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标不是隻想讓天下人都買得起書,而是想打破常規,打破自漢以來幾百年的察舉制度。
思及此,陸歆瞬間感覺那把星火在心頭越燒越旺,他問:“阿萸還有什麼打算是未告知我的,如今一并說了吧。”
陸萸原以為祖父要在書院建成幾年後才會察覺她的意圖,如今這麼快被看破,心中對這個外交官祖父佩服至極。
于是她詳細介紹了科舉制度,并根據後世的考試對科舉制度進行修改完善,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才,她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通過多樣化考核方法選拔最适合的人才。
陸萸說了多久,陸歆就安靜的聽了多久,至陸萸說完,他靜默了許久,才問:“你想讓世家消失?”
聞之,陸萸猛的擡起頭看着祖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世家不會那麼快消失的。”
她記得當年李氏王朝費了多大力氣才讓世家慢慢退出曆史舞台,所以世家若消失至少還得一百多年。
陸歆苦澀一笑:“總會消失不是嗎?”
陸萸還想解釋,可陸歆擺擺手道:“今日我有些累了,你也回去休息吧,建書院的事,待我考慮好了回複你。”
陸萸從祖父的書房出來的時候,看着廊下忙着點燈的仆從,心裡其實也不好受,她出身世家,享有世家的一切,卻想讓世家消失。
這樣的陸萸在祖父看來,或許和叛徒沒有區别,可她知道世家倘若持續做大将滋生越來越多的霸府政權,大魏的天下遲早分崩離析。
現在的大魏,天災不斷,匪禍橫行,可世家們看不到這些,他們依然沉迷于清談,沉迷于鬥富,沉迷于享樂和香粉美婢。
大魏一旦分崩,西邊的匈奴、北邊的鮮卑、以及那些雜居在涼州的胡人就會趁亂而起,這些世家又有幾人能抵擋外敵入侵,屆時五胡亂華的人間慘劇将會重新上演。
五胡亂華,是華夏最為悲痛最不堪回首的一段曆史,是無數政權踩着屍山血海搶奪天下而鍛造出來的人間煉獄。
所以隻要有一絲機會,陸萸都不會放棄為陸氏培養人才,若改變不了大魏,将來北人真的衣冠南渡之時,陸氏必須有能力不被他們步步緊逼。
第二日清晨,陸萸聽聞祖父傳喚,她急匆匆去了陸歆的書房。
才過了一夜,陸歆仿佛突然老了許多。
她能理解祖父作為陸氏家主,在這一夜經曆了怎樣的痛苦掙紮。
向陸歆深深一拜後,她道:“無論百年後世家是否消失,至少我現在所有的布局皆是為了陸氏。”
“我知道”陸歆答,他知道星火書院選拔出來的這些人,将來都能為陸氏所用。
他從茶水的煙霧中擡首看着陸萸:“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聞言,陸萸再次深深一拜:“謝祖父成全。”
陸歆沒有再回答,他隻是疲憊的揮揮手讓陸萸退下了。
陸歆知道世家是一個王朝的頑疾,隻要有世家在,無論更換多少朝代,最終都會走向分崩,如東漢,亦如現在的大魏。
所以他作為家主雖然不想家族最終消失在曆史長河中,但他更不願意看到王朝分崩後的亂世來臨。
接下來的時間,陸萸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星火書院的建設中,她帶着部曲考察了山陰縣附近的鄉鎮,最後決定把學院地址選在蘭亭鎮。
會稽郡山陰縣西南二十七裡的蘭渚山麓,據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植蘭于此,東漢時,此地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蘭亭”。
就是《蘭亭集序》中的那個蘭亭,前世的曆史中,北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而南渡的世家們卻聚集在蘭亭賦詩飲酒好不逍遙。
倘若再有一次北人南渡,陸萸不會再給他們機會到蘭亭組織永和雅集,所以她決定買下整座蘭渚山。
蘭渚山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建書院最為合适,這座山原是山陰一家豪強的私産,陸萸為買下它,花了整整五千兩銀子。
建書院前,陸萸帶着陸歆去遊玩了一下蘭渚山,順便将前世衣冠南渡的事以夢境的方式告訴了陸歆。
立在蘭亭内,看着周圍蒼翠的景緻和清澈的溪流,陸歆悠悠一歎:“倘若北方淪陷,他們很可能會南渡,而你夢中那些也會成為現實。”
這一刻,他甚至不認為那是孫女的夢境,而是有可能在某個時空,那些的夢境是真實發生過的。
選好地址後,陸萸從會稽莊園找來了工匠修建房子,圖紙是她早就設計好的,前期建設的樓為三棟,一棟教學樓,一棟學員宿舍樓,另外一棟為圖書館和辦公樓,每棟兩層。
老師和管理人員的住房則單獨規劃了幾個院落,錯落有緻的分布在書院的東北角。
蓋房為求穩固,陸萸讓人選用最好的木料和石料,蓋好後,三棟樓的室内全部鋪設東漢陶磚。
在無數工匠日以繼夜的勞作四個月後,星火書院終于建成了,陸萸不但花光了現有積蓄,還差了陸三叔五百多兩銀子。
當星火書院的第一批學員在看到如此寬敞大氣的書院時,他們眼中迸發的激動和熱情,以及對知識的向往,讓陸萸暫時忘記了看到存款為零時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