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六年,秦文禮和李泰陽在磨破了四雙鞋底,輪換了五個季節之後,終于把鐵桶一般的秦城市場拉開一道口子。
這一年半,他們遇到很多阻力,甚至幾度産生這塊骨頭太硬,幹脆換一塊再啃的想法。
連胡玉鳳都有些動搖了。
可兩人經過數次調查推演,還是堅定推行。
原因有三。
一是秦城産的麻花占據着北方絕大半市場,而一小半則被其它小衆口味瓜分。裕豐想要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隻能從秦城這大蛋糕上動手。
二是秦城麻花知名廠家不少,卻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這就是裕豐見縫插針的機會。
三是從産品口味來看,秦城麻花口味單一,無法滿足大衆的需求,而這一點裕豐剛好能補足。
看似水到聚成,但真正實施起來各種艱難不為外人道,好在兩人都是百折不撓的,萬般手段使盡總算扣得财門開。
但打開并不等于徹底拿下。
于是留守清塬的胡玉鳳也沒閑着。
她深知裕豐看似迅速打開市場,實則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處境。
下一步,就該是打開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率,等收獲一批忠實的顧客之後,才算是徹底站穩腳跟。
在姚雲的介紹下,她拜訪了清塬市電視台的一位台長,又在這位領導的牽線搭橋下,拜訪了省電視台的一位處長。
不久,裕豐花重金制作的宣傳廣告正式在晚八點檔亮相。
寒冷陰雨天,一位老人蹲在在一家店鋪門口面露絕望。下一刻,一個初中模樣的女孩蹲在他身前,遞給他一袋麻花和一把傘。鏡頭一轉,雨過天晴,老人攙着一位滿臉病容的老婦再次來到店門口。
場景變換,最終定格在兩位老人相互攙扶的背影和手裡的麻花上,他們身後,“裕豐麻花”的門頭格外奪目。
伴着那句經典的廣告詞,“裕豐麻花,福旺萬家。”
随着廣告的傳播,廠裡接到來自省内其他市州一個接一個的電話,一時間麻花銷量蹭蹭往上漲。
秦文禮見狀積極聯絡秦城的電視台,招待費如流水般往外花。
又一年,他們這個外來的和尚,不止在秦城站穩腳跟,在本省也打響了名聲。
……
零八年,周邊省份發生大地震,清塬也被波及,好些舊窯洞舊廈房承受不住紛紛裂縫或是倒塌。
胡玉鳳當機用實際行動诠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連夜準備麻花和車輛,兵分兩路,一隊由退伍兵李泰陽帶隊馳援災區,一隊由秦文禮帶隊救助本市。
零九年,秦钰參加高考,秦柱複讀重考,秦樹參加中考。
秦钰考入南方某一本院校,學習食品工程專業。
秦柱考入本省某一本院校,學習車輛工程專業。
秦钰順利考入市一中,成為秦钰的學弟。
秦钰和秦柱成為小溝村的第一批大學生。
老秦家一門雙喜事,楊秀和李蘭花喜極而泣,秦大伯和秦生田逢人就誇,胡玉鳳也是難掩自豪,遂在小溝村設立“裕豐獎學金”。為村裡成績優異的孩子頒發獎學金,激勵更多的優秀孩子求學追夢。
其中考上普通高中獎勵500元,重點高中獎勵1000元,考上專科院校獎勵3000元,考上本科院校及以上的獎勵5000元。
消息一經公布,整個村子都沸騰了。大人們在外面是對老秦家贊賞和恭維,回到家對孩子就是愛的鞭策和激勵。以前那些說老秦家小話的也不敢公開發言了,這個村子前所未有的和諧和上進。
發獎這日,秦钰和秦柱一人抱着五千元的單子喜笑顔開。秦樹和兩個考上高中的孩子看着手裡的一千元牌子,心底燃起熊熊鬥志。
這年寒假,放學歸來的秦钰帶回來一個新想法:開網店。
胡玉鳳當然大力支持,把這件事全權交給秦钰,同時把新招的文員小李撥給秦钰當助理。
秦钰思維缜密,小李執行力滿格,在兩人孜孜不倦的學習研究下,“裕豐麻花”成功在網上開售,至此,裕豐成功開辟新賽道。
……
一零年,是秦文禮痛失親人的一年。
三月,老太太終是沒等來她的至親的消息,在睡夢中去世,享年86歲。
六月,秦文禮的生父在病床上躺了一年終撒手人寰。
随着他們兩人逝去的,還有秦文禮對他們的恩和怨,徒留後悔和思念。
一一年,是胡玉鳳痛失親人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