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續命丹 > 第92章 第九十二 生如夏花

第92章 第九十二 生如夏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對于成立女醫署這事,被迫接下和自己主動要求去做,雖然最終結果一樣,但出發動機不一樣,陸萸能要到的資源就不一樣。

看人下菜,欺軟怕硬一直是世人慣會做的,如今有皇帝在朝堂上一錘定音,那些不想配合的人也不敢直接和太子妃撕破臉,于是,陸萸就樂呵呵把這個任務接下了。

如今首要工作是讓北境官員和負責戰事收尾工作的官員盡快統計出十歲及以下的孤女名單和人數,統計時長不得超過一個月,為提高效率,需統計滿八十人就即刻送往洛陽女醫署。

眼看年關将近,冬天越來越冷,若繼續讓他們留在北境,有些孤女甚至可能活不到明年春天。

所以她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建好女醫署的住宿樓,時間緊迫,她沒時間去設計建造圖紙,于是讓陸弘火速去找星火書院的圖紙。

她當年設計山陰星火書院時,所有圖紙都備份有幾套底稿,如今直接拿來就可以用,圖紙有了,目标有了,剩下的就是和朝廷要地。

洛陽城這兩年人口越來越多,内城的地已經寸土寸金,連東西兩個外城也跟着水漲船高,西外城有大市,魚龍混雜,陸萸最先放棄西外城,東外城東北地塊靠近武庫,也不是理想之所。

東陽門和清陽門中間是東市,謝氏的華彩閣就在東市,東市往南是洛水河,洛水河對面是太學。

陸萸最後決定把女醫署的地址選在清陽門出來東南方向的位置,這樣比鄰洛水河,環境優美,還可以和對面的太學遙遙相望。

洛水河附近的地塊也很搶手,有些世家在河附近建造休閑别院,好在靠近東市這邊他們嫌吵鬧,都紮堆去河對岸太學附近了,長公主的别院就在那邊。

皇帝見太子妃一副幹勁十足熱情高漲的樣子,自己也被感染了,所以批地塊的時候非常爽快,朝中也無人提反對意見,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好奇太子妃能做到何種程度。

有地有圖,剩下的就是建房子,可建房子的錢從哪裡來,陸萸要怎麼弄到這筆錢才是關鍵。

陸萸先是找尚書省的度支郎要錢,尚書省下設五曹,即吏曹、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度支郎屬尚書省度支曹,掌管國庫,确保财政的穩定和國家的經濟運行,其上司是尚書令楊憲。

衆所周知,國庫沒錢,所以度支郎一聽陸萸的來意後立馬哭窮,但他也不敢直接拒絕,隻說等有錢了立馬給太子妃送去。

陸萸原也沒指望他們能出錢,她跑這一趟,隻是為了打欠條。

國庫沒錢,可我急需用錢呀,你可以先不給我錢,但得開個欠條給我,這樣我墊進去的錢才能找國庫填補不是嗎?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打了欠條我墊資的時候才更安心。

度支郎一聽要讓朝廷給個人打欠條,簡直聞所未聞呀,他可不敢開這個先河,于是問過所需金額後立馬上報尚書令了。

翌日朝會,大家共同商議度支曹給太子妃打欠條這事,太子妃都願意自己墊資且不要求計算利息,不打欠條确實說不過去。

隻是太子妃要求打五十萬兩白銀的欠條确實金額巨大,最後大家一番合計後,同意給太子妃打三十萬兩的欠條。

三國亂世終結後,朝廷的機構和後世是有很大差異的,朝廷是由手握軍事力量的權臣共同建立起來的,他們組成一套機構,完全在正規官制以外,自由行使職權。

軍、民、财沒有嚴格的各成體系,任何時候,隻要為了軍事上的便利,都可以打破常規,所以國庫沒錢,不代表手握重兵的世家手裡沒有錢。

陸萸拿到三十萬兩的欠條後,立馬在朝堂上向手握重兵的世家們借錢,借的也不多,隻需每家能借兩到三萬就行。

太子妃現在安置的孤女大多為将士遺孤,大家手裡的将士哪天若是陣亡了,遺孤也會被送來這裡,所以現在借錢給她建女醫署,是為安定後方軍心,最終受益者是各大世家,所以利息就不用考慮了。

大家也沒想到太子妃會向大家借錢,她病恹恹地坐在那裡,邊咳嗽邊為那些孤女聲淚俱下的發表了一堆同情之言。

若是不借,顯得大家既冷酷無情也不關心手下将士和家屬,雖然大家确實也不在意他們的死活,但一旦一傳十十傳百,待傳遍大魏的時候,肯定會或多或少的影響軍心。

他們現在對朝廷有恃無恐是因為大魏是世兵制度,凡為兵者世世代代皆為兵,他們不擔心募不到兵馬。

但世兵若起異心那也是緻命的,他們在軍中幾乎沾親帶故,大家都是熟悉的,隻要他們想,就可以迅速組成新的團隊叛逃出隊伍。

如今大家被太子妃扣了一個大義的帽子,他們沒勇氣摘下這帽子,就隻能咬牙同意借錢,他們心想,先認借,至于什麼時候送銀子那是後話。

此次将士遺孤大多出自荊州軍中,所以定北侯代表陸氏率先認借三萬兩白銀,陸氏開了頭,緊接着是雍州李氏認借兩萬,看到大家都認借了,其他世家也不好意思,隻能跟着認借。

陸萸合計了一下,大家認借的金額已達二十三萬兩。

她顫顫巍巍地起身,然後向大家行了一個大禮,“我在此替那些可憐的孩子們感謝衆卿的大義之舉,你們放心,退朝後隻要大家送來借銀,我立馬寫借據,如今我手握朝廷的欠條,若将來還不起各位的銀兩,你們盡管拿着我的借據找尚書省沖賬就是。”

尚書令楊憲一聽這話,一口老血差點被氣得吐了出來,敢情她前幾天讓朝廷打欠條就是為今天準備的,他剛剛咬牙認借的那兩萬兩,無論如何都不會送去給她就是。

陸萸弄這麼一出,倒也不指望真能從他們手中借到足夠的銀兩,不過,她向來奉行螞蚱也是肉的理念,能借一點算一點吧。

至少從今日之後,她可以名正言順地拿着認借名單找各大世家要錢不是嗎?

最先送借銀到東宮的是陸氏,陸萸讓人清點好後,立馬給定北侯寫了借據。

她把借條遞給陸恭,行大禮“我替那些孩子謝過陸氏大義。”

陸恭接過借據,回禮道,“太子妃要建女醫署,可以向葛醫仙求教一些醫治方案,最近葛醫仙剛好在我府上。”

陸萸笑回,“多謝陸侯給我提這樣的建議,我得空會去貴府叨擾的。”

陸恭可能是替陸妘邀請陸萸前去,之前沒有理由登門,如今倒也找到合理的理由了。

地塊才批下來,陸萸就已經讓人建造住宿樓了,時間緊迫,她等得起,北境的孩子卻等不起。

她這些天花了大心思和朝臣周旋,好不容易才拿到認借名單,接下來的時間隻會越來越忙。

自古以來,伸手向别人借錢是最難的事,屆時他們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拖延時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