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胤禛登基,諸王母妃皆常有去其兒子所在府邸居住的事,正式的移住倒也拖到如今太後後事都已安定的時候。領侍衛内大臣公臣馬爾賽、領侍衛内大臣臣曼武、内務府總管臣噶達渾、内務府總管臣李延禧、辦理禮部事務多羅履郡王臣允祹、禮部尚書臣覺羅蘇庫、署理大學士事務工部尚書臣徐元夢、銮儀使臣烏達裡、多羅額驸臣李地、署理總管事務步軍統領臣衮泰、總管劉金忠、副總管王錦忠等遵奉皇上旨意,向皇帝提交了各太妃離宮歸王府居住的流程安排。
内務府謹奏:“為欽奉上谕事。雍正元年四月十四日,恒親王、廉親王、淳親王、履郡王面奉谕旨:爾等之母年事已高,先前皇考已于兩處朱批。今将爾等妃母各迎回家中,爾等亦可問安盡意。爾等修繕房屋後,于五月底六月初诹吉後,具奏迎回可也。欽此。”此事已提數月,胤禛也有些不耐,為何這種事還要說如此之久。皇宮裡還留着這些太妃,不僅占地方,也花費不小,胤禛也沒那樣的善心繼續收留。既然這些王都自诩孝順,剛好讓他們自己養。然而,看到允禩并不能認領一個消耗消耗,胤禛也覺可惜,便安排以前養過允禩一段日子的惠妃前往廉親王那住。
不過胤禛也喜歡凡事講規矩體面,準許将封妃之冊、寶貝具奏,與妃一起帶往,而内務府本來安排“妃等各自供奉之佛,預先備彩亭,由校尉舁之,各宮總管跟随”,胤禛則嫌不夠體面,怎麼能主末颠倒,也批責将這一串人、物放于隊列前首,“忤逆且卑小,不可觀。如何記檔?不值一看。糊塗。”當時便批了回去重新安排,于是又過了好些時候,這些人才終于體體面面地将這些事都安排好了。
七月初四,正式遷居之日到。諸王紛紛清晨前往蒼震門,轉請各妃安,而後即先歸各家預備等候。胤祥閑來無事,聽過胤禛的安排,想來浩大有趣,今日又一大早聽人來禀報,便熱情地準備拉上胤禛去觀望。“你要去看哪家的,畢竟不同人不同門。”胤祥一聽竟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不同,還以為都從神武門或者午門出就可以了,便問胤禛:“都是如何安排的?”胤禛大略地回憶給胤祥聽:“允祉居右翼,榮妃之引導官、護軍等,應令于神武門外預備。”胤祥疑問:“就他一個?”胤禛笑笑,何時胤祥比自己更不熟悉這些所謂兄弟的住處了:“應該還有允禮住那,等他坐上了親王再說遷母,合理一些。”胤祥若有所思:“可憐,能選的,誰要跟允祉住。那允祿呢?”胤禛也若有所思:“他母親還年輕,晚些日子再說。怕有流言。”胤祥瞥了一眼胤禛,感覺胤禛倒是喜歡在其他地方裝自己講究禮法。
胤禛很是自在,淡淡向胤祥介紹道:“允祺、允禩、允祐、允祹住左翼,引導官若皆排列,分路時必亂。所以,允禩住北城,便隻惠妃的引導官、護軍等于東華門外預備。允祐家住禦河橋,成妃之引導官、護軍則等于東安門外皇城根前排列預備。允祺家住朝陽門裡,宜妃之引導官、護軍等,可于東四牌樓東向排列預備。”胤祥跟着胤禛說的,腦中已是出現紫禁城每個門的安排,感覺難得胤禛記得清楚,便接着胤禛道:“那我猜猜,允祹家住東直門内,定妃之引導官、護軍應該于新橋,面向東直門排列預備吧。”胤禛聽得都笑了,誇贊道:“王子果然聰明。”又接問:“那我們要去哪看好呢?”胤祥扭頭一笑,很清楚胤禛是不想看的,現在倒替自己好奇起來了,便想了一想:“去城樓上看,轉一圈,誰家都看到了。”胤禛歡快一笑,摸了摸胤祥頭,牽着胤祥準備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