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病,你可知此去邊塞,尚不知歸期幾何,怎能讓新樂翁主一直等你呢?”衛大将軍看着旁邊意氣風發的霍去病,想到了自己第一次出征時的場景。
那是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的一個不普通的春天,天家收到了來自前線的八百裡加急軍報。僅在馬邑之圍四年後,匈奴單于再次調動最強悍的匈奴部隊大規模南下,進犯處于我朝邊境的上谷郡,并在兩郡之内大肆燒殺搶掠,還殺了城中的官員和百姓。
天家看完軍報之後,氣得将軍報狠狠的砸在了朝堂之上,而此時還是太中大夫的衛青正站在朝堂之上,心想着應該是出了大事。衛青趕緊上前兩步撿起軍報,拿起一看,匈奴賊心不死又來我大漢燒殺搶掠了,衛青擡頭又瞧了瞧天家正看着自己,他懂天家的意思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衛青知道他從人人都可随意處置的奴仆之子走到現在的太中大夫職位,已是身受皇恩了。
衛青低下頭抱拳作揖:“天家,臣願領兵出征!”
天家喜出望外,衛青這一句話讓他的氣都快消了一半了,沒想到這國舅身先士卒,也不妄自己平日裡也沒少栽培衛青,但明面上還是要客套一下:“仲卿所言為真?匈奴人擅長長途奔襲,這種作戰方法我們大漢難以攻破啊!”
衛青又低下頭作揖:“臣願以匈奴之法攻之于匈奴。”
天家拍了拍案台,連連叫好,又轉而看向下面低着頭沉默不語的其他朝臣,算了真是不如寡人的國舅:“爾等為何鴉雀無聲,平日裡吵得不可開交,今日一個二個卻不說話了?朕再問一遍,可有願意随仲卿一同出征的人?”
朝堂内仍舊萬籁寂靜,天家真是火一下就要冒上來了,轉念一想不如換個辦法:“升衛青為車騎将軍,率一萬精兵出擊匈奴,可還有人願意同去?”
見天家的語氣都開始有些生氣了,騎郎公孫敖便也站了出來: “匈奴在我大漢燒殺搶掠,緻使民不聊生實在可恨!”
公孫敖與衛青是同僚,而關系比一般同僚會好些,為何好些?
因為,曾經的館陶公主劉嫖也就是天家到親姑母,聽說當時還是美人的衛子夫備受天家恩寵懷上了龍種,而自家女兒陳皇後尋遍天下名醫花了九千錢還遭受了許多苦,也沒能懷上一次龍種,而這九千錢就等同于當時整個大漢六分之一财政的收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心疼女兒府館陶公主,為保住女兒的皇後之位,決心給衛美人一點顔色看看,但天家時時與衛美人在一起,倒不也便對衛美人下手。
而這時館陶公主想到一個人——衛美人的弟弟衛青。于是,時任建章宮侍的衛青正勤勤懇懇在巡夜時,就這樣差點被館陶公主派的兩個手下綁走,而這時聽到衛青呼救的公孫敖馬上帶上其他侍衛策馬前去查看,也因此救了衛青一命,還活捉了兩個準備綁架衛青的刺客。經過審問和大牢刑訊伺候,兩個刺客供出了幕後主使館陶公主。
天家得知之後非常生氣,特把衛美人封為夫人,還将衛夫人的兩位姐姐衛君孺和衛少兒嫁給了高官,衛少兒便是霍去病的阿母,自此霍去病也與母親常出入宮廷得到了天家的賞識,就連霍去病的名字也是天家親賜的。後來衛青升為建章監,加侍中官銜,可入禁中受事,陪伴陛下左右成為了天家的親信,而後還特意賞賜了上千金銀給衛青。實際上天家的這些賞賜也不過是一個計謀罷了,明面上故意做給居功自傲的館陶公主看,實則不過是與窦太後一族鬥法罷了。
但自此以後衛青真切感念于公孫敖的救命之恩,兩人自此也為成了好友。
天家大喜,而衛青的姐夫太仆公孫賀也站了出來:“禀天家,微臣也願随車騎将軍出征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