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裴公罪 > 第11章 其罪七 · 不義(一)

第11章 其罪七 · 不義(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裴鈞聲音一落,他身後餘下的六部諸人即刻接連附議:

“臣表票。”“表票。”“臣亦表票。”……

這一聲接一聲的表票順應天心、閣議,直如一條寬廣大河彙入滾滾東流之水,無疑将新政的推行化為定局——而當所有人都向前跨出這一步時,朝堂上那唯一一個止步不前、沒有附議此策的晉王爺,自然就成了這奔騰洪流中無比醒目的阻浪礁。

裴鈞再擡了眉向金柱後望去,果見皇親列座之中,晉王也正向他看來。

晉王在笑,哪怕已是被裴鈞的無信之舉害成了日後的衆矢之的,他笑得也極漠然,眼下倏地與裴鈞目光相遇,他甚至全然沒有任何不豫般,隻遙遙端起手中茶盞,風度萬千地向裴鈞一敬,又繼續與身側泰王言談。

大殿上已經再度沸議起來,幾乎所有人都來回看着内閣尾座的張嶺和六部當頭的裴鈞,皆道這師徒二人為了新政之說吵嚷至今,是連師徒恩義都吵斷了,幾乎反目成仇,怎生這裴鈞如今卻變了褂,又要幫起新政來了?

内閣九座中的張嶺也是滿目錯愕,此時一張冷臉望向對面遙遙站立的裴鈞,已捏緊了笏闆前傾身子。

九座之首的蔡延灰眉一擡,不動聲色将此二人行狀收入眼中,又垂了眸不發一言。他身邊,東陽殿大學士蔡飏緊聚了眉頭,靠近過來,在沸亂人聲中壓低了嗓子:“父親,如此我們行事或然就有變了。”

蔡延沉吟一聲,依舊似閉目養神般悠悠坐着,口中隻輕言一句:“裴家這小子醒了,想明白了,這是要來搗亂了。”

本朝立國以來講究理學,崇尚“官與君同治”,不僅存續了内閣之制,甚弘揚了票議之道。官取于民,亦用于民,朝廷此舉可示天心與民意同在,是順民而為,故前幾代帝王雄才偉略、福壽延年,豐功偉績自由此建下,可到了姜湛的父皇肅甯皇帝一朝,君王多病體弱,難以掌權,朝中政事便漸漸由内閣包攬。

直至肅甯皇帝駕崩前後,原定登基的皇太子姜浒忽被其宮人告發了巫蠱詛咒先父一事,被褫奪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朝中便一時大亂。經過一番驚魂暗變,内閣重臣與皇親協議,挑選了與太子同胞的皇後次子姜湛繼位,又本着少帝年幼、仍需輔佐的道理,自然又謹慎經營,将朝政握于手中。

姜湛登基八載以來,内閣之中雖小有更疊,常駐的九位閣部卻仍舊還是三公與六大學士。此九者多由德高望重、門生廣布的官員充當,其中主力諸官以蔡延為首結成一派,早已依靠票拟權和盤桓朝中的錯綜關系,大半架空了皇權。而内閣的決策,又總還需要五寺、六部來執行,故前世的裴鈞進入六部後,為使姜湛得力與内閣抗衡,便各處苦苦鑽營,利用曾在青雲監中與他同屆、異屆的種種人脈打通了六部,将六部衆人結為一黨,一旦政見有異,便可借由票議之制與内閣隔朝對立,以保存己方的利益。雖部中每一人的官階都不如内閣九位閣部,可當他們聯結起來,卻可以左右朝中大半實權的流動。

如此,朝廷便有了這樣幾個派系:一是以張嶺為首的學派清流,崇尚“公正無争”;二是以蔡氏為首的重臣、州官,笃信“利國利民”;三是以裴鈞和六部為首的朝中青年官員,多也稱“裴黨”,他們講究“濟世盡用”;四便是與晉王姜越關系較近的皇親與兵力——他們中大部分沒有票議權,雖無法與朝中文官的政策決議相較量,卻可讓朝政的每一步都走在鐵掌翻覆的後果前。

每當朝廷出現新政、新策或變法之說,天子都會交給百官票議,那麼具有票議權的官員自然都會忐忑思索如何在朝中各個派系裡站隊、保身,而他們的忐忑,自然來源于他們所關注的新政的成敗——

他們關注新政成功時,他們所在的權勢陣營是否能獲益、能獲益多少,也關注失敗時,他們能否保命或會否失去什麼。一部分的官員實則隻是從衆地做一個決議,去保證自己能在朝中立足,而根本無力顧及這決議會要多少百姓與疆吏州官熬紅眼、丢了命,而另一部分被從衆者追随的重臣中,絕大多數也隻在意一個結果,隻有極少數的人會關注過程。

前世的裴鈞年紀尚輕,眼界尚淺,沒能成為這極少數人之一,可蔡延卻是這極少數人中的佼佼者。他正是因為預見了薛、張二人提出的新政中可以攫取巨大利益,便至始至終大力支持,如此就取得了新政的主導權,在短短幾年内,更使蔡氏枝葉散布各處、愈發壯大,若不是裴鈞後知後覺極力發展實權派官員與之角力,那十年之後,江山社稷改名換姓或非奇事。

這一世的裴鈞深谙此理,自然就要先發制人。

此時,六部的表票讓五寺諸官間隐約傳來一陣長息,皆為了一時苟安的立身之處感到慶幸,而禦座之上,少帝姜湛緊扣龍椅的指尖慢慢恢複了血色,終至放開,收回袖中,連帶緊繃的肩線也松弛下來,唇角漸漸揚起笑意。

朝會在交頭接耳中散了。吏部尚書闫玉亮領着工部二人擠開了馮己如,共裴鈞一前一後往外走:“子羽,今晚我與大理寺李斷丞約了酒,來麼?”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