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們不餓。”
“我都餓了,你們還不餓啊。”
薛滿嘿嘿一笑,“娘,我們吃午食和晚食就好了,早食不吃可以省點。”
姜璃打了個哈欠。
隻聽阿甯繼續說道:“現在能有午食和晚食吃就已經很好了,很多人家都隻吃一頓,省口糧。”
姜璃也知道現在日子難,需要節省着過,可人努力幹活就是為了口吃的,隻要雙手還能賺到吃的,她是不想在吃上節省的,她甯願不穿衣服,也得吃。
“好嘛,燒火煮午食吧,吃完繼續去割茅草,順帶摘野菜。”
姜璃已經餓了,想着煮米飯還要好久才能吃上,再看看昨天摘來的刺龍芽還有,新買來的面還一頓都沒吃過,當即決定,就是刺龍芽菜餅了。
迅速的把陶罐裡的大骨湯熱倒出來,騰出陶罐和面。
又将刺龍芽清洗幹淨切碎,倒入面中攪拌均勻,放了一點鹽,她淺嘗了一點面,已經鹹了,便沒再加。
她用筷子從油罐子裡挑出來一小塊已經凝固的豬油。
在已燒熱的釜上滾一圈,然後倒出來,用竹鏟子把攪拌好的料攤入釜中,攤平鋪薄,小火慢煎,待面的顔色變了再翻過來,來回翻轉直至兩面金黃。
出鍋的第一個餅,金黃的面中夾雜着綠色,煞是好看。
薛滿和阿甯目瞪口呆的看着這出鍋的餅,這也是野菜餅,可是看着卻和之前吃過的野菜餅天差地别。
“娘,我們可以先嘗一小塊嗎?”
姜璃還在攤下一個,手上的動作沒落下,看了一眼薛滿,他抿着唇眼珠都快掉在餅上了。
“可以吃,等着涼一下,現在很燙。”
“哎。”
說罷還開始手動扇風,姜璃看得想笑。
“這也是野菜餅,不是肉。”
阿甯沖着姜璃笑了笑,“娘,我們也沒吃過這樣的野菜餅。”
姜璃想到自己剛醒來時吃的那半塊,是麥皮沖細和野菜攪在一起蒸出來的,純粹是為了不被餓死。
薛滿摸了一下餅邊,不燙了,便掰了三塊下來,先遞一塊給了姜璃,再給阿甯。
分好後囫囵的咬了一口,牙齒咬下去聽到了咯吱脆的聲音,有餅屑掉下來,他慌亂的伸手去接着。
嘴裡的都還沒咽下去就開口誇:“娘,這個餅好好次!”
“真這麼好吃?”姜璃說着将手中晾着的那塊喂到嘴裡,酥脆的口感,帶着點刺龍芽的野菜清香,确實好吃。
但姜璃決定這樣的少煎幾個,另外的還是煎成雞蛋餅那樣,軟乎一點的,就這個好吃的,吃幾個準上火。
她煎了幾個脆的之後,其他的全都攤成了軟乎的,隻是吃起來沒這麼爽口,但是麥香味和野菜味融合在一起,也很好吃。
大骨湯頓了半晚上,炖得很是入味,大骨被她劈成了三段,她拿筷子往一人碗裡夾了一塊。
“這個大骨,表面是沒肉,裡面有骨髓,吸溜出來很好吃。”
姜璃說着,倆小崽子照做,吃得一臉沉醉。
吃着野菜餅喝着大骨湯,又是心滿意足的一頓。
吃完午食,姜璃背上背簍拎着昨晚編的竹籃,帶着阿甯就朝昨日割茅草的地兒出發了。
這兩日吃得飽也補了些油水,阿甯看着精氣神都好多了,亦或許是因為心情好。
去的路上無人,她圍着姜璃蹦蹦跳跳的。
快到目的地的時候,人多了起來,她又恢複了乖巧的模樣,安靜的跟着姜璃。
來這邊山上的,大多是後邱村的,大多數人都知道姜璃。
不過原因嘛,就是打獵和打人。
姜璃并不是自來熟的人,所以除非人招呼她,不然她不會主動去和人處關系。
倆人沉默着穿過衆人的目光朝前走去。
今天姜璃準備先去摘一竹籃的刺龍芽,再回來割茅草,這樣阿甯也可以給她搭把手。
倆人直奔山谷而去。
到了地兒,姜璃砍了兩個樹枝丫做鈎子,教着阿甯一起摘。
“有刺要小心手,高處的先不摘,摘你能夠得到的。”
“還有跟着我,摘我旁邊的。”
姜璃叮囑是怕她自己跑去摘到漆葉。
趙阿婆帶着趙青竹進山尋草藥,這山谷挖野菜沒人來,忽地看到了兩個身影,她問趙青竹:“你看看,那是不是阿甯?怎麼在那兒摘那毒葉子?”
趙青竹仔細看了一下。
“好像是。”
聽着女兒的話,再看看吭哧吭哧摘毒葉子的倆人,趙阿婆長歎一聲:“我的老天爺哎。”
“小孩子不知道,這大人也不知道。”
趙青竹說道:“不是說那姜氏是大戶人家的娘子嗎,所以不知道野菜也正常。”
老太太顧不上女兒說的,拄着拐杖健步沖下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