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26章 第126章

第126章 第126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兒啊,你主動去向皇上低個頭。”

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明珠開口說了這麼一句話。

容若看着明珠,“阿瑪替我尋個認錯的理由出來。”

“阿瑪是叫你低頭不是叫你認錯,你沒錯。你越是跟皇上較勁,皇上就越會變本加厲,你想過沒有:皇上要是遷怒在惠兒身上、或是一個不高興就将我明珠連降三級,你過意得去嗎?”

容若在心裡“嗯?”了一聲,心志使然,不肯照做。

“兒在皇上面前還能稱‘臣’嗎?還能用一個‘我’字嗎?還是自稱奴才?”容若放下舀粥的勺子,胃口減半,“向皇上低頭的身份,兒着實是不懂。”

“你隻要順着皇上的心思說話、不說皇上不愛聽或是不讓你說的話,就已經是向皇上低頭了。”明珠耐心道,“皇上順心,前朝和後宮都能相安。”

“下一步要怎麼打吳三桂,兒已經跟皇上說清楚了,大不了是自己主動請戰,死而後已。免得日漸淪落為一個阿谀奉承之人。”

覺羅氏勸道:“容若,你可千萬别跟你阿瑪賭氣。皇上身邊為什麼要有宦官,是因為宦官起到了‘說好話’的作用。你的責任,是幫皇上看清前路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呀!”

容若應道:“兒想做出角色轉變,從一個君側陪臣轉變為報國之臣。“

“你這是什麼話?皇上要是聽見了,豈不是又要說你:埋怨君恩,自稱束縛,大志不展?“明珠苦口婆心,”你現在的位置,有多少人羨慕不來,你是離大清皇帝最近的人,即便是受了不公對待,也要當作是雨露天恩。“

“是嗎?“容若反問,”那明日阿瑪與兒同去康熙皇帝面前低頭。“

“你倒逼阿瑪一起?”明珠沉下臉色,“你知道現在阿瑪手頭有多少事嗎?你就不能體諒體諒阿瑪的難處?”

“反之,自殿試放榜過後,阿瑪對兒可有當面寒暄過一句?責備沒有,惋惜沒有,期待也沒有,阿瑪的态度,明擺着是叫兒認命、繼續重複一成不變的日子。”

“你抗争的動嗎?”明珠冷問,“你要是抗争不動,就不要再有所抱怨。”

“所以兒才覺得心累。”容若道,“抗争不動,争取不得,到頭來還要對皇上以‘謝恩’收場。”

“你想得開就好。”

明珠對容若說不上放心,也說不上擔心,隻是對他抱着一份用心。

“不然呢?”

容若在心裡作苦:跟皇上僵持下去,沒誰好過,我也不得解脫。

覺羅氏對盧氏道:“爾谖,飯後你陪容若回房去,好好伴着他。額娘隻希望容若在家能夠好好的。”

“是。”盧氏溫聲回應。

*

夜裡,盧氏在房間内挑燈溫茶、陪伴容若讀書。

彼此安甯相伴,氛圍靜好。

與容若一起合被而睡時,盧氏隔着一層淡淡的月影看容若的臉龐。

那是一種“平靜中帶着暫時的安甯、恬然中帶着沉斂的聒噪”的感覺,他的呼吸平緩而勻稱,稍稍靠近,就能從他身上尋的一種平和感。

盧氏眨了眨眼,終于鼓起勇氣貼近了容若的臉,朝他落下一個吻。

她不知道容若有沒有發覺,但她甯願相信,容若是半醒而故作不知。

*

惠風和暢,人逢喜事精神爽。

曹寅迎娶顧大人之女顧芷清的日子即将來臨,一向懂得人情世故的他,叩謝了指婚的康熙皇帝以後,又帶着精心挑選綢緞好禮前去慈甯宮拜謝孝莊老祖宗。

“奴才曹寅,給太皇太後請安,太皇太後吉祥。”

“起來吧!”

“奴才知道太皇太後喜歡綢緞,所以叫人從織造局挑選了上等的浮光錦出來,進獻給太皇太後。”

待蘇麻喇姑把裝綢緞的長方形盒子捧到孝莊面前,孝莊親手打開盒子來看并且隔着護甲輕撫綢緞的時候,曹寅又介紹起來:

“這上面的圖樣,是展翅的鳳凰,鳳凰的羽毛流光溢彩,恰好是将浮光錦的特點展現了出來,太皇太後日後穿上這匹料子制成的新衣,定是顯氣度又顯威懿,膝下的孫輩小阿哥和小公主們,定是‘祖奶奶、祖奶奶……’地叫的歡快,奴才就想象着這樣的場景:一家子其樂融融,您這位大長輩笑的合不攏嘴。”

孝莊心情大好,邊聽邊笑,仿佛已經身臨其境。

曹寅繼續道:

“太皇太後您看,這浮光錦的織工不易、一針一線都是織造局裡最有經驗的工匠夜以繼日地來完成的,換做是機器,哪能有這樣的好觀感和好手感?奴才雖然還未上任江甯織造,但也時刻不忘太皇太後的囑托和期望,步步知悉織造局裡面經營方式和人事編排,發誓做個不辜負大任之人!”

孝莊誇贊道:“曹寅,每次你出現在我面前,除了來傳情報和為友解圍之外,都是樂觀積極,叫我見了你聽你說話就笑口常開。難為你了。”

“奴才誓死效忠太皇太後。”曹寅不改初心,“曹家能從王府包衣晉升為内務府包衣,阿瑪曹玺能從王府護衛被提拔為内廷二等侍衛,奴才能夠當皇上的伴讀,全部都是依托太皇太後的恩典。奴才一輩子謹記,一輩子不敢忘。”

“是啊,都是緣分深。”

孝莊回憶起來:

明珠的夫人覺羅氏是阿濟格的女兒,曹寅之父曹玺的夫人是阿濟格門下的包衣孫氏,後來孫氏成了玄烨的乳母。曹玺辦事幹練,獲贈“一品尚書”頭銜;曹寅聰慧機靈,年僅十七歲就成了玄烨身邊的禦前侍衛。

曹家跟皇室的淵源,可謂是越來越深。

孝莊看着已經一表人材的曹寅,道:“你娶妻之後,就是個早晚要當阿瑪的人,可要好好對待顧氏姑娘啊!”

曹寅感激道:“奴才以前不敢想自己會娶何處出身、有何修養、樣貌如何的姑娘,現在這樁親事最是合适!顧氏出身官宦人家、能懂文墨知曉商道、亭亭玉立,無論是哪一點,曹顧兩家都是般配的。奴才答應太皇太後,娶了顧氏之後,不管是在京師生活、還是以後去江南,都會與她恩愛始終。”

“老祖宗我,就是盼着你們這些離皇上離的近的人,都能娶得賢妻、婚後生活諧美。”孝莊笑道,“像是功名利祿,真不如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來的實際。”

“奴才明白。”曹寅道,“從太宗皇帝到順治皇帝、再到康熙皇帝,太皇太後見證了三朝皇帝的感情,最是明白感情滋味。”

孝莊語重心長道:

“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隻懂得自己是蒙古科爾沁出身的格格,一切對皇太極的好,都是為了我的親族利益。後來我才明白,皇太極喜歡的是沒有心機、對愛純粹而執着的女子,哪怕是那個女子才貌都不出衆、性格也不夠端莊大度,他就是喜歡,那個女子就是我的姐姐海蘭珠。”

“反之你看看顧氏姑娘,她跟我和海蘭珠都不同。她現在一心一意就隻愛你一個人,心思純粹兼具才德的姑娘最是難得,皇上把她指給你,看重的就是她的性子适合你、為你持家和為你答謝賓客的事情,她也做的來。”

“所以曹寅,你比納蘭幸運。你娶的正妻顧氏,她與你一對可食人間煙火、可有嬉笑怒罵、可遊山玩水的夫妻;而納蘭娶的正妻盧氏,她與他不得不做一對為世人所羨慕、所稱頌、所記憶的伴侶。”

“太皇太後慧眼識辨,奴才和納蘭都自愧弗如。”

“我隻是比你們都多活了一把歲數而已,看的多了、心裡就有數了。”

孝莊端起桌上的一盞茶,輕抿了一口。

——年輕人,都是需要情場曆練的,這一關闖過去了,日後遇見什麼難關都不怕。

孝莊微笑,期待将來,萬事皆好。

“奴才今日謝太皇太後教誨。奴才告退。”

“好,你回去吧。”孝莊叫了宮裡的掌事太監去送曹寅,“你成親當日,我自會叫李福連李公公前去你府上道賀。”

“多謝太皇太後!”

曹寅心中,萬般感激。

*

曹寅從慈甯宮出來,忽然從侍衛營的同僚口中聽得一個消息:

“不知道明珠大人和納蘭公子想要跟皇上說了什麼,皇上把養心殿内的太監宮女都屏退了,總管大太監顧問行才從裡面出來,就看見了前來求見的蒙古妃子融貴人。”

“顧公公跟融貴人說了一句話:‘娘娘好自為之吧!福禍相依,是禍躲不過。’之後融貴人就抹着眼淚回去了。曹侍衛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這我可不敢亂猜。”曹寅推測,“要麼是噶爾丹汗趁吳三桂逆襲清軍之事,想要謀反;要麼是融貴人謀害皇後或是皇嗣,被誰揭發到了皇上面前。”

侍衛營的同僚道:“萬一是二者皆屬實呢?”

曹寅眉頭一皺,小聲道:“那就是非同小可的、值得康熙皇帝大動幹戈的大事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