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刃上青 > 第6章 衣香鬓影

第6章 衣香鬓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還要勞哥哥再稍待片刻,我去去就來。”

口上說着去去就來,可今日卻硬生生晚了整整一刻,這讓一直環臂倚在門前,靜候佳人的謝尋山也頗為訝然。阖宮上下誰人不知壽陽郡主天生麗質,得造物所鐘,生來便是一副出水芙蓉的模樣,但其性格肆意,向來不拘小節,比之胭脂珠粉似乎更偏愛于刀劍,平日亦并不曾在面容上做甚妝點修飾,甚至會趁謝尋山不在家時,順手撿上幾件謝尋山的居士襕袍穿。

穿但似乎今時不同往日,破天荒地,她竟肯在妝容衣飾上花費心思。

聽雨雙手端着龍洗面盆和細葛布,路過門前時,意味深長、笑意頗深地望了謝尋山一眼,沒有将“相國寺新朋友”一事說破,而是悠悠然走進内殿。

因是端午,女史聽風一早便将羅紗幔帳四角皆懸挂彩穗、墜以香囊,以禳毒氣。故而今日并未依照慣例将其收束在側,而是任由其自然垂落。刻下經由藹藹和風穿堂而過,吹拂起一角,便可見稚女安然坐在一方月牙凳上。

“聽眠姐姐,這幾支钗哪個最好看?”

現下,她正單手扶着鬓,将妝匣中的三五雀钗全部攤開,對着鏡子一一比量。菱花銅鏡向來色澤泛黃,并不能完好地映照出她清如明輝的面龐,但好在也并不能完全掩卻她原有的姿色。女史聽眠替她畫了時下坊間頗為受衆的桃花妝,又在她左右兩靥含笑的梨渦處,輕輕點上兩顆珍珠。

聽眠對着鏡中麗人,笑應道:“我們小殿下生的好看,自是戴什麼都好看。”她垂眼看看妝匣裡頭呈着的幾支钗钿,指着其中一個,道:“不過殿下今日梳的是飛仙髻,簪花太繁、簪玉太簡,不如折衷,便選那支沉花簪吧。”

謝尋微依言将其插入發髻,又攬鏡自照了片刻,才肯稍挪玉步,去到門前喚一聲那位被“冷落”了許久的哥哥。

巳時二刻,碧空如洗,一輪圓日裹挾着夏日臨至的燥意。謝尋微将帷帽上的軟紗放下,随在謝尋山身後自西苑後門而出,門外馬車已在等候。謝尋山慢下兩步,先扶謝尋微上車,随後自己翻身上馬,信手牽缰,使其始終保持着不急不緩的速度,行在馬車旁側。

謝尋微用一指挑開軟簾,探出一截藕臂,無所避諱地任由缱缱熏風繞指拂袖。難得的出宮機會,她似乎格外享受。

自馬車小窗向外,極目探看去,日光給街坊重檐、寶馬香車一概描上一圈金邊。遠處有風亭水榭、榴花欲燃,向淺洲遠渚,更兼有垂楊玉柳在岸,而與此景難分伯仲的,是近在眼前的謝尋山。

今日他因要赴射柳宴,故而沒穿朝服官袍抑或同尋常儒生文士一樣的玉色大袖襕衫。取而代之的是一身輕便的窄袖騎裝,他本就身形颀長,此下绫緞束發銀作冠、黃金壓肘玉垂腰,蹬雲靴、佩寶劍,通體武生打扮,卻又不失文人儒雅,輕飏的發尾、刀裁的眉鬓,惹得往來的貴女們一陣耳語嬌笑。

今日端午,街上賣荷包香囊的小攤小販比平日還要多上一些,三三兩兩的香囊自四面八方飛來時,有的失了準頭,謝尋山側身一躲,便盡數朝着馬車飛來,謝尋微适時地幫謝尋山接了兩個,應和時節,香袋一概是選以淡色絲線織就,或繡以百花、或繡以福字,再以五色絲縧弦扣束口。

謝尋微将香囊拎在手裡頭,掂量兩下,故意自車窗探出頭去,笑問道:“哥哥今日射柳宴倘若拔得頭籌,會把禦筆親題的符袋贈與哪家娘子?”

“嗯?阿菩希望我送給誰?”他手挽缰繩,含笑垂首,衣袂翩翩散發出一陣隸屬于其獨有的蘇合香,聞之格外甯心安神。

謝尋微撥弄着香囊的吉飾挂帶,一邊思量一邊沉吟道:“嗯……眼下京城内,三品之上官員之家,已到适齡婚配但尚未出閣的女子,大抵隻有太傅陸尚喻的嫡女陸聞燈、中書令梁章的嫡女梁遺、吏部尚書趙英的嫡女趙稚,以及樞密副使江隐的嫡女江寒商。”

她放下香囊,掰掰手指頭,一一細數來:

“太傅家的陸姐姐今歲十六,據說精通書畫,頗有詩才,元春詩會上,曾力壓群雄、一舉奪魁。”

“中書令家的梁姐姐今歲十七,據說生得仙姿玉色,通音律、擅彈箜篌,自小便有‘月裡嫦娥’的美稱。”

“尚書家的趙姐姐今歲方過摽梅之年,僅比哥哥你小三歲,雖生在文臣世家,但性格豪爽,不願拘泥于字裡行間,便自幼習武,尤擅舞槍。”

“至于副使家的江姐姐,少時曾随方士修道,如今已回到家中,為人謙和儒雅,去歲剛封了‘榮安縣主’。”

謝尋微十分中肯地點點頭,認真道:“我覺得這幾位都是不錯的人選,不如今日射柳宴上我再幫你好好看看。”

明知其有心調侃,謝尋山也不惱,隻任由其信口胡謅。

馬車穿過一條窄巷,停在一方小院前,門前不設石獸,匾額亦選取極為古樸尋常的簡單樣式,兩側各挂一株艾草,院牆低矮,青苔平覆于上,門上銅環已然鏽綠,叩響時甚至可聞“喀哒喀哒”的頓澀聲。

謝尋微頗為驚訝,擡目反複确認一番匾額上的“江”字。任誰也不會想到,當朝正二品官員--樞密院副使江隐,住在這樣一間簡陋如斯的院落。

謝尋山翻身下馬,理了理袍袖、正了正帽冠,這方叩響了大門。

等了良久,門才自外向裡緩緩打開,随後走出一位步履蹒跚的七旬老者,謝尋山微微揖禮後,遞上一張拜帖。老者同他低語兩句後,又轉身進到院落。

直到這道朱門吱吱呀呀再被開啟時,自裡面走出一位身着墨色長衫褙子、頭戴儒巾的中年男子,此人看上去年紀不過四旬上下,卻微微弓了腰,行走間,常要扶按膝骨。依慣今日不必常參,此際他峨冠博帶已卸,服紫腰魚具褪,全然無半點文臣高官的羽扇巾綸之意,遠看去,幾同尋常仕人别無二緻。

見清來者,他似乎大為撼然,連連躬身作請。

二人一前一後走進門去,謝尋微則留在馬車中靜靜等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