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各部分别推選出了一、二等筆帖式。胤禛看着折中人員:“理藩院(筆帖式89人)、詹事府詹事伊都立(筆帖式9人)、吏科等科掌印給事中(六科筆帖式87人)、會考府和碩怡親王允祥(臣衙門之筆帖式共10人,一等者鑲黃旗筆帖式覺羅齊克,二等者正白旗筆帖式佟泰)、禮部侍郎兼太常寺卿(筆帖式37人)、大學士馬齊等(聖祖仁皇帝實錄館中筆帖式101人)、銮儀衛衙門(筆帖式10人)、宗人府(筆帖式24人)、中書科掌印主事(筆帖式12人)……”對身邊的胤祥問道:“胤祥,你這會考府人手可少了些,怎麼跟銮儀衛衙門一個數?”胤祥正批着戶部事,也沒擡頭,不以為意地回了句:“一切核算得差不多了,戶部擔了許多,浪費小官作什麼?”見胤祥如此輕松,胤禛放心了:“那王子近來可遇到其他麻煩事?”胤禛知道,如果不問,這個弟弟往往會勉強應付,所以自己得經常關照下。
胤祥也不推辭,直接說到:“并無什麼事,就是禦史單疇書條奏,安徽、湖廣,承辦銅斤,日久未完,恐有借詞故延之弊,近日還需清查曆欠銅斤。戶部人手可能不太夠。”胤禛聞言,打算找一些閑人幫忙:“工部近來無事,即令戶工二部協辦好了,勒限完解。”胤祥無聲一笑,胤禛真是不嫌允禩事多,但允禩辦事實在不上心,又另外建議道:“從前解官,皆屬微員,易于誤公。宜遴選府佐,家道殷實者,委令領解。”胤祥估摸着,家境好的辦差能從容些,不急着圖利,反倒得當。胤禛明白胤祥意思,答應下來,又幫着補充道:“待核算罷,我便傳谕各督撫,限四個月,速催完解。逾限不完,照例參處,并選賢能府佐領解。”胤祥滿意地看向胤禛:“臣多謝聖恩。”胤禛突然靠了過去,吓得胤祥微微傾倒。胤禛伸手攬着胤祥的頭:“王子的小嘴也是一側高點,緊張時,更明顯。”正調侃着,見胤祥調整無效,更覺好玩,低頭嘗了嘗,弄得胤祥全身一抖,幹脆含住了胤禛的舌頭。
兩人正纏咬着,胤祥似乎想起了什麼,推開了胤禛,胤禛算是沒料到,有人唇還在用着力,手卻能先推開自己,一臉無辜地眼看着胤祥從身邊溜走。胤祥不好意思地解釋:“皇上,前兩日您叫我送到匣作的孔廟堂碑文,我還沒去送呢。”胤禛無奈,抓住胤祥的手冷靜道:“我已經叫張起麟送去了。”胤祥有些茫然:“不對,我今早還看到它在前殿桌上。”胤禛肯定道:“十七日,以你之名送去的。不信你再看看。”胤祥看起來很真誠,讓胤禛也沒法懷疑他是在找借口偷溜,果然,胤祥光着腳跑到前殿,好一會兒,慢慢溜達了回來,悶悶地承認:“哥哥,我确實沒看到。”胤禛一眼了然得寵愛:“那天你有點困,我就派下人去了,省得你明日複明日。”胤祥撓了撓頭,好像是有這麼回事,細瘦的腳趾在瀛台暖閣裡的木紅地纏枝蓮栽薄地毯上不安地動了動,面上卻故作桀骜道:“那一定是兄長說得太小聲,叫我聽不見,後來也不提醒我。”胤禛感覺服氣地向胤祥認錯:“吾兒說什麼都是對的,是我記落了。國事繁忙,王莫怪。”說得胤祥臉熱,滿眼抱怨地看向胤禛。見胤祥還是站那不動,胤禛隻好低低威脅道:“再光腳站在蓮花上一會兒,不過來,我恐怕又要……”話音未落,胤祥的腳仿佛被毯上的蓮花燒到了,這才想起自己随便慣了,仗着瀛台無人,就随意地跑了下去,被這麼一吓,不服地快步往冷炕邊上走。胤祥動作太快了,以至于人還站在毯上,上身已撞進了胤禛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