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皇宮的氣氛不同,自打家主崔硯回來後,崔家的氣氛便完全平靜了下來,有一種塵埃落定的祥和甯靜。
阿父說陛下批準了他的緻仕請辭,他準備将朝政的事收收尾便帶着全家一起回清河郡。
北遷歸家的日期定在了二月底,準備乘船回去,隻需半月的水路,便可抵達清河老家。
阿父笑呵呵地說,還能在清河度過季春,到時候攜全家一起出去踏青遊玩。
全家都被阿父這副豁達悠閑的好心态給傳染了,除了本就心系社稷,想要在朝堂做出一番事業的大兄偶爾會有些沮喪,其他人都心境和緩。
這時候,阿父總會勸慰大兄,言身處多高,便做多大的事,無法在都城造福天下,回去造福郡縣鄉裡也是一種功德。
大兄聽完很是受教,再沒有一句怨言了。
至于義兄,好似比令儀還渾然不在意,也不在意他所依附的崔氏失了權柄,他也因着崔氏失了廷尉的差事,他就跟那個沒事人一樣,甚至笑容好似比往日更多了些。
雖然平素義兄在她跟前也常挂着溫和柔軟的笑,但阿父被批準緻仕後他好像跟明顯了。
令儀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歡暢些什麼。
阿母可惜過後,也欣然接受了,支持阿父做出的決定。
崔家安定後,阿母想起了她那副大兇的卦象,非說是南華寺的佛祖幫崔氏擋了一煞,興緻勃勃地要給佛祖還願,拉着令儀再度去了積雲山。
義兄十分主動地陪同着,倒是比大兄這個親兄長還要積極。
荀夫人樂呵呵地看着殷勤策馬在旁的義子,怎麼看怎麼滿意。
阿鸾不僅遲鈍,還當局者迷,但作為局外人的荀夫人看得倒是清清楚楚,覺得今晚有必要将這事與自家郎婿透個氣。
……
而此時,皇宮西側門,一駕看着不起眼的犢車慢吞吞行了出來,犢車後跟着一行身着普通随扈衣裳的護衛,正緩緩駛出皇宮區域。
透過那一簇偶爾被撩起的車簾,可以窺見犢車裡是個雍容美麗的婦人。
她像是第一次見這洛陽城一般,滿眼新奇地看着外頭的景緻,覺得處處新鮮。
那含笑着的溫柔面龐,一看便知心情很好。
但策馬行在犢車旁的年輕兒郎便不一定了。
燕钰意興闌珊地騎在馬上,覺得自己就像個早起被鳥兒抓走的蟲子。
“每回阿母要幹些無聊的事總要捎上兒子,讓兒子無趣一整日,怎的就不找别的兄長們?”
燕钰今日很是心累,阿母也不知是何時生了要去禮佛的心思,一大早就将他拉來作陪。
燕钰太熟悉阿母這等行徑了,因為以前在涼州每次有這樣的事便會拉着他一起。
可他一點也不想幹這等無趣的事,那神佛有什麼好拜的,要是神佛真的靈驗,怕是他那位前兩日被他從襄陽逮回來的大伯早就借神佛的力将他們涼州騎拒之門外了。
然現實還不是截然相反,洛陽城,乃至整個大晉,此刻已是他阿父囊中之物,由此看來這神佛是不可信的。
也不知為何還有那樣多的信徒每日去寺廟拜來拜去,連阿母也是這般。
心中腹诽着,嘴裡也忍不住嘟嘟囔囔的,哪有半分随父征戰的悍勇風采,倒像個跟母親撒嬌埋怨的小兒郎。
盧皇後深知幼子的脾性,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随着車轱辘轉動,盧皇後不急不徐道:“阿母統共就生了你和你大兄兩個兒子,你大兄如今正跟在你阿父身後忙得暈頭轉向,我怎好去搶人?你旁的兄長總歸是跟他們阿母親近,伴着我也算怎麼回事,你總歸是個閑人,又什麼不願意的。”
“阿母還想着,專門帶了你去,到佛祖面前給你這猢狲一樣的小子求個好姻緣,聽宮人們說南華寺求姻緣很是靈驗,定叫我兒得個盡善盡美的新婦。”
大概是想到了未來小兒子姻緣美滿的畫面,盧皇後笑得燦爛無比。
燕钰更覺不靠譜了,連着哼哼了幾聲,潑冷水道:“阿母就不該信這些,還記得三年前在涼州時,你拿着我和那崔氏女的八字讓一個遊方道士算,非說我和崔氏是什麼金玉良緣,這下好了,婚都退了,人家也要北遷回清河了,阿母還覺得是金玉良緣嗎?”
面對燕钰有理有據的問話,盧皇後反駁不出來,便拿出了些無賴的本事。
“那是那老道學藝不精,诓騙人,如今我們拜的是南華寺的佛祖,又不是一家,說不定人家神通廣大,當即給你阿母賜了個小新婦呢!”
燕钰失笑,自不能同阿母繼續掰扯,隻連連歎了幾聲氣,默認乖順了下來。
明媚的春光灑在少年郎君的面上,勾畫出其面上如山巒起伏一般的輪廓,那雙承接了春光的眼眸,更是明亮有神,炯炯有神。
盧皇後看着小兒子這副英美偉岸的姿容,心中更是覺得新婦在望。
南華寺香客衆多,且多為女眷,說不定五郎今日還真能碰個心儀的女郎回來。
這樣想着,盧皇後心中期盼,阖上了車簾。
而犢車外的燕钰則是對母親的想法全然不知,随着讀犢車路過一處宅子,燕钰想起這是李家的宅子,李茂那小子應當在家無事,便遣人去叫,順便讓其帶兩壺好酒,趁着阿母拜佛時他能忙裡偷閑在南華寺這個被譽為洛陽一大美景的地方小酌兩盞。
想想也有幾分安逸。
……
春日本就是個适合踏青遊玩的時節,随着洛陽城乃至天下逐漸安定,出門遊玩賞景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積雲山上,南華寺山門口,車馬絡繹不絕。
其中不乏來散心拜佛的世家女眷,看見崔家的車架,大多都是一副欲攀談又歇了心思的模樣。
崔硯為人和善儒雅,進退有度,高風亮節,在洛陽城世家門閥中人緣不錯,幾乎不與人交惡。
但如今崔氏被聖上冷落,即将舉家北遷,想來是深受君王不喜,他們也不好像往昔那般殷切上前攀談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審時度勢,比如正巧碰上的王家女眷。
令儀遠遠便看見王家三娘子花枝招展地随着其母親謝氏下了犢車走過來。
洛陽城内的世家望族,在結親方面,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一個規矩,那便是在與自己同樣地位的世家門閥内娶婦選婿,絕不與庶族通婚。
王家如今的主母便是謝家女,就像是令儀的阿嫂,也是謝家女兒,兩人也是姑侄。
王家家主為九卿之一的太常,與令儀的阿父一直關系尚可,兩家加上阿嫂是謝氏女,同王家主母那一層關系,兩家平日裡也常有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