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間,兩年過去。
中都大興府仍舊是一片繁華盛景,雕車競駐,駿馬争馳,好不熱鬧。而就在其中一條長街盡頭,烏泱泱地湊了一大堆人,擠擠挨挨地湊成一團,喧嚷喝采之聲始終不絕于耳。
這些人圍攏着的,是一面繡着“比武招親”四個大字的錦旗,而在這迎風招展的繡旗之下有兩個人打得正熱鬧,這兩個人一個是紅衣少女,而另一個是長大漢子。
伫立在旗杆之下的那少女氣定神閑,舉手投足之間皆有法度、進退自如,明顯武功的底子不弱,這姑娘又正值十七八歲的大好年紀,端的是一副玉立亭亭,明眸皓齒的娟好模樣。圍觀衆人的目光在她身上流連,一時看得呆了,甚至連喝彩都忘記了。
而也正因為如此,此時的人們都不曾注意到,就在這時台下正有一個月白衣衫的女郎亦在駐足旁觀,她蒙着面紗,隻露一雙柔和的眸向那面錦旗下看去。她手上動作亦不停休,此時的她屈起指節,在腰間那長鞭上敲敲點點,又不緊不慢地倒數起來。
“三。”
紅衣少女隻是輕飄飄地賣個了破綻,将上盤露空。那大漢見此情形,果然中計,登時喜上眉梢,雙拳猛地打出,直奔對方肩頭。
“二。”
然而,那少女不慌不忙,隻是身形略偏,便立刻躲開了迎面而來的拳風,接着,隻見這姑娘左臂橫掃,接着便隻聽彭地一聲,她這一掌就正中那大漢肩背之上。
“一。”
最後,大漢一時之間收足不住,向前直跌出去,這一跤可跌得他灰頭土臉,這大漢爬起身來,滿臉羞慚,擠入人叢中去,灰溜溜地走了。
穆念慈的功夫還不賴嘛。
蔺湘蘭收回了手去,在心底暗暗地想。若不是今日在此撞見楊鐵心帶着穆念慈比武招親,她都快忘了,這小姑娘亦是得到過洪七公真傳,有幾分武學功底在身的。
蔺湘蘭擡眼看向此時意氣風發的穆念慈,眼裡盡是溫和的笑。
如今時隔兩年,她兜兜轉轉,到底又回到這中都大興府,為的就是這場比武招親。畢竟,按理來說,楊康會在這時候再出場來,楊鐵心也會來到這裡。當然,她不知道如今有了她的幹涉,楊鐵心還會不會出現在這兒,但現在看穆念慈已經來了,那想來楊鐵心也就在不遠處了。
而除此之外,這也是個和完顔洪烈重逢的好機會。希望那一句“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給他的印象夠深刻。
蔺湘蘭目光在人群中繞了一圈,也沒發現楊鐵心的身影,無奈之下,隻得作罷。而此時圍觀衆人見穆念慈連勝幾場,人叢之中雖然有一些混不吝的登徒子貧嘴調笑,卻同樣也沒人敢下場動手。
但就在這時,忽聽得鸾鈴響動,車駕浩浩蕩蕩奔騰而來,數十名健仆一邊呼喝着清道,一邊擁着一個錦衣華服的少年公子馳馬而來。
這小公子見了“比武招親”的錦旗,向穆念慈打量了幾眼,接着,他的眼睛就微微一轉,似是計上心來,隻微微一笑,便下馬走進人叢,問道:“就是這位姑娘想要比武招親?”
穆念慈紅了臉,轉開目光,并不答話。
人群中的蔺湘蘭更是神色複雜,她心底一時激動,踮起腳尖,向那小公子看了過去。
這家夥果然是楊康……不對!
雖然兩年過去,但蔺湘蘭認得很清楚,眼前這家夥雖然一副錦衣華袍的樣子,但不管怎麼變,蔺湘蘭還是看出了。
這躍躍欲試,想要比武招親的,是她帶來中都大興府的如珠。
等、等等?你們要不要等一下呢?
楊康呢?說好的楊康呢?我那麼大一個楊康呢?
當初的蝴蝶稍稍扇動了一下翅膀,多年後轟然而來的飓風險些要将蔺湘蘭吹走。眼見着台上兩個姑娘要拉開架子,她猛地輕身一躍,便跳上了高台。衆人見這人群中忽然竄出了個月白衣衫的女郎,不知是何緣故,但一片嘩然聲更甚幾分,都等着看熱鬧呢。
如珠自蔺湘蘭走後,更是恣行無拘,時常改換了男裝出遊,今日她看這中都大興府上竟有個跟她年紀相仿的姑娘比武招親,隻覺得頗為有趣,更想驗證一番這幾年裡她的武功進益如何,便徑自走上了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