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暑期集訓結束,距離高一第二學期開學還有一周,我們吹奏部真正的“暑假”終于來臨了。
由于來回奔波太過麻煩,我在最後幾天的假期裡沒有選擇回家,而是留在了尼崎市閑逛。
八月末的尼崎依然燥熱,街上不少地方都貼着夏末最後一次煙火大會的宣傳單,畫面中是一對手持糖蘋果的青年男女正在仰着頭看煙火,很符合此類活動給人的刻闆印象。
放假前,有不少部員都約了人一起去看煙火大會,還聚衆讨論了挑選浴衣的小技巧。
她們聚在一起讨論時的場面非常可愛,充滿了會讓上年紀的人發出“真是年輕啊”這種感慨的青春氣息,使我看了也覺得很愉快。
不過,這個堪稱完美的青春校園場景也不是毫無缺點的,它最大的問題就是——那群人裡不包括我。
“啊高橋,你煙火大會想好跟誰一起去了嗎?”
“沒有,我之後幾天都要去音樂教室上課,所以就不去了。”
作為一個在班上沒什麼朋友,在吹奏部也隻跟高橋玩得比較好的社交困難戶,我在想去參加活動時的同伴選擇面是非常狹窄的,幾乎就是個單選項。
因此,一旦高橋說“抱歉,我要去音樂教室上課”或者“抱歉,我跟其他朋友先約好了”,那我就隻能遺憾的被三振出局,失去享受青春校園生活的資格。
倒不是說一個人就不能逛祭典、看煙花了,可是說到底這種東西圖的就是一個儀式感,一個其樂融融的氛圍。如果不能跟喜歡的親友愛人一起去,那逛這種祭典又有什麼意義?
反正我覺得沒有意義,所以最後的幾天假期,我全都用來補之前落下的學習進度了。
話雖如此,到了正式舉辦煙火大會的那天晚上,我受街上行人的氣氛影響,還是在便利店買晚飯的時候順便買了一盒線香花火回去。
一個人獨自坐在家中的廊下,邊吃便利店便當邊放線香花火,這畫面我自己描述起來都覺得太凄涼了。
之後吃着吃着,媽媽突然發了消息來,問我有沒有跟朋友一起出去玩。
為了不讓她叨叨我的人際關系問題,我緊急去找了根晾衣杆,把兩支線香花火垂直綁在了上面,然後将手機鏡頭對準了花火燃燒的底部和草地拍了一張照發給她。
「剛跟朋友去看完煙火大會,感覺還沒看夠,就去附近的公園裡放煙花了。」
「挺好的,記得小心滅火哦。」
聊天結束,危機解除。我在拿着那根晾衣杆等綁在上面的線香花火燒完的時候,覺得自己處境的凄涼程度好像在無形之中加倍了。
高一的夏季在花火燃盡時結束,我在三天後又重新穿上校服,投入到了新一輪的苦修當中。
開學第一天基本沒什麼課,我們部的成員在下午第二節課結束後就已經要到活動室集合了。每個新學期的第一天,兩位顧問老師和正副部長都會齊聚在活動室裡,跟部員們一起開會,把這個學期的訓練安排表給定下來。
當然了,這個訓練表并不是定下之後就完全不變的。
如果之後有一些臨時增加的活動需要調整日程,部長會召開部内會議,讓各位聲部長作為部員們的代表出席,進行一系列的表決活動,最後根據表決得出的結果進行日程修正,以确保我們随時能夠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和吹奏水平參加各類活動。
那麼說到每年第二學期的話,對我們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活動肯定就是學園祭了。
聽好了,所謂學園祭,那就是學校的招生廣告、社團的成果展示、學生們的活動策劃實驗。
按照流程來說,學園祭的舉辦步驟分為三步。既申請期、準備期,還有最重要的舉辦期。
在申請期,每個班級和社團的領導都需要抓緊時間填寫申請表,為自己所在的班級或社團申辦一些不違反公序良俗的活動。
這些申請有可能被通過,也有可能被駁回。主要看的就是寫申請的人文書水平如何,班級、社團的經費預算是否充裕,以及你申辦的項目是否已經有了同一個生态位的競争者等等。
在準備期,活動項目已經被定下來的班級和社團需要為它進行緊鑼密鼓的籌備,以求把活動辦得盡善盡美。
在準備時間過半的時候,學生會會來進行一次半成品驗收,以确認承辦方的準備進度。如果工期實在緊張,可能無法如期完成,學生會會去進度比較快的班級進行協商,看看能不能給落後班級争取一些人力援助。
最後就是重頭戲的舉辦期了。稻荷崎的學園祭舉辦期為三天,第一天早上會在禮堂舉行開幕式,第三天晚上會在操場上舉行閉幕式和篝火晚會。
按照傳統,我校在篝火晚會時還會有很少女漫畫風格的“男女搭檔圍着篝火轉圈跳舞”的活動環節。
這可是我很想參與的一環,要是能在學園祭時遇到看得順眼的男同學,我可真要請人去跳一下了。
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有一些大麻煩需要解決。
“學生會那邊還沒定下具體的日期,但按照以往的慣例,學園祭應該是在十月中旬舉辦的,所以接下來的一整個九月,我們的活動重心就是練好定下來的六首表演曲目。那麼這六首歌,我想大家在暑期集訓的時候應該就已經熟悉過了吧?接下來是該鞏固提升的階段,請各位聲部長多加注意。”
在開學第一天拿到訓練日程表的時候,我突然非常嚴肅的意識到,自己可能又滑鐵盧了。
雖然稻荷崎确實不參加行進類的比賽,平時沒有行進樂相關的訓練,但我們部在學園祭的準備期居然是會做行進訓練的!因為我們在學園祭第一天的表演項目就是儀樂隊巡遊,路線是從校内操場出發,繞附近居民區一周後再返回操場,用時大約為二十分鐘,剛好能夠編入之前為了給排球部應援而練習的六首曲子。
B編成員因為九月下上旬都有比賽,所以不必參加此次的活動練習,隻專心練習參賽用的自選曲就好。至于我們A編和編外的成員,那就一個也别想跑了,通通都會被副顧問兼編曲擔當的梶山老師編進儀樂隊裡。
“高橋,要不我現在退部吧。”
“說什麼呢,你就那麼讨厭行進樂嗎?”
“如果隻讓我看,那我是很喜歡的,但是你讓我也上場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謂“儀樂隊”,指的是一種結合了行進步操跟樂隊演奏的特殊表演方式。
與通常坐着演奏的“坐奏”類項目不同,行進樂的看點就在于看樂手們通過整齊地走動進行變陣、旗手們跟随着旋律舞動手中的旗幟,舞蹈組根據旋律靈活地舞動身體,可以說是一個對運動神經和體力要求都比較高的綜合性項目。
我從小就讨厭運動,無論是哪種運動項目都讨厭。
這倒不是說我對這些項目本身有什麼意見,隻是純粹因為我自己的身體條件不佳。
由于手腳不協調、彈跳力不佳、體力差、韌性差、平衡感差,我從小到大幾乎從未在運動這件事上獲得過任何正反饋,想讓我喜歡它也太強人所難了,讨厭它才是理所當然的。
演奏管樂器其實是件特别消耗體力的事。光是坐着演奏,我的體力就已經不支持我連續練習太久,需要練一會休息一會才能繼續,更别說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入步操了。
哪怕我們學校隻是為了學園祭臨時練一下,非舞蹈組的樂手們隻需要走路,根本不會像某些行進樂名校那樣邊跳舞邊吹,但這種運動量的成倍增加也不是我能輕易接受的。
而且行進步操的标準步距是五米八步,也就是一步要跨出62.5厘米。
我在家的時候量了自己會感到舒适的步距,大概是50厘米,也就是說,62.5厘米這個步距對我是屬于“需要努努力才能跟上,容易打滑但還不至于摔倒”的程度。
本來手腳就不協調了,現在還要讓我在保持吹奏不失誤的前提下顧及步伐,這不是純粹在為難我從沒好過的運動神經嗎?
“高濑,你的跨步距離又小了。”
“是。”
“不拿樂器練習的時候你不是保持得很好嗎?已經兩周了,還沒習慣嗎?”
果不其然,我在之後的行進練習中吃了副部長鈴木學姐的不少批評,平均頻率大概是每天一次。
由于領隊有單獨的表演動作,光邦部長在行進練習的時候基本不會跟我們一起,而是會單獨在操場的另一邊練習需要他掌握的特殊動作。
代替他履行監督職能的是副部長鈴木松原學姐,她在部内同時還兼任了單簧管聲部的聲部長,也就是實際上的樂團首席,會負責每次合奏練習前的調音工作,是部内人盡皆知的“職業預備役”。
她這個人……怎麼說呢,稍微有點難相處吧。雖然不是你去找她說話她會不搭理你的類型,但她經常說話太過直接,豪不顧及人情世故,所以在部内雖廣受尊敬,但是也沒什麼朋友。
光邦部長是那少數的例外。因為他們倆是發小,因為部長意外的人緣非常好。
由于多次批評無果,鈴木學姐開始在大家的練習時間結束後專門點我單獨留下來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