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
圖南回神。“怎麼了?”
“阿母在想什麼?”
圖南問:“我在想,這些幼崽在入學前難道都在街頭放養,吃飯時回家嗎?”真就一點都不怕被拐走,或是發生意外?
棠道:“也不是啊,隻有五六歲以下才在街頭玩,再大一點的都要給家裡幹活。”
“那更危險了好吧。”圖南蹙眉道。“望雲縣如今商貿越來越繁華,外來人口也越來越多,幼童走失的概率也飙升。”
港口繁華開放,但繁華開放也意味着魚龍混雜,而人口買賣在這個大部分國家奴隸合法的時代真的很普通。
“望雲縣治安不是很好嗎?”
圖南一把将魚崽抱起來親一口。“你覺得好是因為你是我的崽,大部分危險的事物一開始就被隔絕了。”
“那怎麼辦?”
圖南說:“我想想有什麼辦法。”
這方面沒法指望海洋,一方面海神神廟雖然接受托兒業務,但它在海裡,總不能讓陸地生物的幼崽去海裡上托班。
圖南苦思冥想也想不到什麼合适的地方。
首先,不能太貴,貴了,氓庶就舍不得那個錢,最好不花錢。
其次,必須在陸地上,且有足夠的帶幼崽的經驗。
雖然圖南可以自己建一個,但照顧幼崽也得有足夠的經驗娴熟的人手,但照顧大量幼崽的熟手,陸地上有嗎?
最後是妙儀給了圖南一個建議:有個地方有符合府君需求的人手。
圖南眼眸晶亮:“哪裡?”
“風神神廟。”妙儀回答。
圖南拍案。“對啊,我怎麼忘了風神神廟,它專門收養女嬰,缺什麼都不缺照顧大量幼崽的熟手,完全可以讓它學海神神廟搞托班。”
妙儀聞言趕緊摁住準備去找風神神廟的圖南。“府君且慢,什麼托班?”
圖南解釋了下自己看到的街上幼崽數量之多,以及沒人管的情況。
妙儀聽了,委婉道:“這恐怕有些為難?”
“有什麼為難的?送上門的錢誰會推出去?我記得海國治下宗教可沒有免稅權,在需要繳稅的情況下,風神神廟當急需開源。”
妙儀道:“是這樣,但府君對風神教可有了解?”
圖南答:“傳說是風神見人間溺殺女嬰成風,心生不忍,遂建立風神教,專門收養父母不願撫養的女嬰。當然,這傳說是扯淡,風神教的壯大應該與這個原因有關,但風神教的建立應該是母系社會末尾,父系社會開端時風神與父權制打擂台的結果。”
雖然淇人的信史是從兩三千年前開始的,信史記載的最早的社會就已經是父權社會,沒有任何母系社會的痕迹,但結合神話,尤其是風神、太陽神的神話,曆史就很值得玩味了。
尤其是風神陵的存在,風神的教徒不論出身如何,生于何處,長于何處,死後皆葬于風神陵。
風神對自己的信徒許諾:我會死,千秋萬載後,我将埋骨于這座陵墓,凡我之信徒,皆可與我同葬一陵。
風神陵究竟有多少年已無從知曉,唯一确定的是,信史開端它便已存在。
在父權社會裡,女孩是客人,男孩是自家人,因此未婚而亡,男孩不能直接葬入祖墳,但可以跟着父母遷入祖墳蹭父母的墳地,女孩不行,做為客人,女孩沒有資格葬入祖墳,沒有資格享受祭祀。
女孩想要死後受到祭祀,唯一的選擇是嫁人,嫁了人,就能葬入丈夫的祖墳。
那要不結婚呢?
自然是淪為孤魂野鬼。
在大部分族群的文化中,淪為孤魂野鬼是最可怕的事,一般人很難扛得住這種恐吓。男孩即便夭折,其父母兄弟也會給他過繼個兒子便是為此,而女孩,那就更簡單了,嫁人。
風神陵提供給女孩第二個選擇:若你擁有不嫁人也不會餓死并且能多養活一個人的能力,那麼,你可以選擇成為風神教徒,死後葬入風神陵,與神同陵而葬,香火祭祀千秋萬代。
圖南不确定風神修建風神陵時怎麼設想的,但圖南猜對方一定沒想到後續發展。
當曆史緩緩向前,時間拉長到千年的尺度,瀛洲的女人們驚奇的發現一件事。
家族給予的香火祭祀,頂天幾百年就會因為家族衰敗而斷絕,而風神陵的香火祭祀....大地上王朝更變如走馬,風神陵祭祀年年不絕,哪怕是天下大亂,人盡相食的黑暗時代,風神陵的祭祀都沒斷過。
不論怎麼算,要想死後香火綿延不絕,不淪為孤魂野鬼,還是葬入風神陵最劃算。
于是瀛洲大地上出現了非常奇詭的一幕:越是強大女子越是不婚,哪怕其中一部分迫不得已不得不婚或是遇到合适的人而選擇,死後也不樂意葬在祖墳,甯願自己花大錢甚至傾家蕩産在風神陵周圍買一塊地安葬。
不論風神是怎麼設想的,她的目的都超額達到了。
唯一令人疑惑的是,這麼個跟父權社會運行邏輯對着幹的地方是怎麼沒被推平的。
反正不可能是因為風神的強大,風神若有那麼強大,太陽神拂曉也不會丈夫幾十任,有名有姓的情人數以百計。
不論太陽神有多少任配偶情人,配偶情人如何因為泛濫成災而一錢不值,都無法改變本質:太陽神失去了單身的權力,被已婚。
風神敗給了現實,敗給了父權。
連恩重如山的養母的單身權都保不住的風神怎麼可能隻靠自身能力保住風神陵?
圖南隻能想到利益動人心,但怎樣的利益才能讓迄今為止所有王朝都容忍風神陵的存在,猜不到。
妙儀愣住。“母系社會?父系社會?那是什麼?風神陵的出現為什麼與它們有關?”
圖南問:“你要說的難道不是這個?”
妙儀搖頭。“不是,我想說的是風神的神廟雖然收養父母無力養或不想養的嬰孩,但隻收養女嬰。”
圖南挑眉。“就你們完全不做避/孕多子多福的情況,不可能隻女嬰無力養吧?尤其是結得起婚的底層氓庶,養兩個崽就差不多了,再多就算是男嬰也養不起,父母送上門時,難道神廟要見死不救?”
妙儀神色複雜:“生不出子嗣的夫妻收養子嗣時,更願意收養男嬰,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家庭也可能有過繼抱養男嬰的需求,神廟會努力尋找這樣的家庭,将男嬰送給他們。”
圖南哦了聲。“但有收養意願的家庭肯定大于待收養的男嬰吧?被挑剩下的男嬰呢?”
妙儀回答:“送回家。”
圖南愣了下。“可是,他們的家庭不正是不想養才求助神廟嗎?”
妙儀點頭。“這些男嬰回家當天便會被父母沉木盆裡溺亡。”
圖南思考須臾。“那女嬰呢?”
妙儀道:“女嬰會被神廟收養,神廟也不會主動為女嬰尋找願意收養她們的家庭,除非想收養子嗣的夫妻在一開始找到神廟明确表示自己不想收養男嬰,隻想要收養女嬰,否則神廟不會讓任何人收養自己被遺棄的女嬰。即便女嬰數量太多,神廟自己養不起,也會聯絡其它富裕些的風神神廟,轉移一部分女嬰過去。”
圖南又問:“神廟收養的女嬰多嗎?”
妙儀回答:“少則數名,多則數千。”
圖南道:“我記得風神與太陽神是瀛洲擁有神廟最多的神祇。”
妙儀回憶了下:“這我不知,但風神與太陽神的神廟确實很多。”
圖南低語:“我大概知道風神陵為何沒被推倒了。”
皇帝會因為自己的屁股堅定支持父權制,但不代表皇帝是傻子,完全意識不到性别比失衡,以及這種失衡背後的社會危害。
就算他們想不到,相信風神也會提醒他們。
“風神神廟的經濟來源是什麼?”圖南問。“養那麼多女嬰可不是小錢。”
妙儀不确定的回答:“香火,還有捐贈,很多人,尤其是婦人,喜歡給風神神廟捐錢甚至捐地。”
圖南歎了口氣。
香火是宗教普遍的收入之一,捐錢捐地也是,捐地的要麼是為了宗教免稅的特權,要麼是政治,且這麼幹的都是男人,捐錢則是男女對半開,目的多為祈福。
顯然,婦人給風神神廟捐錢捐地的不是為了祈福,但靠捐錢涓地一定解決不了風神教的财政問題,婦人捐的錢與地若能滿足風神教的财政,那她們一開始就沒有舍了親生骨肉的必要。
妙儀出身一般,圖南能問出來的信息有限,又去找了小玉。
雖然是歌伎生的宗室庶女,但再怎樣也是宗室,哪怕小玉自己沒留意,她對風神教知道的信息明顯比妙儀多。
風神教的第三第四第五收入是經商、教徒、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