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再有災民過路将不會得到任何食物,村民會第一時間驅趕他們離開村子地界。不肯走就殺,殺幾個殺怕了自然會走。
最麻煩的還是流寇和山賊,他們都是亡命之徒,每個手上都有人命,被官府通緝才跑去落草為寇。各村和他們打了幾個來回雙方各有損失,山賊也改變了策略集中力量發動突襲,滅了最邊上的石家村。
石家村的慘狀刺激了每個人的神經,各村族老第一次聯合起來。衆人坐下來開會一緻決定,為了永絕後患必須滅了山上這夥畜生!各村都出了大量壯勞力,拿着鐮刀扛着鋤頭鐵鍁,用五天時間沖上山把所有山賊全宰了。
雖然各村都損失了不少族人,好歹可以過幾天安穩日子。然而時間剛進臘月,從災民口中的到消息,南邊起了叛亂拉起一大群人要攻進皇城殺皇帝。
各村族老再次聚集在一起,大家一緻認為叛軍是滅村的大禍!老百姓和叛軍肯定是拼不過的,隻能跑。跑也要有策略,每個村的情況不一樣,很少有村子能全村一起跑。大家各自回村,自行想辦法。
有的村子準備集體進城,東西都收拾好了卻聽說叛軍會屠城。将官老爺的人頭砍下來挂在城牆上,城中百姓要麼加入要麼死,加入也會被搶劫财物。考慮到城裡的守衛數量,大概率攔不住叛軍,進城很可能是死路!
他們并不知道朝廷會出兵平亂,守城官兵與叛軍殊死對抗了五天,終于等來大将軍的支援及時護住了城中百姓。事後再看,對于沒被攻破的城市,進城是最好的活路。而南邊那些被攻破的城池,百姓都糟了大難。
有的村子準備北上,隻要跑在叛軍前頭就沒事。有的村子準備上山,剛打下山賊的山寨,人藏在裡面叛軍着急北上攻打皇城,應該不會進山搜人。
無論怎樣村子都必須做出抉擇,不可能全村老少都活命。各村糧食儲量不同,活命人數也不同,糧食不夠吃總要有取舍。大家普遍認可女人和孩子要走,每家再走一個成年男丁,保證香火不斷。族長和壯勞力也要走,災後還要重建村子。
其餘人都留在村裡,包括大部分老人,和餘糧不夠體弱多病的成年人。叛軍來襲,有的村子努力抵抗被屠戮殆盡,有的村子試圖加入卻被嫌棄太老也被殺了個幹淨。當劫後餘生的村民們回到各自村子,見到村中慘狀和祠堂前的大鍋,無不哭天搶地悲痛萬分。
當初各村進山的人數非常多,後來經過嚴寒、疾病、猛獸等多重磨難,剩下的人越來越少,糧食反而一直夠吃。
豐穗聽了許久對各村的情況有了大緻了解,找來找去卻沒見到劉家村人。“你們知道劉家村是怎麼安排的麼?有人見過他們麼?”
衆人皆搖頭:“沒見過,他們沒去山上的寨子。”
隔壁村族長:“當初開會商讨去處,你們族長更傾向進城,說城裡有族人。但是後來有消息說進城是死路,我就不知道他怎麼安排了。”
進城?!對啊!怎麼沒想到呢!十幾年前城裡有戶土财主,家裡隻有女兒沒有兒子,來各個村招上門女婿。當時村長家的三兒子剛考了童生,被土财主相中要他入贅供他考功名。
那小子娶了土财主的女兒,婚後生了一堆娃娃。功名沒考上卻熬死了土财主和媳婦,成了當家的主人。這幾年遠近村子都羨慕劉家村城裡有這門親戚,村民想進城發展也有人幫襯。
對!進城!姐弟倆連夜進城。聽說是皇太孫和郡主車架,郡守和守城将軍帶領百官出城迎接。豐穗開門見山要找劉三哥,财主家上門女婿吃絕戶非常有名,郡守親自為其帶路。
城外剛經曆大戰,城牆上到處是戰火的痕迹。糧食不夠吃百姓餓的骨瘦如柴,路上非常蕭條。敲開土财主家大門,姐弟倆終于見到熟悉的族人!
對方見到豐穗豐果,聽說豐果是皇帝的孫子,豐穗封了郡主,一個個都驚掉了下巴特别不可思議!豐果原來不是丙子叔的血脈,明明是他媳婦親生的,怎麼可能是撿的?!
院子裡隻有少數幾戶村民,經過交談得知,族長得到南邊被屠城的消息,決定放棄集體進城的想法。族長把大家叫到一起,給大家指了幾條路供大家自己抉擇。他希望大家分開行動,盡可能多活一些族人,災後大家再回到村裡重新開始。
進城、上山、北上、留守,根據各家糧食儲量選擇兩到三條路。族長不建議一家人全走一條路,萬一是死路就家破人亡了。
選擇上山的人最多,北上次之,進城最次。南邊血淋淋的例子,進城很可能活不了。每家留下一兩位年長體弱的人,他們跑不了又沒得吃,決定将生的希望留給孩子。
上山的人沒去寨子而是去深山中的獵戶小屋。村民糧食多族長也在防着其他村子,一旦起沖突恐會遭到圍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