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西山生産隊所有需要抽煙的人都用上了自己做的煙鬥,這種新煙鬥不僅輕便,而且方便攜帶,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完全可以滿足人們日常吸煙的需求。
相比之下,以前那種古老而笨重的老煙鬥則顯得過時了,因此被人們逐漸淘汰。
随着時間的推移,年關即将來臨。學校裡的老師們也開始忙碌起來,為迎接新年做準備。
其中,老師們最為關心的便是豬圈裡那幾頭肥壯的豬。這些豬可是老師們的福利之一,也是他們辛苦工作一年後的回報。
此外,還有一些茶葉、茶籽等,但這些都比不上豬帶來的喜悅。畢竟,一頭豬能夠讓老師們過個好年,還能分到不少豬肉。因此,對于這些老師來說,年豬是他們最期待的事情。
與此同時,生産隊裡的社員們也同樣期待着年終的分紅。分紅是每個農民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它直接決定了他們這個年能否過上好日子。
一年的辛勤勞動成果都體現在這一筆分紅上,如果分紅少,意味着他們可能要過一個艱苦的年;如果分紅得多,那麼這個年就會變得更加豐盛。
因此,對于每個家庭來說,分紅都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對于鄒水金一家來說,分紅似乎與他們并無太大關系。由于家庭條件困難,無論生産隊分得多少紅利,他們都無法得到任何份額。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生産隊能夠借給他們更多的錢,以緩解生活壓力。
在這個關鍵時刻,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奮鬥。
這筆冤枉債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樣壓在鄒水金身上,讓他喘不過氣來,每天都過得異常辛苦……
然而,自從姜論标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并在區委工作後,情況逐漸有了好轉。雖然不多,但姜論标每年都會給予鄒水金一些經濟支持,這使得她們的生活得以維持下去。
如今,姜論标在張灣鄉從事企業相關工作,生活條件更是有所改善。
鄒小紅深知大哥家中的困境,因此在今年早早地就準備好了一些年貨送去大哥家。這些年貨中包括帶魚、食用油等各種食品和生活用品。
姜論标原本是在區委工作,但由于他的小姑媽與母親之間存在婆媳矛盾,導緻兩人關系緊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姜論标毅然辭去了區委的工作,回到了家鄉張灣鄉,投身于當地的企業發展事業。
他一手創辦了張灣鄉汽水廠,盡管這隻是一家鄉鎮企業,但福利待遇卻相對較好。此外,他還開始涉足鄉裡的木材生意,并負責經營管理小料加工廠。由于他能力出衆,所以承擔的責任也相應較多。
随着生活逐漸改善,姜論标的家庭經濟狀況越來越好。考慮到家裡人口衆多,現有的四個房間無法容納八位成年人和兩個孩子,他決定建造一棟新房子。
在一個特别的日子裡,鄒小紅和她的丈夫姜論标一同前往娘家,給父母送去了豐盛的年貨。這些年貨不僅包括給父母準備的禮物,還特意為三位兄長準備了一份。
晚飯後,姜論标和妻子與幾個哥哥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建房事宜。姜論标說道:“各位哥哥,你們都清楚咱們家的情況。我想蓋一座新房子,希望能跟大家商量一下……”
鄒水根笑着說:“建新房可是一件大好事啊!咱們家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建房這點事兒壓根兒不需要請外人幫忙,光靠咱自家人就能輕松搞定。”
鄒小紅感激地說道:“那就辛苦大哥、二哥還有小哥啦。”
鄒水金拍着胸脯保證道:“放心吧,沖牆(建土牆)這活交給我和水根就行了,木匠活兒你們家都在行,我們也懂一些,至于粗工,那更是不在話下,大家都會幹。”
鄒森田看着自己的兒女們如此齊心協力,心中滿是欣慰,忍不住說道:“崖釀見踏鍋趕為朋,崖心裡虎古興…(我看見大家這麼團結,我心裡很高興。)”
鄒水根緊接着提議道:“依我看,等過了年,挑個好日子,選個好地基,然後再找個黃道吉日動工。”
姜論标連忙說道:“位置我已經選好了,就在嶺背村光玉家旁邊那塊我家的菜地上。”
鄒水根聽後,不禁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地說:“那個地方不錯,視野開闊,是塊風水寶地,房子建在那兒再好不過了……”
鄒森田語重心長地對鄒水根說道:“水根啊,你好好釀釀(看看),幫小紅他們選個建房的好日子……”
鄒水根連忙點頭應下,然後認真翻閱起曆書來。經過一番仔細挑選,他發現正月二十一正是一個不錯的日子。
原來,客家地區有着獨特的習俗。正月過完二十便是滿燈,這意味着過了正月二十後便可以正式開工幹活了。而大年初一至二十則是喜慶的走親戚時間。
正月二十一恰好是新年開工的第一天,無疑是個絕佳的吉日。因此,大家一緻決定将這一天定為建房的好日子。
第二天清晨,姜論标和鄒小紅帶着年僅三歲的兒子,早早地從娘家西山返回自己家中——桐聲。一到家,他們便馬不停蹄地着手準備建房所需的一切事宜。
轉眼間,新年即将到來。在這個歡樂祥和的節日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越來越美好。
正月期間,親朋好友們相互串門拜年,歡聲笑語不斷,處處彌漫着濃厚的節日氛圍。
正月二十這一天,陽光明媚,春風拂面。鄒水金、鄒水根和鄒水山三兄弟早早地吃完午飯,便帶着妹夫付正元、方家炎、外孫女婿餘石有、侄女婿鄒連坤以及子女鄒華英、鄒風英和鄒杏英,一同前往姜論标家。他們心情愉悅,腳步輕快,期待着即将到來的聚會。
當他們到達姜論标家時,鄒小紅紅早已等候多時,她熱情地迎接娘家人,并将家中最好吃的果食都擺在桌上,還精心沏好了熱茶,邀請哥哥們品嘗。大家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氣氛十分融洽。
鄒水根喝着茶,說道:"論标啊,過會兒你帶我去地基那裡量一量尺寸,把位置确定好,這樣明天就能順利開工啦!"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未來建房工程的信心和期待。
這時,親家公姜經順從外面回來,正好聽到鄒水根的話,他笑着說:"水根啊,你們來啦!你們一來,我可就放心多了。論标建房這事,全靠你挑大梁啦!"
鄒水根連忙站起身來,微笑着回應道:"親家公您太客氣了,論标建房我們肯定要全力支持呀!"
大家聊了一會兒天,喝完了一杯杯熱茶後,便起身一同前往建房地基處,準備開始拉線定位工作。他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為了建造一個溫馨美好的家園而付出辛勤的汗水。
陽光明媚,天氣晴朗。鄒水根、姜論标等人一同前往建房基地。抵達後,鄒水根與方家炎立即着手拉線測量定位工作,經過一番忙碌,終于将所有準備工作就緒,隻待明日正式動工建造新房。
夜幕降臨,姜論标家中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兩張大圓桌擺滿了豐盛的飯菜,十幾個人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好不熱鬧。
次日清晨,太陽初升,金色的陽光灑在大地。衆人紛紛吃完早餐,手持工具,興高采烈地朝着建新房的地基走去。到達目的地後,先點燃了鞭炮,随後便開始挖掘昨日已經規劃好的牆基。十幾個勞動力全部來自自家,大家齊心協力,幹勁十足。
有人負責挖溝,有人負責倒土,還有人負責挑運石頭,而鄒水根則擔任師傅總管,一切都聽他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