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鬥法
且說那一日鳳姐被王夫人一番話激得差點小産,賈母知道後命王夫人入小佛堂,為鳳姐祈福消災,隻帶玉钏一人,餘者不得入内。
王夫人乖乖認罰,還拿出了原先說好的銀子,交給賈母用于給黛玉置辦嫁妝,然後就躲進了小佛堂。
寶玉即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也覺察出不對勁起來,因問寶钗道:“太太就算是做了居士,也沒有不見兒子的道理。怎麼我去請安,還讓人擋在外面了?”
寶钗悠聲道:“鳳姐姐身子不好,太太着急呢!一心一意做功課,暫時也顧不上我們。二爺若是擔心,我讓人做幾樣合意的素菜,送過去,隻怕太太還歡喜些。”
寶玉聽了,便道:“那讓人趕緊做了吧,我看前日裡老太太那裡用的碧溪羹和山海兜便很好!”
寶钗含笑應了,道:“知道了。我這就讓人去做。”寶玉點點頭,尋了昨夜做的文章攥在手裡,又出去了。
莺兒看着他的背影,回頭問寶钗:“二奶奶,這會子是這個說法,再隔幾天,隻怕二爺就能發現咱在扯謊呢,到時跟二奶奶發脾氣,可怎生是好?!”
寶钗不緊不慢道:“也就這幾天的事了,太太難道能一直不出來?就算是老祖宗,也不敢這麼做。宮裡的娘娘懷着身孕,就盼着親娘能入宮說說話呢!到了十五那天,太太要是不入宮,老祖宗才要急了呢!”
莺兒這才明白過來。
寶钗笑着瞟了她一眼,道:“還不快去吩咐廚房,做那個碧溪羹和山海兜?”
莺兒問道:“要不多做一些,咱也嘗一嘗?”
寶钗道:“這才二月裡,京城又不比咱金陵,這東西金貴着呢!咱如何可以與老祖宗和太太相比?饞嘴丫頭,你要愛吃,等過了春分,随你怎麼吃去!”
莺兒笑道:“我又不是沒吃過,隻是想着二奶奶您,入了國公府的門,怎麼兩口吃食都不如往日了呢!”
寶钗歎道:“這才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快去吧!”
一時廚房做好了,寶钗一看,俱是鮮嫩的綠色,又輔以高湯,鮮香撲鼻,笑了一下,便給賞。
然後寶钗便帶着莺兒,親自送到王夫人院中,到底還是讓人攔了下來。寶钗一看,是賈母院中的張嬷嬷,便笑道:“這是我們寶二爺讓做的,體諒太太辛勞,特意讓我送來的!”
張嬷嬷笑道:“到底是寶二爺,又孝順又會做事的,隻是太太現下正忙着呢!”
寶钗也不争辯,隻問道:“既如此,我讓莺兒送進去,可好?這麼一盒子,也怪沉的!”說着又讓麝月遞上一個小荷包,道:“嬷嬷也辛苦了!”
張嬷嬷也不好攔着,看了一下食盒,便讓莺兒進去了。莺兒進去一瞧,王夫人确實簡衣素妝,正在挑佛豆,聽說是寶玉親自叫送的,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又叫莺兒上前說幾句話。
莺兒自然挑好聽的說,不外乎是寶玉上進、寶钗體貼。見張嬷嬷不敢出言管束,莺兒又低聲說了幾句,王夫人也吩咐幾句,莺兒這才出來了。
晚間寶玉回來了,寶钗便一一說了。莺兒也上前道:“太太好着呢,聽說二爺長進了,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太太說了,她做完功課,還要拷問您的功課呢!”
寶玉笑了,說:“我們母子都在做功課,一個求菩薩,一個求聖人,誰也不敢懈怠就是了!”
寶钗擡手掩住笑意,道:“正是!如此,我每天都給太太送菜去。”
寶玉又問:“家裡還有什麼事?如今父親和琏二哥都在外頭,鳳姐姐病了,太太又在祈福,家裡的事你還管得過來嗎?”
寶钗見他有閑話家常的意思,心中不覺一喜,這些日子寶玉隻知讀書,對家裡的姐姐妹妹一概不上心,倒像換了個人似的,讓人心驚。
寶钗便說:“頭一件就是二姐姐家來,受了這些苦,如今讓她在園子裡養着,身子倒比在孫家的時候好多了。”
寶玉歎道:“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好在聖明燭照,能辨忠奸,二姐姐也算苦盡甘來了!”
寶钗道:“正是呢!還有就是三妹妹那裡,她雖然已是南安王府的人,但到底是打斷筋骨連着皮的,我們派人去探望,她如今可好了。之前藩王有一個幼女,聖上開恩,許三妹妹養在身邊,我們也補了禮過去。”
莺兒插嘴道:“這也算是有了依靠,女人終究還是要靠孩子的!”
寶玉點頭不語。
寶钗細細看他神色,又道:“史大妹妹和林妹妹都快要出閣了,公中都是備好禮的,咱們私底下也要添妝,不知你有什麼打算?”
寶玉沉默片刻,道:“二姐姐和三妹妹這一番遭遇,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她們又何必趕着嫁人呢?就是嫁了,也要往歸處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