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梅很乖,除了餓了尿了拉了外,不會見天的扯着嗓子幹嚎。哪怕是哭,也是眼窩子含着眼淚要掉不掉,可惹人心疼了。
唐姝起身返回屋子,拿了做針線的活兒,就守着搖籃中酣睡的元梅,開始做手工活兒。
隐隐約約,隔壁好像傳來動靜。
唐姝蹙眉,仔細聆聽一會兒,确定是小姑娘發出的啜泣聲,趕緊喊了一聲元傑。
隔壁住了趙老狗和趙婉娟祖孫倆。趙老狗也就四十來歲,在後世正值壯年,有的才剛當爸爸,而在古代已經有了孫女。
他的孫女趙婉娟目前7歲,前幾年趙婉娟出生前,官府征徭役前往邊疆鞏固防禦,趙老狗的大兒子就此離家。
随後小兒子,在大年三十那天走丢,花費很多銀錢,也沒有找回來。後續趙婉娟親娘生産時難産,生下瘦瘦巴巴的趙婉娟自己卻撒手人寰,留下老公公帶着年幼的孫女過活。
鄉親都挺可憐祖孫倆,平日裡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都會選擇搭一把手。祖孫倆也很低調,深居淺出,沒有必要的情況是不會露面的。
唐姝一介女流,跑去隔壁查看,她倒覺得沒什麼,卻免不了被人非議。鄉下淳樸,卻又封閉落後,一有風吹草動,村頭立馬傳到村尾,不到一刻的功夫,全村人都會知曉。
元傑很快就從隔壁出來。
“老三在家沒有?”
“不清楚。”唐姝回答一句,揚聲喊着三叔。沒人回答,顯然元盛不在家。
“我去找其他人幫忙。”元傑抽空告訴唐姝原因。“趙大爺暈倒,婉姐兒吓哭,慌得不知怎麼做。”
唐姝一聽,趕緊抱起元梅,往外走。“三弟應該在地頭,我去瞧瞧,夫君快去找人,将趙大爺送去縣城醫館。”
既然遇到了,就不能見死不救。幫忙送去醫館看病,還是能做到的。而元傑一聽這話,趕緊改變主意,直接去找牛伯。
山禾村算是比較富裕的村落,家家戶戶都有田地。隻是元家出了一位秀才,不用繳納賦稅,因此元家的日子相較其他人家好過。
但隻是好過而已。元母沒把鹵貨生意攬過來之前,也是整天不停歇。元母不善針線活兒,靠的是替人漿洗衣服,勤上山收撿山貨甚至砍拾柴火掙瑣碎銀錢來養家糊口。
說來元母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元巧娘及笄後,因為不想嫁給鄉野漢子磋磨,就嫁給縣城一位劉姓的地主老爺當妾。
劉地主老爺人到中年卻無子嗣,元巧娘一進門,就給劉地主生了一個大胖兒子,頓時就喜得劉地主将元巧娘擡為元夫人。元巧娘也是知趣,孩子給了正室撫養,後續又生了一個女兒,就養在了身邊。
至于小女兒,元慧娘嫁了隔壁村,一位姓趙的獵戶。家裡條件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挺平順。
元母很少去過問兩個女兒的事,兩個女兒出嫁後也很少回來。一般一年回來一兩次就不錯了,跟元老大元旺一個性質,所以一直以來,元母都當元旺嫁了出去,而不是娶了妻子。
總之大多數的情況下,山禾村還是挺淳樸的。元傑去叫牛伯,牛伯已經聽到動靜。平日裡牛伯雖說摳唆,但關鍵時候,還是能靠得住的。
“是不是老趙頭出事了?”牛伯詢問,還邊往老趙頭家走。
元傑跟上,說是聽到趙婉娟在哭,唐姝讓他過去查看,他剛走到趙家,就看到老趙頭躺在地上,周圍一圈都是吐的腌臜物。
“估計是吃了什麼不潔的東西。”元傑猜測。
“那得趕緊催吐啊。”
“怎麼催吐?”
牛伯擺手,表示現在的小年青,哪怕是秀才老爺,都不太懂生活常識。
怎麼催吐,當然是灌糞水了。
元傑有些遲疑:“我看趙大爺的樣兒,好像已經吐過了。再催吐的話,身體能遭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