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兩個三個....”
椿将雞窩裡撿的雞子放進籃子裡,一共四枚。
五隻雞,下了四枚雞子。
“府君鼓勵的飼料真好,天氣稍一回暖就開始下雞子,還這麼多。”
“椿,雞子撿了沒?”
“撿了,今天有四枚雞子。”
“那還不趕緊和這些天攢的一起拿去賣了?”
“好。”
一旬攢的雞子共三十一枚,椿将雞子放進一個鋪了厚草的籃中,提在手上跟着裡聚的人一起去草市趕集。
雞子很好賣,居住在城邑裡的人因為收入的增加紛紛改善了夥食,但除非吃的魚肉,否則仍舊吃不起肉,但魚肉吃多了也膩,比肉便宜又不容易吃膩的雞子因此暢銷。
農人養的風神雞産的雞子,拿到草市不到最多半個時辰便會售賣一空。
雞子都賣掉,得了三十一枚貝,椿将錢收好,卻未急着回家,而是去幫一些比較忙的攤位幹活換取一份食物,不時能聽到縣裡來的人們的閑聊。
“聽說了嗎?縣裡的藏書閣建好了。”
“藏書閣?做什麼的?”
“府君說是放書的地方,我們想看什麼書,可以去藏書閣找。”
“可藏書的不都是貴人嗎?藏書閣我們能進去嗎?”
“府君建的官序還讓我們的崽免費讀書呢,藏書閣為什麼不能進?府君說了,隻要交錢就行。”
“交錢?多少錢?”
“看借書還是抄書,抄書的話,一卷十貝,借書三十貝。”
藏書閣?
應該會有很多書吧?
椿若有所思。
幫攤販将活做完,椿揣着錢直奔縣城。
*
縣藏書閣。
“你說王....五郎在想什麼?”
執筆抄書的妙儀擡頭看向小玉。“什麼?”
小玉道:“府君并不知他是誰。”
一個月下來,她倆基本确定一件事,圖南并不知五郎的真實身份。
妙儀遲疑道:“應當是海國與我們風俗不同。”
起碼在燹朝,一個王孫絕不可能需要擔心自己的情人在自己不在時找别的男人,為此還專門挑兩個女的做眼線。
“你也别想太多了,現在的生活挺好的,不需要看人眼色,藏書閣的工作也輕松。”妙儀道。
小玉道:“你不想你的家人嗎?”
妙儀抄書的筆頓住,在墨點變大前又迅速回神,将筆挪開,紙不便宜,抄錯或污了紙,一張紙就廢了,廢的紙多了,要扣工錢。
小玉道:“我想我阿母,她被胡人搶走了,我不知道她如今在哪,是否還活着。”
妙儀抄書抄不下去了。
雖然燹朝的風俗與海國不同,但她是宮女,如她對五郎說的。
燹朝的宮女都是良家子出身,且有儀容要求,起碼不能長得歪瓜裂棗。
出身好的良家子,要麼入宮就被賜給王公貴族們為妾,要麼成為貴人身邊的女官,要麼自有門路不入宮,但尋常良家子家庭沒法做到這些,若無特殊機緣,女兒入宮後都是成為勞役的宮人,且再無出宮之日。
但要發育得齊整,年幼時起碼得吃飽飯,大戶人家能讓受寵的不受寵的孩子都吃飽飯,但尋常良家子能讓女兒吃飽飯,家庭内部的感情自然不可能差。
這也是一種針對性的篩選。
幾百年前的王朝時還好,宮女到了年紀就會放出宮,因此不論宮女生活如何辛苦難熬,宮女都能忍耐,忍到出宮之日。但時間走到如今,除非發生天災,帝王祈福,否則宮女别指望出宮,進了宮就隻能在宮裡待到老死,生活悲慘,還沒有出宮之日,正常人要麼發瘋要麼自戕。
但宮女死多了還得從民間重新選取,選取頻率太高太多,民間不免怨聲載道,因此隻能想辦法阻止宮女不自盡。
篩選出身、儀容齊整的良家子未嘗沒有這方面的考量,宮女自戕,全家一起死,選和家裡關系太差的女子入宮,很難說會不會發生宮女本來還想活着,但發現自戕可以帶全家一起走,那必須自戕。
做為這種機制下篩選出來的宮女,妙儀如何能不惦記自己的家人。
若是和平時也就罷了,雖然分别,但知道對方是平安的,如今....她做為宮女都因為兵禍被外番俘虜,她的家人能好到哪去?
小玉道:“我們能接觸到的人裡,隻有五郎有可能幫我們找到人。”
妙儀搖頭。“他能,但他不會,他眼裡沒有我們,且他自己就美得如同神人,你的美貌在他眼裡與庸脂俗粉無異。”
小玉頹然道:“那我還能怎麼辦?”
妙儀重新開始抄書。“多讀書。”
小玉茫然的看着妙儀。
“海國允許女人做官,這裡有最多的藏書。”妙儀道。“府君的主薄半個月回來了,海國規定,胥吏通過官考便有資格為官,主薄功績與資曆都足夠,若無意外,要不了多久便會調走為官,空出主薄之職。主薄是主官心腹,不能用本地豪族,用其它地方來的,也不夠知根知底。”
小玉愣住。“你與我說這些,不怕最後我被選中而你落選?”
妙儀道:“府君并非隻你我兩個選擇,且就算我落選,我也可以從小吏做起。比起競争,我們完全可以合作,不論最後府君選了誰,不論最後你我能走到什麼地步,爬得最高的人都要幫另一個人一起尋親。”
小玉思考須臾,道:“可以。”
妙儀道:“那就立個誓吧。”
小玉舉起手。“太陽女神與風神在上,我與妙儀約定,互相合作入官場,不論誰走得最遠,都要幫助另一人尋親,若有違背約定,就讓我不得好死。”
妙儀糾正道:“改一下,若你違背約定,就讓你的母親死無葬身之地。”
小玉看着妙儀。
妙儀理所當然道:“要取信于人,不應該用最重要的事物起誓嗎?我也會用我的家人起誓。”
小玉将誓詞修改了一遍,重新發了一遍。
妙儀也同樣以太陽女神與風神的名義用自己的家人發了誓。
發完誓,門口傳來聲音。
“有人在嗎?”
藏書閣的客人開張半天,這還是第一個客人。
妙儀放下筆。“有客來了,我去看看。”
客人是一名十歲左右的夫諸女童,腳踩一雙露出腳趾的草鞋,腳趾隐約可見凍瘡,穿的衣服料子是非常粗粝的土布,從補丁來看,應該是用大人不穿的衣服改小的,怎麼看都不像會來買書的。
妙儀愣了下。“小童,你是迷路了嗎?”
女童搖頭。“我想看書。”
“那跟我進來吧,小童想看什麼書?”
女童跟着妙儀走進滿是書架的室内。“我想找史書,海國曆史的書。”
瞧了,妙儀最近也在看海國曆史的書,都省了尋找的時間,直接将人帶到書架前。
“你想看哪個?若是想了解海國的起源,我建議你看《大荒紀年》,雖然它不是海國的史書,但裡面有海國的起源,比海國人自己寫的史書裡的起源更細緻。”
女童聞言露出疑惑之色。“為何别人的史書裡會對海國的起源記載更細緻?”
“可能是因為海國草創時忙着打仗,沒多少時間著史,自己開始著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大荒紀年》它因為初代海後的關系記載了不少海國的曆史。若你看比較近的,我推薦你看這部,《海國志》,是一百多歲前,海國嗣君康回主持編纂的官方史書,非常詳細。”
女童看了眼兩部書的厚度,《大荒紀年》占了半排書架,《海國志》更離譜,兩排書架。
“要多少錢?”
“你是借書看書還是抄書?”妙儀問。“若是借書,需要辦理借書文書,繳納三十貝的押金,每次隻能借一卷,一旬就得還。還書時若書沒有破損污漬,便扣五貝的錢,若有破損污漬則根據損壞來決定需要額外賠多少錢。但随着借書數目的增加,比如你借書文書上登記借的書超過兩百卷,那你再借書時,便隻扣兩貝,超過一千卷,可無償借書,隻要不損壞就行。若是看書,直接取了書在藏書閣看即可,一日隻需一貝,冷了也有炭火,渴了有熟水。”
女童問:“那抄書呢?”
“一卷書十貝,藏書閣提供筆墨,但紙需要你自己購買。當然,若你書法好,可以幫藏書閣抄書,藏書閣可以提供你紙,隻要浪費的紙不多,那你抄三份,可以自己帶走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