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解簽
香燭燃着,散着青煙,燃香鼎之中盛滿了香灰,城隍殿前的蒲團上跪着一男一女,神壇上供的是城隍老爺的畫像。
這畫據說是畫神吳子道路過袁州時在睡夢之中見到的腳踏祥雲的道人,他夢醒之後詢問鄉人才發現夢中客竟與城隍爺是一樣打扮,便繪之以圖,百年間一直奉在香案上受香火。
蘇晉翎搖着手中的簽筒,姜芷微雙手合十跪在蒲團上。畫像中的人慈眉善目,手持拂塵,遙遙地在雲中俯視着衆生。
香案下,兩個相識不久的人跪在一處,同在神前祈願,卻不知各自願望如何。
竹簽落在地上帶着清脆的聲音,少年郎已經求得了簽文,姜芷微睜開眼,眼前有一隻指節分明的手。
蘇晉翎一手抱着簽筒,一手對着她,想要扶她起身。
當一個俊秀的青年以請求的神情看向你,是很難拒絕的。
姜芷微垂着眼,寬大的衣袖掩着柔荑,兩人的手不過一觸而過,卻讓蘇晉翎心跳如鼓。
他們肩并肩地走下台階,雖沒有靠的很近,卻也顯出一種不同的親近來。
解簽的地方在道觀後院的老樹下,倆人安靜地走着、步履輕盈地,青年衣袖下的手緊握着,似乎在思索着可以暢談的話題。
“哎呀!”忽而傳來女子的驚呼。
原是前方的小娘子不留心崴了腳,團扇脫手而出,落在姜芷微身前,叫她險些踩上。
說起來如今的天氣遠沒有到需要搖扇取涼的地步,但是身為貴女需要用到團扇的地方太多了。
春獵的時候用來趕蚊子,廟會的時候用來遮住大口吃飯的“鷹逃小口”,又或是在心上人面前遮住忍不住上翹的唇,隻露出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總之是居家旅行貴女必備之單品。
小小團扇此刻又發揮了它應該起的作用。
那小娘子身邊的青年反應迅速,托起身旁的姑娘,肢體相觸,那姑娘當即紅了臉頰。
那人身形高大,卻又有細膩的心思,轉身便去撿丢失的扇子,體貼非常。
隻是當那青年轉過身來的時候,姜芷微實在是有些詫異,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王峥對上她的眼,撿扇子利落的動作微微頓了頓。
不過王将軍委實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即便被人見到為小娘子伏低,也能泰然自若。
姜芷微曾經也做過與這位小娘子類似的事情。
還是在邏輯更能自恰的雨天,石階上有些滑,她故意崴了腳,嬌嬌地撲到王峥的長衫上。
而那時候的王峥卻隻是舉着傘冷眼看着她,任冰冰冷冷的雨水打在她的臉上。
原來王峥也有為小娘子彎腰拾扇的一天,姜芷微說不清心裡是什麼滋味。
或許像是身為丫鬟的時候見到主人一家團圓坐在一起吃甜羹的感覺一樣,有些想要的東西出現在你眼前了,但卻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都是命中注定的一般,便隻能哀歎了。
“王大人。”身旁的蘇晉翎也是認識王峥的,身為晚輩先行了禮。
姜芷微反應過來,亦跟着朝他颔首施禮。
雖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出行的時候在門前未見到王峥,她原是想着王峥同州府季大人一同遊廟會也是應當的事情,做主人的總不該讓他朝廷大員錯過這頂熱鬧的事情。
可沒想是約了美嬌娘。
王峥一身便服,身邊跟着眼生的小娘子,看着也是嬌憨可愛的,站在一處,頗為般配。
“蘇賢侄,”王峥對着他們全然沒有對着姑娘的溫柔,又頂着一張缺少表情的臉,喚道:“姜夫人。”
一個賢侄,一個夫人,直接攪散了單身男女相處的氛圍。
不過是打個招呼全了禮數罷了,實際上沒有寒暄的意思,見禮之後姜芷微便刻意地走慢了些。
隻聽前方王峥身旁的小娘子小聲問他:“這可是袁州州府上的那位姜夫人?”
“是啊...”王峥漫不經心的聲音傳來,“大概是姜夫人和向她請教的子侄吧。”
“子侄”?
若是着些嬌嫩的粉色,她便是叫王峥“叔伯”都不會有人覺得奇怪罷?
他這頭老牛才是再過幾年都嚼不懂嫩草了吧?
聽了這般掃興的話,姜芷微不想再見到王峥,跟着蘇晉翎朝着與他相反的方向走。
主廟後面、道觀的小院,質樸又不失雅緻,萬年松自成一景,池子裡怪石上趴着些懶烏龜,随意散在地上的石子,細看起來又有幾分易術的味道。
走到院子深處,人愈發少了起來,遠遠瞧着,原本應該大排長龍的解簽處,卻隻有寥寥幾人。
隻見園子的一角立着斑駁的木櫃子,有些像藥房的藥櫃,隻不過這裡面存的卻是草紙謄寫的各種簽文。
老樹邊上立着寫有“解簽”二字的木牌,一桌台,一木凳,一個長得像鐘馗的兇道士。
“平常不是這位道長的...”隔得不遠,聽見有小娘子抱怨的聲音。
聽着有些熟悉,走近了便知道竟又是王峥同先前的姑娘。
姜芷微微微皺眉,隻覺得“不是冤家不聚頭”用在此處再适合不過了。
“之前是另一位李道長的,今日不知怎麼變成周道長了,”蘇晉翎朝姜芷微解釋道,“周道長平日負責法事比較多。”
許是害怕上巳節要解的簽文太多,平日裡的李道長想了個法子躲懶,請了個兇神惡煞的道士鎮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