傅的學問督導,繼承大統無可厚非,福報與智慧定是要勝過皇長子胤禔許多。”

“照索大人的意思,就是隻要有這些外因加持,皇嫡子胤礽就能自成明君了?明珠鬥膽說一句不敬之言:要是日後胤礽不成器,立而廢,責任是在今日的皇上專擅之決意?還是在你我勸君不成,罪在千秋?”

“明珠大人此言,不得不讓本官懷疑你的居心啊!”

明珠冷笑一聲,不說話,看向康熙皇帝。

索額圖也是不把政敵的“居心”挑明,等着康熙皇帝來聖斷。

*

康熙皇帝一身清然。

他早已将自己的做法和所要達成的目的了然于胸。

“朕立太子,無關感情、無關朝堂黨争、無關個人好惡,隻是為了天下大勢考慮。三藩未平,台島未收,沙俄未解,朕還有諸多心願未了。噶爾丹人馬招搖來京,天降異象皇後崩逝,朕急需做一件事情來讓管住漢人們的嘴和讓漢人們信服:立長子的制度,在康熙朝可行。”

“明珠,索額圖,你倆可知道,有個說法叫做:漢人們的嘴,勝過滿人們的槍。所以朕之做法,是為了籠絡漢人們的心。唯有讓漢人們安分守己、不與朕的江山藍圖做對,才可說大清王朝正在走向中原定鼎的正統。否則再多的滿漢一家之策、錄用漢人為官之例、優待前明子民之款,在文人士人和讀書人眼裡,都是空談與虛談。”

“朕立皇後嫡子胤礽為太子之事,就是能讓漢人們看的明明白白、且有口皆碑的最善之舉。”

明珠知道事情已經沒有回旋的餘地,就恭敬問康熙皇帝:“皇上,公開冊立皇太子一事,預計何日執行?”

“執行?”索額圖挑刺道,“明珠你這個用詞是在諷刺什麼?聖意的不得不遵?還是表裡不一的對既定事實的不滿?”

明珠對此并不理會,隻是再問康熙皇帝:“請皇上明示,皇太子的冊封之禮,何日舉辦?”

“朕,定于明年六月初三,聖谕天下立儲之事;十二月十三日,正式在太和殿舉辦皇太子冊封大典,以讓胤礽正位東宮。”

明珠一琢磨,弄懂了康熙皇帝的意思:

第一,三大心頭患未除,要告知吳三桂、鄭氏集團、沙俄敵寇,大清江山後繼有人,康熙皇帝絕對不會被形勢所逼而退位;

第二,赫舍裡皇後雖然崩逝,但是不可否認她身後的外戚勢力仍舊強大,冊立太子,正好可以平衡皇上在政事和感情上的關系,讓皇上的“苦衷”和“明斷”載于史冊,不至于将那份“背後深意”揭露的過于鮮明;

第三,“嫡長子繼承制”在康熙朝開了先例,的确是有利于激發漢人們對滿清王朝統治的認同感,這是不可或缺的決定性條件之一。隻是這一制度在将來會演變成什麼樣,就是圍繞胤礽的宿命來展開的了。

明珠立刻跪下,向康熙皇帝臣服磕頭,道:“臣明珠,領會聖意,追随聖意。皇上萬歲,皇太子萬福。”

*

那日吹風淋雨之後,容若在家看書溫藥小養,倒是跟盧氏夫人和顔氏側夫人有了更多的相處時光。

見盧氏與顔氏姐妹相稱,處之甚好,容若心中自是欣慰。

另外,沈宛的書信在她經行到濟南之時就寫來了,裡面還附帶着她寫的一首詞,滿寄相思。

容若把信件仔細收在了“飲水詞歌·素菜館”内:一雙人雅室的機關壁層的雙鎖盒子裡,以免被人發現,上交明珠,惹得阿瑪興師問罪。

*

今日。

容若坐在渌水亭中,喝着盧氏親手炖的嶺南消暑甜湯,心情愉悅。

“我之前愛吃白玉芡實桂花甜湯,現在覺得‘綠豆海帶糖水’也别具風味。聽說在嶺南,腐竹白果鹌鹑蛋也是能夠一起吃甜的?”

“是。”盧氏笑道,“要放冰糖,炖好後的糖水色香味才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白果有熟食溫肺的效果。但是公子體寒,是不能吃白果的。”

“可我吃鳳梨吃的多,阿瑪額娘沒有管束。”

“公子吃的是熬制過後的鳳梨酥内餡,這倒不打緊。隻是鹽水泡過的鳳梨片兒,還是少吃的好。”

“爾谖,我倒是沒有問過你——”容若笑看她,“你喜歡吃什麼?”

“我多是愛吃:白切雞、叉燒包、雲吞面、上湯菜心。”

“都是嶺南菜?那你在沈陽住的那幾年和被太皇太後接到皇宮住的日子裡,吃北方菜和京華菜可都還習慣?”

“爾谖隻是覺得跟公子緣深。”盧氏溫婉,“彼此都愛吃甜、淡、鮮。所以覺得在明府合着公子的口味來品嘗三餐膳食,甚好。”

容若心中感動。

夫妻情分,在于“情緣”二字,自己跟盧氏有情有緣,早已解開了之前的“若”字誤會。如今,夫妻之間琴瑟和鳴,詩書文章,飲食玩賞,多有共通之處,的确至幸。

顔氏側夫人端了西瓜過來,見過容若和盧氏之後,便依照禮數坐下,一家人共看渌水池中開的正好的荷花。

顔袖雲問:“自打老爺回來以後,公子就未向老爺詢問過宮中的情況,老爺也不主動找公子說,公子可猜到一二了?”

“皇後崩逝,皇上選定了儲君,局勢往索黨那邊倒,所以阿瑪沒什麼好說的。”容若看着妻妾,“但你倆要是問我有沒有什麼要對阿瑪相勸的,我倒也沒有。皇上的決意,我覺得無錯,利大于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