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86章 第86章

第86章 第86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個月後。

玄烨在宮中度過了一個簡樸的春節,甚至連“歲末把筆”的内容都沒有認真寫,而是草草了事。

孝莊對此看不過去,就嚴肅地對玄烨訓了一番話。玄烨除了應“是”,也沒有别的表态,之後,還是回歸到了該理的朝務和軍務之中。

情況迎來好轉,是在飄雪暫細的時候。

有傳卒來報:“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南疆兵馬,已經鎮壓。是駐守陝甘的大将胡清炎立下的大功!”

玄烨大驚,未想到起了作用的,不是九門提督和八旗王爺們的兵力,而是一個意料之外的人。

“給朕往詳細了說——”

“曹寅,圖海,周培公,決定在王輔臣南下攻打吳三桂之後,就班師回朝,勤王滅敵。胡清炎胡将軍主動請纓,集合最富戰鬥力的兵馬,随曹寅等人回京師。期間,軍師周培公堪稱再世諸葛,想出了‘以少勝多’之策,又有胡将軍的靈活指揮和将士們的奮勇無畏,使得我軍一舉擊潰南疆兵力。”

“好!”

“圖海将軍和功臣胡清炎已經砍下敵軍正副統帥的首級,餘下的兵士,均表示願意歸順和效忠我大清。”

“好!”

“南疆王已經被生擒,押入天牢,等候皇上處置。”

“自古以來,叛賊當誅,到朕這一朝,自然也不例外。朕會叫人拟寫南疆王的條條罪狀,張貼于城門之下,公諸于衆。等到刑部選好日子,就将南疆王送往刑場斬首示衆。”

“吾皇英明!”

*

玄烨抽空去延禧宮看了惠嫔母子。

他帶在臉上的神情,是長風破浪後京師終歸平靜的喜悅,而非對小阿哥的垂愛與疼惜。

玄烨坐到了惠嫔身邊,抱過小阿哥,用手刮了刮小阿哥的臉,問:“惠嫔,你有沒有覺得委屈?”

“臣妾不覺得委屈。”惠嫔輕觸小阿哥的虎頭帽子,“皇上要兼顧的是全天下,而不是後宮的一塊小地盤,所以臣妾不該多求,多求多失,反而是不值得。”

“朕踏入後宮,連皇後都沒顧,最先就是來看你。”

這句話讓惠嫔覺得,玄烨的神态裡帶着“你應該知足”的味道。

“臣妾知道皇上在興頭上,京師危機得解,臣妾心中也是萬分高興,希望與皇上一同共沾清平之樂。”

“天下還未得清平啊!”玄烨叫遠黛把小阿哥抱開,“朝廷跟吳三桂之間的戰争,從秋打到冬,再跨了個年,也不知道會不會消耗整個春天。”

“皇上是信任曹侍衛才将說服王輔臣的重任交給他的,臣妾不敢多議國家大事,隻想站在女子的角度,說說自己的見解:漢人講究‘忠義’二字,若是良心煎熬太過,是否會自己在‘為之不可為之事’後,自裁以謝天下?”

“膽小怕事者才會尋死!”康熙嘲笑道,“他王輔臣一個鐵骨漢子,反攻吳三桂是立功,是在做一件讓朕認可忠心的好事,何須覺得對不住誰?一個叛徒倒戈另一個叛徒罷了,朕連給王輔臣什麼官做、賞他什麼東西都想好了,就等着他把吳三桂打回雲南老家去。”

*

第二日。

玄烨才從惠嫔身邊醒來,準備朝服衣冠上朝的時候,顧問行謹慎地帶了一個人進來傳話。

見那兵士一身塵雪,玄烨語帶擔慮地問:“前線如何?”

“回皇上,王輔臣與我朝大軍一同,反守為攻,一鼓作氣殺敵近百裡。敵軍将帥大罵王輔臣反叛大周皇帝,卻被王輔臣掄錘重創于馬下,已經一命嗚呼。敵軍數員副将,指責王輔臣見利忘義、投靠清廷做康熙皇帝走狗,也被王輔臣彎弓所發的五支利箭射穿胸膛而死!”

玄烨不喜,反倒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惠嫔一邊用軟帕擦拭着玄烨的額頭,一邊勸慰着:“皇上,先喝口暖茶吧!”

幾口熱飲下肚,玄烨才清了神,問那兵士:“王輔臣如今,是直逼吳周叛軍南下?還是收兵紮營,不追窮寇?”

兵士不語。

惠嫔催道:“當着皇上的面,有什麼說不得的?是好是壞,是利是弊,都如實給皇上回話。”

“回……回皇上,王輔臣他自裁了!”

“你說什麼?”

玄烨驚站而起,動作太過突然,翻到了身後的凳子。

“事發突然,王輔臣率兵回往漢中的途中,忽然就地停進,并随行奴仆将美酒分賜給衆将士,自己也把酒痛飲,随後就道:‘爾等兵士随我征戰多年,我未能對爾等有所犒勞,如今我與爾等一醉方休,酒醒之後,我非爾等之主,爾等非我之兵,各散天涯!’言罷,王輔臣便将一切财物和馬匹都分給了衆将士,孤身入帳,隻留下奴才在身邊吩咐後事。”

“他交待了什麼?”

玄烨拍了一下桌子,面色陰沉。

擊退吳三桂兵馬的功臣自盡,亦是他這個大清皇帝的恥辱。有了這樣的先例,往後三大藩王手下的大将,還有誰敢歸順大清?以死來為大清皇帝殺敵?

“王輔臣叫奴才往桑皮上灑水,一層一層地貼在他臉上,正當奴才以為就要這麼看着他死去的時候,他忽然翻身而起,一把揭開覆蓋在臉上之物,痛哭道:‘我不是個好人,我也不配為人!我這一生,不屬于大清也不屬于大清,不屬于吳三桂也不屬于康熙皇帝,身不由己,一介莽夫而已,活該被後世之人所謾罵痛恨。’随即——”

“接着說。”

玄烨一掃桌面上的茶杯。

“随即就從身上拿出一包不知何時準備的毒藥出來,倒入了酒壺之中。王輔臣一邊搖晃酒壺一邊道:‘曹寅侍衛傳遞皇命于我,有他的一份苦勞;圖海将軍善待于我、稱要對皇上提及我的忠勇,有他的一份恩情;周培公傳授剿滅吳周大軍的錦囊妙計于我,有他的一份功勞,我要是貼加官【注1】自盡,恐怕會連累他們,我還不如以毒酒來了結性命爽快。待你回到京師,見到康熙皇帝,就對他說:王輔臣在返京途中暴斃,一切都是天意!’奴才——”

“你就這麼由着他去死?”

玄烨指着那兵士。

“奴才不敢欺瞞皇上,所以将自己知道的真相全部說出。但求皇上成全了王輔臣的遺願:不殺他的家人。”

惠嫔想到了明珠的教誨,遂對玄烨進言道:“臣妾以為,王輔臣之死雖為自盡,但其兒子不一定相信。若是其子錯怪朝廷、日後與朝廷為敵,怕是對皇上所求的太平盛世不利。”

“朕隻殺王輔臣之子王吉貞,王家其餘人口與家眷,皆開恩放過。”

“皇上這般處理,是最穩妥的。”惠嫔道,“朝臣無故自盡,本就是殃及的大罪,幸得天恩,隻讓王氏父子在黃泉之下同聚。”

“你的判斷沒錯,要是此刻明珠在朕身邊,他也會這麼說。”

玄烨再問那兵士:“你還有什麼要報嗎?”

“皇上,吳三桂聞得:朱三太子黨羽驚變宮闱已被樸爾普大人率兵拿下、南疆王作亂奪勢之師已被大将胡清炎鎮壓、以及王輔臣的死訊之後,當場氣暈在帳中。待到蘇醒,吳三桂竟然下令:暫時退兵,歸雲南!”

玄烨道:“爛船還有三斤釘啊!天下能夠終止戰火,已是來之不易,朕不再令朝廷的兵馬到吳三桂的老窩去與之激戰了。”

那兵士叩頭道:“吳三桂損兵折将、銳氣盡搓,知道收斂了,這就意味着:我大清即将迎來甯日,奴才祝皇上萬福!祝大清萬福!”

“是啊!”玄烨點了點頭,“仗打了這麼久,是該停歇了。朕的百姓,是該抛棄擔憂,重新回歸到耕種和買賣當中去了;朕的臣子,是該再振風貌,為君盡忠、為民盡力、為官職盡心了。”

*

等到康熙皇帝朝服衣冠更替完畢,惠嫔施禮道:“臣妾恭送皇上。”

“皇上起駕——”

随着顧總管的高喊聲,惠嫔一直目送玄烨離開。

“遠黛,本宮現在去給中宮皇後請安。”

“是。”遠黛複詢問,“娘娘可要把容若公子托人送還的玉镯子戴上?”

“戴着吧。”惠嫔打開妝鏡邊的盒子,“其實表兄不用送還,本宮倒是希望伯母把玉镯子交給他後,他就自己好好留着。”

“容若公子重承諾守規矩,想來是不敢私下占據的。”

“遠黛你說,這個玉镯子戴在本宮手上,皇上會多瞧一眼或是多誇一句嗎?不會。皇上連皇後的新頭飾也不誇,何況是我這個側妃?”惠嫔一歎,“還不如讓表兄對着那玉镯子寫首詩呢。”

“回娘娘,那日遠黛去送早膳,容若公子從額娘手裡拿過玉镯子時,作了一首詩,遠黛聽見了。”

“你快說——”

一股歡悅與期待浮上惠嫔的臉頰。

《歸環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