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熬到放學了,鄒建民興奮地背上書包,急切地向西山奔去。他的步伐輕盈而迅速,仿佛一隻歡快的小鳥。
這時鄒建民聽到後面堂弟喊自己,隻好停下腳步等待着他。
“你為什麼跑得這麼快啊?”鄒建文好奇地問道。
鄒建民心中有些慌亂,結結巴巴地回答道:“我……哦……我還以為你已經和偉民他們先走了呢……我追趕你們是為了……”
鄒建文并沒有過多思考,因為偉民和鄒偉新等人早已在橋頭等候多時了……
今天鄒建民他們在路上幾乎沒有停留,徑直回家,不像往常那樣一路上玩耍。
經過半小時的山路跋涉,他們終于回到了西山。
鄒建民匆匆吃完午飯後,立刻去找棕衣匠王小金。
今天棕衣匠王小金正在幫老曲屁家幹活。
王小金看到鄒建民後,微笑着向他打了個招呼。而小金的媽媽、老棕衣匠則說道:“鄒建民,你們放學啦?”
鄒建民笑着說:“是啊,這不是禮拜六嘛…”
王小金好奇地問:“那禮拜六你們回來準備去哪裡玩了?”
鄒建民呵呵一笑,答道:“呵呵,這不上你們這玩嘛!“說完便坐在鄒忠标家大門坎上和王小金聊起天來。
此時,鄒水山帶着鄒建文和鄒偉新來到鄒建民家,看見鄒偉民便開口問道:“你哥呢?”
鄒偉民熱情地回答小叔叔:“莽(小叔),老建古到上面去西了…”
鄒水山微笑着對鄒偉民說:“今天桐聲姑父家豎房子,我們一起去喝喜酒,你要不要去?”
鄒偉民開心地回答道:“好呀!我現在就去房間換一件幹淨的衣服。”
鄒水山看着侄兒,親切地囑咐道:“不用急,慢慢來。記得叫一下你哥哥,我在這裡等你和他。”
鄒建文和鄒偉新兩個人一起往上面跑着,突然看到鄒建民正坐在鄒家兵家裡玩耍,于是便飛快地跑過去,大聲喊道:“老建古,今天小姑父家要豎房子,還叫大家去七酒席呢,你怎麼還坐在這裡啊?”
鄒建民聽後,臉上露出極不情願的表情,懶洋洋地回答道:“哦,原來是這樣啊……誰(小)姑父家…哦……”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就在這時,鄒水山帶着鄒偉民也趕到了,于是鄒建民也隻能跟着鄒水山一同向際頭山方向走去。
鄒建民心中一直挂念着小金,他實在不舍得離開她,很想再多陪她玩一會兒。然而,喝喜酒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他無法推脫。
無奈之下,他隻能戀戀不舍地多看了小金幾眼,臨走前并對她說:“小金,我要去姑父家喝酒啦,等我回來再找你玩呵!”說完,他一邊慢慢走着,一邊不時回頭看一眼小金,心中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或許這就是不舍吧………
鄒建民一行人從西山翻山越嶺,走過甘坑和甘坑口三個村莊,終于抵達際頭山,他們像一群勇敢的探險家,在山間穿行,需要走11裡山路……
鄒水山帶着兒子和幾個侄兒趕到桐聲時已經下午三點多了。
剛到目的地,他們便看到了熱鬧非凡的景象:木工們正在緊張地做大梁。姜經順手持斧頭,熟練地雕琢着大梁;姜論貴則幫忙扶着木頭,父子倆配合默契。
鄒建民從小就對木工活有着濃厚的興趣,此刻見到如此精湛的手藝,忍不住走近仔細觀看。
而鄒水山沒有絲毫耽擱,直接加入了修房的幹活隊伍之中。
鄒小紅家的房子采用了煤渣混合土修建而成,與傳統的木頭房相比更具現代感,在當時堪稱最先進、最時尚的建築風格。
此時,鄒水金和鄒水根正忙着打牆,這是最後的一道工序——風尖牆。不一會兒功夫,牆面就砌好了。
随着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徹雲霄,意味着新房順利建成。
緊接着,大家開始将木工精心制作的橫條吊起,并使用螞蟥釘固定連接。每隔六十公分安裝一條橫條……
就在這時,棟梁已完成,即将舉行上梁儀式。
所有的橫條全部安裝完畢,接下來就是上大梁這個重要環節。按照慣例,木工和泥工們站在閣樓頂的木闆上,他們将長繩放下,準備吊起大梁。
姜經順拿起斧頭,熟練地将雞的脖子割斷,讓雞血滴落在大梁上,以祭祀梁神。此時,鞭炮聲此起彼伏,"噼裡啪啦...嘣叭...嘣叭..."聲音不絕于耳,場面異常熱鬧。
鄒水金開始上梁講彩話,每說一句話,大家都會齊聲回應:"好啊!"彩話的呼喊聲不斷響起,大梁也在一步步地往上升。
當大梁固定好之後,屋頂上的糖果、花生如雨點般落下,下面的人群——男女老少,黑壓壓的一片,紛紛争搶着喜糖,熱鬧非凡。
晚上喝喜酒的人數衆多,預計有二十多桌。隔壁鄰居幾家的大廳都擺滿了桌椅,客人們坐得滿滿當當。
第二天則是駕馬酒。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鄒建民便早早地起床了。他洗漱完畢後,匆匆吃了一頓簡單的早餐,然後出門前往小姑媽家新建的房子。當他到達時,看到瓦背上木工們正在忙碌地釘着瓦栓。
鄒水根、付正元、方加炎等幾位木工都在屋頂上緊張地工作着,而鄒連坤和餘石友則在屋頂上幫忙傳遞瓦栓。鄒建民見狀,也積極地加入到幫忙的隊伍中。
告讀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後面越精彩…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下集更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謝謝!真實故事。
作者:天外小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