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冬的臘月天,北風呼嘯水滴成冰。
臨芷院裡,趙氏覺着身子越來越重,想起夢裡的自己,生産之前的那些天,因為心情不好,一味地用美食填補心裡的失落,結果胎兒體大,差點沒生下來。所以近來控制進食,讓人多做些新鮮的菜蔬,餘嬷嬷笑說:“小姐不用擔心,家裡太太讓韓慶家的過來,就是現時調理飲食的,她是伺候過幾個生産婦人的,放心吧!”
韓嬷嬷聽了,私下裡拍了餘嬷嬷一下,笑斥道:“你個老貨,話說的這麼滿,敢情不是你做菜,這是誇我呢,還是給我架火上烤呢!”
餘嬷嬷嗤了一聲,笑說:“現時可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候啦,你的手藝,還打算藏着掖着是怎麼的?”
韓嬷嬷揮揮手,說道:“行了,你就瞧好吧!”
小廚房的竈火基本上不滅,剔了雞胸肉的整雞和豬大骨,在大鐵鍋裡吊着高湯。知霜将幾大塊雞胸肉剁成雞茸,先切條再剁成細茸。小秀處理趙府送來的鮮蝦,去殼剁成蝦茸。
一個時辰後,知霜覺着胳膊都要斷了,韓嬷嬷用筷子挑了雞茸看看,示意接着剁,知霜咬牙堅持,雙手換着剁。小秀的蝦茸剁好了,也來幫着剁雞茸。
熱氣騰騰的廚房裡,韓嬷嬷用汆熟的蝦茸條、胡蘿蔔絲、芹菜條、香菇條,裹在冬瓜片裡,做了蒸冬瓜菜卷。
過了半時辰,雞茸剁好了,韓嬷嬷将雞蛋分離出蛋清蛋黃,将蛋清慢慢分次倒入雞茸,邊倒邊攪拌均勻,過篩後,溫油鍋裡吊成雞片,盛在清水裡,準備下一餐炒芙蓉雞片。
看着知霜用力後蒼白的臉色,韓嬷嬷說:“廚房裡的活想出彩,力氣不能小,你這身體能行嗎?”
知霜擦擦額頭的汗,笑說:“沒事,我練練就好了,我能堅持的。”
韓嬷嬷點點頭,說:“好,我教你用蛋黃做個小點心‘三不沾’,就是不粘盤不沾筷不沾牙。”
小秀高興地說:“太好了,這點心軟軟的,香甜可口,就是嬷嬷不常做。”
韓嬷嬷說:“也是今天的蛋黃多,太太現在吃這個不能太多,怕不好消化,你們小姑娘正長身體,吃着沒事。”
知霜認真看韓嬷嬷操作,這點心是蛋黃和綠豆粉、糖,加水攪合,在文火上攪勻炒制,邊攪邊炒,也是費胳膊的力氣活。最後制成的金黃色點心,滑嫩綿軟,味道鮮美。
韓嬷嬷對知霜說:“這點心和剛才的雞片,都不複雜,隻是講究火候,還有些瑣碎磨人,你好好看着,有不明白的問我。明天,你用剩下的蛋黃也試試。”又囑咐倆人,晚上回去互相揉捏下胳膊,要不第二天,手就擡不起來了。
接下來幾天,知霜的胳膊一直都是酸脹的,忍着疼繼續在廚房忙碌着。高興的是,知霜做的三不沾有模有樣,得到韓嬷嬷的認可。
趙氏每天少食多餐,閑時在院子裡散步,隔一天到韶華堂去半天。謝母說她的月份大了,天氣也冷,不用去得這麼勤,趙氏笑道:“謝謝母親體貼,我想多聽聽母親的教導,而且,大夫說現在多動一動,有利于來日的生産。”
謝母背後和高嬷嬷說起來,很高興趙氏的改變,覺着她不嬌氣,“富家嬌小姐的娴靜性子,等到生育時總是難關,她能将日子過得粗糙些,也好。”
高嬷嬷笑道:“太太出自趙府,那是出過驸馬的人家,自然有些底蘊的。太太也孝順,有好吃的想着孝敬你,見大小姐晚上過來,還送了三不沾這樣功夫瑣碎的點心”
謝母笑着點頭不語。晚上,看着元娘在碧紗櫥安置好了,問她可适應女先生的授課,不可太心急,語重心長地說:“你還小,身體也很重要,功課可以慢慢學,女先生嚴厲嗎?”
元娘喜悅地說:“顔娘子很和氣的,她教導的功課我都喜歡,祖母放心,我會好好學的。”
謝母笑道:“顔娘子教過的女子,聽說生活得不錯,想必受教後都能明理知事。你喜歡功課是好事,擇一門最喜歡的,多費些精力,其餘的泛泛學之,增長些見識足矣。世事艱難,身為女子有諸多不易,更需心思豁達,方能活得自在。”
元娘點頭應道:“多謝祖母的教誨,孫女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