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後的母親是繼後,他的父親莫不是先王?”
“不是,乎民是他兄長,他父親是前前任海皇。”
看着圖南平靜的模樣,将領忍不住懷疑人生,你就不覺得這裡頭有點問題嗎?
“海皇與海後是....”将領有點說不下去了,說不定海裡的道德倫理和陸地不一樣呢。
看着衆人臉上的一言難盡,圖南無語道:“你們想多了,乎民與海後同父異母,與海皇同母異父,海皇與海後并無血緣關系。”
衆人:“....”感覺更混亂了。
圖南将話題拉了回來。“總得來說,陸地上的大部分國家,君主制國家想增加軍費就繞不開宗室财政,非君主制國家倒是沒宗室财政問題,但本身體量不夠,稅賦不夠花,安息便是這大部分的一員。而且即便是給軍隊發俸祿的海國也無法确保軍隊百分百不搶劫,何況根本沒能力發俸祿的安息。但不發俸祿不等于可以不給錢,隻是要以其它形式給錢,不然軍卒憑什麼賣命?”
錢從哪來?
自然是城邑之後洗劫城邑中的财富。
高原的環境決定高原出來的軍隊一定會在入城後燒殺劫掠,即便安息王明白這樣做的隐患,他也無法阻止,硬攔必定引發軍隊嘩變,安息王需要擔心自己的腦袋能否繼續留在脖子上。
*
“迪希雅。”
“幹嘛?”迪希雅頭也不擡回道。
安息王推開房門而入。“算得怎樣了?”
“算完了。”迪希雅道。“老規矩,兩成按人頭分給每一名軍卒,五成論功行賞,三成補充軍費。”
“老規矩。”安息王點頭,旋即羨慕道:“天吳就是這點方便,六隻手,可以一心三用。”
迪希雅怒。“那也不是你将所有工作推給我的理由。”
安息王随口反問:“你與吉平時偷懶少了?”
安息王不提吉還好,一提,迪希雅忍不住皺眉。“你真的放心讓吉與塞塔蕾監國?”
“你不放心哪個?”
“兩個都不放心。”迪希雅歎了口氣。“一個能坐着絕不站着,能躺着絕不坐着,另一個.....”
安息王道:“當初可是你倆一緻提議讓我與她結婚,我還以為你很看好她。”
“被親生父親當做禮物送給我們,衆王女中,獨她鎮定自若,還敢揣度我們的戰略,并猜得七七八八,以此與我們談條件。你又不準備屠城,想以最小的傷亡取代埃蘭王朝,避免被海國與長盟趁虛而入,與前朝聯姻勢在必行。未來的王後是個腦子清醒又膽大的,總好過是個廢物或腦子拎不清的。”迪希雅道。“我也承認她很聰明,有學習的天賦,但她以前根本沒接觸過政事。”
安息王道:“有吉在,出不了大簍子,而且你也說了她沒接觸過政事,所以這次才要讓她體驗到真正的權力。”
迪希雅疑惑的看着安息王。
安息王解釋道:“我太忙了,三五日才有時間見王儲一面,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王後在帶着,王後對他的影響遠勝于我,為防萬一,她必須将前朝的痕迹從她身上完全抹去。”
迪希雅沉默片刻。“若不能呢?”
安息王漠然道:“我記得她有二十幾個姐妹,除去年紀太大的,仍能生育者有十九個。”
雖然其中半已婚,但那不是問題,結婚了可以離婚,離婚後可以再婚。
迪希雅又問:“若非常成功,你不怕她與你起沖突?”
安息王道。“我是人族,她是夫諸,我必定死在她前面,她沒那麼蠢。”
“你心中有數就好。”迪希雅合上戰利品的賬冊。“這一路過來....”
想起軍隊一路過來,哪怕極力控制,仍舊對城邑聚落造成的破壞,迪希雅歎了口氣。“這場戰争必須速戰速決。”
安息王贊同。“按照功績賞賜後,留下三萬人留守諸縣,其餘去攻打麗山郡。”
迪希雅點頭,想了想,忽道:“我有點羨慕海國。”
安息王疑惑的看着迪希雅。
迪希雅道:“我從俘虜口中知道,他們每季都會有俸祿,雖然也有吃空饷、拖欠俸祿甚至賴賬等問題,但能建立軍隊俸祿制度,可見海國之富庶。”
安息王道:“安息以後會一樣,不,會更富庶。”
迪希雅颔首。
*
沒有俸祿的軍隊紀律非常差,但人不會被尿憋死。
在客觀條件實在不允許給所有人發俸時,必定會有人琢磨出如何在沒有俸祿的情況下提高軍隊紀律。
安息王的做法是,既然搶劫是不可能不搶的,那就在搶劫後做文章,所有戰利品必須上交,不能私留,再由安息王來進行分配。
所有戰利品兩成按人頭分給參戰的每一名軍卒(戰死者那一份給家屬),五成論功行賞(戰死者那一份給家屬),兩成補充軍費開支,一成歸于王(一般充作軍費)。
雖然這種做法有個隐患,若将領分配不公,軍卒一定會在戰場上臨陣倒戈讓将領開個眼,但安息王多年來在這方面分配一直公平,甚至經常用自己的一成份額補貼将士,軍隊目前還沒人想給他開個眼。
在分配沒問題時,這套做法效果很好,至少軍隊在搶劫時學會了集體分工合作搶劫,不會因為分贓不均打起來,更不會在搶劫之後人心思歸,無心作戰。
分配戰利品後,安息王原本的想法是再休整兩日,但前方來報,麗山郡的郡丞帶着兵馬來救麗水郡了。
從仰起的灰塵、鼓笛聲、竈火痕迹判斷,郡丞至少帶了五萬人來援。
在了解到麗山郡新郡丞上任後的事迹後安息王與迪希雅立刻決定提前出發。
麗山郡丞與交王不同,交國的人看到交王隻會想吐口水,自然不會願意效死,就算交王願意花錢,也不能讓人們效死,但對一上任便與交王擺開車馬幹起來的郡丞,人們卻可能因為安息軍隊的搶劫而投入麗山郡丞麾下效死。
郡丞在交國具備主場優勢,拖得越久對安息越不利。
兩軍在麗水郡北部相遇,但對彼此都不了解,因此并未一見面就打起來。
安息王與迪希雅紮營後與敵人展開了長達數日的試探,狂撒斥候。
撒斥候撒了沒三天迪希雅便感覺不對,将斥候收集回來的所有情報逐條閱覽,反複閱覽一夜後迪希雅紅着眼睛找到安息王。
“敵人的人數沒超過一萬。”
安息王不解,完全沒看出來。
“灰塵可以在牲口尾巴上綁樹枝、鼓笛與竈火都可以增設,人數可以通過讓軍隊夜裡離開,白天回來僞裝,糧食消耗可以在車上放石頭增重,唯有柴薪與水源的消耗做不了假。他們砍的樹太少了,溪流下遊水位的下降也不夠。”
安息王:“....”一時間不知道該佩服迪希雅能發現如此細節還是佩服敵人花樣這麼細。
迪希雅總結道:“敵人雖然沒有五萬,但也将近一萬,并非軟柿子,為防萬無一失,我要帶兵夜襲敵營。”
高原上畜牧業發達,良家子出身的軍卒經常吃動物肝髒、奶皮子,夜裡也可以視物,可以夜戰。
安息王想了想,迪希雅的辦法是以最小代價擊敗麗山郡丞的選擇,可以為穿過麗山郡後打到靜谧海留出餘量,便同意了。
五千夜裡可以視物,能夠執行夜襲任務的精兵很快被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