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伺候元娘洗漱上床,她的奶娘魏嬷嬷陪着她,元娘悄悄地問:“祖母說的,是讓我不用學那麼多嗎?
魏嬷嬷輕輕撫摸元娘的額頭,小聲說:“老太太是怕小姐累着,還擔心小姐,小小年紀考慮家事多,會移了性情,老太太是疼愛小姐的。”
“可是沈嬷嬷說,府裡的事讓娘親的人來管,我就能不受轄制地自在生活,父親會看重我,外祖母也會放心支持我的。”
“别聽那個老貨瞎說,那些人分明是想借着保護小姐的名,自己從中得好處!小姐不信,過幾天到魏府,可以問問老太太,看咱府老太太怎麼處置。小姐是謝府的嫡長小姐,老爺特意請來女夫子,顯見是器重小姐的,小姐盡管學些立足的本事。老奴說一句逾矩的話,即便現太太生下嫡子,有咱魏府在,謝府沒人敢委屈小姐,無論誰生下小少爺,都是小姐的依靠。夜深了,小姐快睡吧。”
“嗯,嬷嬷也該休息了,叫琥珀進來值夜吧。”
知霜剁了幾天各種肉茸,慢慢适應了胳膊的疼痛感,更高興學了新菜式,心裡的滿足感倍增。
韓嬷嬷用雞胸和少許豬肥肉剁的肉茸,用溫水、蛋清調勻,再以白面混合揉勻,醒發片刻,擀成面皮,或切條加小白菜做成“錘雞面條”,或包點肉餡做成“錘雞馄饨”。
知霜心裡說,這和南方的肉燕很像呢,又記起上輩子的魚面,雞茸換成魚肉茸。韓嬷嬷聽了贊她會動腦筋,選了條大青魚讓她試試。知霜将青魚肉茸和紅薯粉加少許鹽,攪拌再攪拌,最後呈濃稠絲滑的稀漿,竈上燒一鍋開水,舀一勺魚肉漿過篩,篩眼中漏進熱水裡成一根根的米粉,熟了浮起就撈出來,就是魚面。韓嬷嬷又改良了一下,魚肉隻取了魚肚上的,加了蛋清,口感更清爽。
廚房裡的忙碌很有效果,太太吩咐給小廚房的人都加賞,又對紅杏說,安排個做粗活的婆子幫廚,其餘人就不要變動了。
趙氏見紅杏出去安排,在心裡搖搖頭:“這丫頭看起來爽利,實際上卻有些耳根子軟,紫環那嬌氣樣,哪是能在廚房做粗活的,不過是眼紅知霜因為幾個點心得了賞!後面既然安排她去了廚房,就不能輕易變,結果紫環吃不了苦,求一求,又不去廚房了。叫旁人看了,都學得這般拈輕怕重的,豈不是亂套!”
之後,趙氏和王姑姑說:“咱院子裡的規矩,也是得有個章程,各人分派的活,決定了就别随意改。另外,紅葉已經開了臉,也不好太使喚她,讓紫環跟在她後面學着些吧。”
趙氏想起出閣時,母親讓她多帶兩個管事姑姑,她顧慮自己的續弦身份,不想太張揚,就回絕了母親的好意,現在不禁有了悔意。
王姑姑話不多,對趙氏的話,一向隻管執行,趙氏不想解釋原因時,最喜歡吩咐她。見到王姑姑出來強調規矩,知道太太情緒不好,衆人都小心翼翼的。紫環心裡清楚,前陣子的進出廚房,過于随意了,連帶着紅杏、餘嬷嬷都有些讪讪的,一時之間,臨芷院裡氣氛低沉。
餘嬷嬷在趙氏面前,低聲說着:“昨兒咱府裡傳話來說,太太已經準備了奶娘,還要将府裡的喜姑姑接來”。
趙府曾有祖輩尚過公主,當年的驸馬是個讀書人,記錄下生活中利于修身養性的秘訣,特别是照顧孕婦産婦,專門培訓了伺候之人,親友間有關系密切的,總是請她們去幫忙看顧一二。喜姑姑在趙府供養多年,專管婦人生育、調養。
趙氏歎一聲:“又讓娘操心了!”對餘嬷嬷說:“到莊子裡選幾個小丫頭進來,如果沒有年齡合适的,就在外面買,進來了總要教教規矩,嬷嬷要費心了。
餘嬷嬷回答說:“姑奶奶放心,這差事必定辦得妥帖。”
臘月二十是趙府老太太的壽辰,趙氏要過府去賀壽,太太一高興,衆人都松了一口氣。趙氏沒好氣地對紅杏說:“你是大丫鬟,分派活計、管理衆人,是理所當然的,先前紫環想去小廚房,你模棱兩可的,她說通了餘嬷嬷,你怎麼沒有堅持呢?”
紅杏小聲回答:“奴婢覺着學廚藝辛苦,除非是知霜那樣真心喜歡的,紫環怕是受不了,所以認為她不合适,可後來餘嬷嬷給她說情,又說她是安壽堂出來的。。。”
趙氏搖着頭,“随我到了謝府,不管是家生的還是外來的,旁人眼裡都是趙府出來的,你是我院裡的第一人,要理直氣壯地安排衆人,有誰不服來和我說,誰的情面兒,能大得連規矩都越過去?”
紅杏嚅嚅地說:“奴婢知錯了,以後定管好她們。”
趙氏默然片刻,然後輕輕地說:“你一路是跟着柳葉的,你看她處罰人,幾時瞻前顧後的怕得罪人?你跟嬷嬷學過識字,該知道一言既出、如白染皂,需記得自己的承諾,現如今在院子裡,你是打頭的,這還不能讓你大膽處置,我就換個真正爽利的人咯!”
這話說得就重了,紅杏望着趙氏,語氣堅定地說:“奴婢一定安排妥當,不讓太太再操心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