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春川巷,孫靜正在幫陳志文收拾行李。陳志文和孫靜的卧室對于陳分來說是更加陌生的空間,她無法踏入。
陳分站在他們房間門口,陳志文靠坐在床沿,對陳分說,“我明天回江城了,你媽媽留下照顧你。”
陳分看孫靜收拾衣服的手停下來,她直覺孫靜不滿意留下照顧她這個決定,于是說,“我這麼大了,不需要照顧的。”
陳志文在江城開了個賣窗簾的店鋪,孫靜一直與他一起在江城看鋪,2003年正值樓市最旺的時候,裝修買窗簾的顧客很多,店鋪生意很好。
陳志文笑着說,“你才讀初二,怎麼不需要照顧,一日三餐總要吃吧。”
過繼前,陳分與陳志文也隻是逢年過節見上一回,她與這個二叔并不親近,與孫靜更是隻見過三四次,與一個近乎于陌生人的人日夜相處,讓她坐立不安。
陳分說,“我會做飯的,我可以自己做飯的。”
“那怎麼行?我們都去了江城,留你一個人在家,街坊要說閑話的。”
陳分靠着門框站着,不出聲了。
陳志文說,“你怎麼站在門口,進來啊。”
陳分往裡挪了兩步。
孫靜這才說,“你是覺得我做飯不合你胃口?”
陳分錯愕地看向她,慌忙擺手,“不是的不是的。”
“不是就好,你喜歡吃什麼跟我說。”
陳分說,“什麼都吃的。”終于有機會,于是一鼓作氣說,“中午做飯可以早一點嗎?我怕中午遲到。”
孫靜斜睨陳志文一眼,“那我以後我早點做飯。”
陳志文去了江城。連續一周,陳分回到春川巷,孫靜已經做好飯。兩葷一素,一頓吃不完,晚上吃中午的剩菜。陳分對此非常滿意,早上上學的路上她總是能碰到騎車超越她的董铮,兩人再未說過一句話。
孫靜習慣了江城的熱鬧,回到小鎮,丈夫不在身邊,隻覺無聊寂寞。她每天除了中午做頓飯,别無他事。長日漫漫,很快與春川巷的鄰居熟悉起來。過幾天,她開始跟着巷子裡閑在家的王嬸去主街的麻将館打麻将。
王嬸對巷子裡各家情況了如指掌。孫靜通過她,知道了對面董家是巷子裡最讓人羨慕的家庭。男主人董禮在鎮政府做書記,女主人是鎮醫院的院長,據說兩口子很快都要調去市醫院了。董家的孩子,是巷子裡人人都知道的别人家的孩子,長得好,學習好,家教好,待人禮貌性格好。
王嬸問孫靜,“陳分學習成績怎麼樣?”
孫靜歎口氣,“不怎麼樣。”
王嬸以推心置腹的口吻對孫靜說,“你們是怎麼想的?怎麼過繼個年紀這麼大的孩子,還是個女孩子。學習成績也不好,長大了隻能嫁人。等你們年紀大了,說不清楚會不會孝順你們?”
孫靜撇嘴說,“陳志文非要過繼這個,我又有什麼辦法?”
王嬸說,“去市裡孤兒院領養一個年紀小的男孩不好嗎?從小養到大,更親。”
孫靜苦笑不語。她才二十三歲,她壓根就不想要領養或過繼小孩,可陳志文四十了,他等不及了。孫靜沒上過學,十幾歲到江城打工,輾轉認識窗簾店老闆陳志文,嫁給陳志文已經是她能得到的最好生活。這個家,孫靜做不了主。
那晚飯桌上,孫靜問陳分是否認識對面董家的孩子,陳分點頭嗯了一下。孫靜又問,“他學習成績很好?”
陳分說,“是很好,年級第一。”
“那你呢?你排年紀第幾?”
陳分握緊筷子,小聲回答,“一百六十。”
“年級總共有多少人?”
“兩百人吧。”
孫靜臉色不好看,“同一條街上住着,人家年級第一,你都要年級倒數了,街坊鄰居談起來要笑話的。”
陳分不出聲,低頭扒飯。她從小學習成績就不好,陳志勇和李淑琴也隻在每年期末的時候唠叨兩句,其他時間他們從來不管。
陳分不是沒想過好好學習,可她學不進去,坐在教室裡,坐在課桌前,腦袋混混沌沌,知識進不去腦子。
孫靜看陳分低頭不語的樣子,想到王嬸所說的,又一次恨陳志文做的決定。
吃完飯,陳分主動收拾碗筷到廚房洗碗,孫靜不再如之前那樣阻止她。陳分将最後一個碗上的洗潔精沖洗幹淨,擰緊水龍頭,看着水槽中水流,輕歎了口氣,她有點想河堤街的家,雖然房子沒有二叔家豪華,雖然爸媽總是不管她,但她待得自在。
回到房間,在書桌前坐下,書本上的字一個都看不進去,擡頭,看到對面二樓也亮起了燈。有個瘦高的身影在房子裡走動,隔着距離看不真切,但陳分感覺那人就是董铮。
董铮,陳分小小世界裡的天之驕子,陳分現在有些羨慕他,不是羨慕他成績好長得好人緣好,隻是羨慕他能在自己家裡自由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