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的是,公主的誕生卻不如之前發生的兇殺案來得吸引人。如今外面已經是流言紛擾,甚至将剛剛生産的瑩花這些人也搞得愁雲慘霧不斷。
或許是偉大的母愛,在這寂寂深宮中,瑩花隻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健康成長,幸福無憂。若皇帝憐憫她們母子,不拘給個什麼賞賜都行,若是皇帝不在乎,其實她也沒有那麼傷心。
畢竟在紫禁城中,她也擁有了自己血脈相連的第一個親人。
瑩花生産過後,身體極度虛弱。她躺在那張華麗的床榻上,面色蒼白如雪,唯有看向襁褓中女兒的眼神裡,透着無盡的溫柔與愛意。此時的小公主就像一個粉嫩的毛絨小團子,緊閉着雙眼,小手時不時用力揮舞一下,仿佛在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
看着這個可愛的孩子,瑩花心中不斷湧出萬般柔情。突然間,她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是家中長女,當初母親生她的時候,也是吃了很多的苦頭才把她生下。如今時光荏苒,之前那個提着花裙子,紮着羊角辮,在院中柿子樹下撒歡奔跑的小姑娘也已經為人父母,誕育子女。
當然瑩花生女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皇宮。對于皇帝而言,如今紫禁城中因為殺人事件流言紛擾不斷,為了粉飾太平,皇帝也得多多賞賜瑩花生女的這個大喜事。
雖然瑩花本人對于太後很是好奇,隻可惜太後身子弱,就是回了宮多半也隻是閉門不出。
生育對女人身體還是有影響的,瑩花心中雖然不悅,但也隻好老老實實按照太醫的囑咐修養身體,保持身材。
孩子剛剛滿月,宮廷中舉行了盛大的冊封儀式。梳頭的老嬷嬷們精心地為瑩花梳妝打扮,她原本就美麗的面容在略施粉黛之後更顯嬌豔。她穿上了專門為貴嫔定制的華麗宮裝,衣料是最上乘的綢緞,上面用金銀絲線繡着精美的花紋,裙擺和袖口處有密密麻麻的珍珠點綴,步履從容間,光華燦爛,絲絲縷縷間盡顯宮廷奢華氣度。
因為皇帝喜歡瑩花和瑩花的公主,特賜瑩花可以在冊封禮上抱着自己的親女兒參加。
瑩花抱着小公主,在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下走向冊封的大殿。因為剛剛生産,瑩花的步伐還略顯虛弱,但每一步都走得端莊穩重。進入大殿,隻見皇帝高高地坐在龍椅之上,兩旁站滿了文武百官。瑩花恭敬地跪下,懷中緊緊抱着公主。
皇帝皇後祺妃和瑞妃這些人還好些,隻是福貴妃和祥妃兩個還沒有生育的高位妃嫔卻一臉的黯然。畢竟入宮這些年,明明各自的恩寵都不少,但就是生不出一子半女。看着比她們更年期的瑩花都能抱着女兒,自然臉色極不好看。
當然羨慕嫉妒恨的不隻有福貴妃和祥妃,更有李佳怡和馮晴菊。因為微服私訪在民間和皇帝相識的緣故,這倆人在宮中的重遇自然要比選秀入宮的瑩花還要深厚,隻可惜她們都沒有生育,反而是喬瑩花率先生下一個小公主。
最後,傳旨太監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華嫔喬氏,出身賢門,秀外慧中,又誕下公主,功不可沒,特冊封為貴嫔,欽此。”
瑩花接過聖旨,朝着皇帝皇後并肩站立的方向緩緩跪下,心中卻五味雜陳。她知道,這個冊封不僅是對她生育之功的嘉獎,更是将她更深地卷入了宮廷的漩渦之中。然而,看着懷中的女兒,她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按照宮規,在被冊封為貴嫔之後,瑩花應該被遷到了更為華麗的宮殿。但瑩花并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榮華富貴沖昏頭腦,她始終堅持留在延茜宮陪伴祺妃。皇帝看她如此念舊,索性同意瑩花不再移宮的決定。隻是該有的賞賜,皇帝自己還是要給。
因為生育了小公主,瑩花心中也有了可以在紫禁城熬下去的底氣,雖然皇帝在瑩花生育之後也沒怎麼來她這裡,但瑩花還是感覺如今一片歲月靜好。就在瑩花和女兒享受着難得的自在生活時,外面又接二連三地發生兇殺事件。據說死者都被砍頭,并且心安也都被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