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刃上青 > 第7章 柳下風來

第7章 柳下風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謝尋山的靴底輕輕擦過踏跺,踏入這間古樸的宅子。

樞密副使官至二品,依照慣例理住一間五進三出的院落都不足為怪,但這間宅子卻隻有二進大小,與之身份相比,隻能說頗為雅緻精巧。

甫一進門,倒是讓人覺得比從外街看時,要軒敞許多。

魚鱗青瓦,郿邬磚牆,地面用磚石鋪展,蜿蜒出一條蛇形小路,一道影壁分隔前後兩院,石峰翠竹點綴下,方方正正的院落藏在一洞海棠門後,回廊兩側皆挂以燈籠、蒲草,以及五色絲線繡制的香包。

家丁頗少,隻有三兩侍從在庭中灑掃,但院落收拾得幹淨整潔。階柳庭花、假山奇石、小池遊魚,天地萬物縮尺在一院之内,雖非什麼水榭華庭,但曲徑通幽處,頗有壺中日月的意味。

謝尋山心下略感訝然。

他隐約記得江隐是太初十一年的進士出身,入朝為官也已十餘載,二人也算同朝已久,但謝尋山作為太子嫡子、平川郡王,東朝涉政恐惹碎語閑言,故隻以虛銜挂名,幾不染指政事。

若非關隴之事實在緊急,他今日亦斷不會铤而走險來此。

傳言此人氣禀剛明、公正不阿,他的政治風格向來是以嚴肅著稱,且為人耿直,一向直言不諱,駁斥他人時絲毫不講情面,故而朝臣對其評價亦是毀譽參半。

但今日得見,似乎與往日所聽之言大相徑庭,他屬實一時無法将眼前這個年逾四十便須發花白,似乎受腿寒病痛而微微弓腰的中年男子,同傳言中那個“上敢面刺天子,下可怒斥朝臣”的樞密副使江大人聯系在一起。

況且眼下此人看起來似乎頗為溫和,并不似傳聞中那麼激昂慷慨。自進門起,他雖因腿疾之痛,走不甚快,但也始終跟在謝尋山斜後方,恭謹地保持着一步身位,不曾怠慢。

思及于此,謝尋山便将腳下步速稍稍放慢了一點。

似是有所覺察,江隐略帶感激地望了望謝尋山。

一張如意雲紋平頭案,兩把黃花梨圈椅,四下空空蕩蕩,隻有正中的牆上挂着一副《秋江待渡圖》,兩側題了楹聯。

方才人多眼雜,多有不便,現下入了内室,江隐才屈膝見禮,未待膝骨觸地便被謝尋山一把扶起,“江大人不必多禮。”

見謝尋山環視一周,江隐有點不好意思道:“郡王折節,臣白屋貧寒,恐有怠慢之責,還望殿下恕罪。”

謝尋山一面撩袍坐在案側,一面虛手作請:“山高不論長短、雲淡焉分厚薄?江大人虛懷若谷,不重身外之物,乃我朝之幸。”待小童奉上兩盞清茶,他就唇小呷一口,道:“況且此室有桌有凳,有畫有茶,何陋之有?”

江隐微微欠身,不在過多推辭,落座于謝尋山對側,道:“殿下謬贊。臣愚鈍,不知今日貴人下榻寒舍所為何事?”

謝尋山想了想,開門見山問道:“江大人可知上月關隴失糧,拒繳賦稅一事?”

樞密院專司軍政一事,他雖為副使,但又豈會全然不知。江隐略一思度,口風頗緊,隻肯言:“略有耳聞。”

謝尋山講道:“大綏自開國以來,一直與西魏以玉門關為界,先祖明成帝時,兩國曾商定稅議、劃地而居,互不幹涉。至文帝繼位,兩國交好,定以雍州為中心,各劃左右邊關十二城,開通商市,互通有無。”

江隐皺了皺眉,隻因他早知後續所言之事。

謝尋山停頓了一下,看了看江隐,又繼續道: “直至西魏賀樓氏篡權,改西魏為東魏,起兵與我朝洛水一戰後,兩國大小戰役遷延迄今已六載有餘。四年前我朝屢戰屢敗,武安侯周從之自請遠赴西北,平定戰亂、安我大綏之民心,此軍骁勇,數月便連下多城,緻使魏軍損失慘重、畏畏不前,此後一年,兩國戰事暫緩,頗有議和之意。然兩年前敵軍夜襲崇州,關隴一帶糧草殆盡,城中駐軍三萬,苦守半月有餘,雖保固地,但武安侯亦因此戰痛失一子。”

言及于此,因惜才之故,他頗為動容,音調不免喑啞了一下,又提盞抿了一口茶,方繼續說道:“而今我朝關隴地區以隴西李氏、清河崔氏、弘農楊氏為主要族系。多年來,據隴西節度使鄭平之鄭大人文書回禀,關隴一帶向來糧草、馬匹、冶鐵得以傳世,其中以此三家為首,商号遍及隴西、嶺南等多地。雖近年來我朝南征北戰,此地多遭波及,但此地富庶,少說已有百年基業,斷不會到無糧可收、無稅可繳的境地。前月我曾遠赴玉門查探此事,此間種種頗為蹊跷,我懷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