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掌櫃隻覺得跟這位客官說話特别刺激,這心忽悠忽悠一上一下的:
“額……這,這都是這個價。”
澤沐然回頭,看向安冥淵陰陽怪氣:
“我說兄長,你可真是一頭肥羊,被人宰來宰去,好些時日呢。”
安冥淵冷哼,他知道澤沐然就是壞心眼,特别喜歡耍人玩,這會不知憋着什麼壞,要看那掌櫃鬧笑話。
澤沐然很清楚這些書的價格,安冥淵看那些也就幾十銅,大約三十到六十銅,一套書通常三到五本,價格如果按照最貴的算,也就三百銅一套,一銀差不多能買三到六套。
當然,安冥淵看的裡面也有好的,比如桂樹初識,桃娘子那本,那本是手寫,手抄本最低也是五百銅起步,而内容确實還算不錯,賣到一二銀也是正常。
活字印刷早年是由仙門起步,主要用于印刷經書心法那些分發門下弟子,最終推廣開來,漸漸開始在材質上有所演變。
現如今印刷材質主流還是韌石,當然,韌石開采與售價向來昂貴驚人,但卻要比木泥鐵器那些更加耐用,雕刻好後文字可長期使用,最高甚至能用十年,非常不易損壞。
因此除了最早時價格昂貴驚人以外,後續韌石的好處漸漸被挖掘,其他材質的缺點也開始逐漸顯露,很快便有更多的人摒棄舊的材質,選擇韌石。
在加上其耐用性,需求逐漸減少,最終可以說,印刷本的價格刨除内容,是要比手抄本更加廉價便宜的。
不過紙張稍微偏貴一點,這其中所用修士較多,需要靠着修士煉漿等,但如果硬要計算的話,産出量遠比老辦法更多,甚至紙張韌性更好更加細膩。而對于修士來講,其造紙的門檻也并不高,因此常見的紙張,價格并不能算昂貴。
尋常人每月通常收益三百銅,平均一日十銅。
一斤米五到七銅,一斤米大約夠常人吃兩頓,一頓至少要半斤。
而三十銅,可買米四到五斤,大約等于一人三天的夥食。
六十銅,便是一人五六日夥食。
當然,沒人會這麼吃,尋常人吃不起米。
而五谷其中許多種類雖然在陸荒早期發掘,自大荒時期開始,許多作物便無法正常耕種,因此絕迹無法播種的也不少。
而現如今雖然仍舊能夠播種大米小麥豆子,但實則與最早的還是有所不同。
簡單來講,現如今的谷物都是祝物,不同地區有不同叫法,例如祝谷,賜谷,承谷,并不是所有地區都能産出,這與法則有很大的關系,常常出現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的情況。
大多數人的食物是甘薯土豆,玉米瓜芋那些,米面的價格要比這些貴上不少。
一般人們會選擇進山挖能食的野菜,将許多東西切碎了混在一起,每次稍微加那麼一點白米煮了吃,或者偶爾做一次米。
這書坊的老闆不是一般的宰人,純粹看人下菜,三銀大約在三千銅,等于一人十個月的全部收入,光米就能買四百到六百斤。
而討昭,即便安冥淵治好他,也沒有什麼靠譜的見解,因為討昭不是陌臨城的人,不同的地方物價不同,討昭被賣也很多年了,他也不可能懂書坊中書價多少。
更何況,討昭侍奉的第一任主子不可能會看這種玩意,真正的好書價格并不便宜,澤沐然隻是不喜歡書坊老闆以次充好,混淆視聽。
那掌櫃臉色煞白,聽這話這人是來找他算賬的,這可如何是好,他承認自己是多收了些,但那春宮确實要比尋常書籍貴一些。
澤沐然無需聽他解釋,那裡面沒有插畫,雖然内容可以說是香豔獵奇,但也要不了那麼貴,一銀都多。
澤沐然當場敲敲打打,提着算盤算了一筆賬:
“掌櫃,積少成多懂不懂,這數目,我若是去衙門告你,你這生意……”
那掌櫃一開始是想要賴賬,但澤沐然有的是招治他,一提鋪稅,稍微點撥暗示他那麼一下,很快他便哭爹喊娘。
安冥淵不解:
“這鋪子是你的?”
澤沐然搖頭,拍了拍安冥淵的肩,演技大開:
“不是我的,但這整個陌臨城的鋪子我都買得起。兄長,你才出山不久,涉世未深,不知我這些年四處打拼到底是有多富。但你這樣被人宰來宰去,做弟弟的很是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