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離開後,柳明月語氣嚴肅的囑咐道。
“讓太子身邊的人都給本宮打起精神來,太子好,大家都好,太子若有個什麼不好,他們誰都别想好。”
卓輝态度恭敬的回道,“娘娘放心,微臣一定會好好敲打他們,讓他們繃緊皮子,不敢讓太子身邊出現任何疏漏。”
柳明月點點頭,葉蘭笑着遞過來一盞茶。
“娘娘也不必太過擔心,皇上這麼重視咱們太子殿下,肯定也會護着他,那些有壞心的人,肯定也不敢放肆。”
柳明月接過茶淺淺喝了一口,“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在安全方面,我們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也許是她陰謀論,在原主的印象中,徐慶業的後院似乎沒那麼多的陰私算計。
畢竟原主本人是個賢惠大度能容人的,很重規矩,徐慶業這方面也比較配合,不會随心所欲的為其寵愛的妃子破壞規矩,這也就使得後宮中的秩序保持得還不錯。
不過柳明月知道,在皇宮這麼個最頂尖的名利場中,不可能會像原主所以為的那樣,所有人都會遵守本分按規行事,而是各種私下裡的争鬥從未停止過。
從徐慶業明明有着一群數量可觀的女人,加起來懷過的孩子很多,可他現在少着的兒女隻有十二個的現狀中,就能看出許多事情都沒原主想得那麼簡單。
當然,柳明月隻繼承了原主的記憶,也就是她的技術能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及印象深刻的念頭,并不包括她全部的情感與曾經的想法。
所以原主可能也曾發現過某些不便宣揚的真相,隻是她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選擇無視。
不過不管那些過往的内情是什麼,柳明月都不會大意。
即便可能是因目前尚處徐慶業登基之初,成年的兩個皇子不足為懼,連太子在内的其他皇子年齡還小,某些有實力的妃嫔甚至還沒來得及生下皇子,才能得以維持着表面上的平靜。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随着下面的皇子逐步成長起來,太子絕對會成為其他皇子及其背後勢力共同針對的目标。
讓原主感到如臨大敵的常貴妃與五皇子,僅是一個開始,或者說是試探而已。
而她與太子在近期屢次獲得得皇上的嘉獎與重視,太子甚至還獲得了臨朝觀政的權力,勢必會打破當前這表面上還算平靜的局勢。
事實也正如此,很快就有消息傳出,常貴妃向皇上提出,讓僅比太子小不到一歲的五皇子,陪太子一起臨朝觀政。
皇上雖然沒有當場同意,但他給出的是留有餘地的回答,要看五皇子接下來的表現。
這個回答仿佛是個信号,連已成年的兩位皇子在内,都時不時的搞出些動靜吸引皇上的注意。
連素來低調的大皇子在内,他被傳出算術天分極佳,将其府上種種帳務都打理得極佳,手下管事都對他的算帳能力敬佩不已,不敢做任何手腳。
二皇子那邊放出的風聲,當然與他一直以來的愛好有關,說他學富五車,禮賢下士。
其他皇子中,除不滿兩周歲的七皇子外,五皇子與六皇子那邊都有通過教授他們的先生,傳出他們如何聰慧。
收到這些消息,柳明月并不覺得意外,也沒打算做什麼。
宮中還有兩位正處懷孕中的嫔妾,在當下的大環境中,照顧她們順利産下孩子,也是她這位中宮皇後的重要任務。
連原主都不曾想過要對丈夫小老婆動手,柳明月這個外來者,再怎麼不喜這個世道,也不得不接受現實,出于自身對生命的尊重,甚至還要做得更好。
所以柳明月絲毫不受外界所流傳的那些消息影響,還囑咐太子也不要在意那些,隻專注于自己的學習與積累即可。
好在太子雖然不是多聰明,但是隻要不與他掰扯那些聖賢之道,他還算是一個孝比較順,願意聽勸的孩子。
知道皇後不驕不躁,繼續禀承一直以來的公正态度,專心打理宮務,照顧懷孕了的趙捷妤和胡才人,徐慶業滿意之餘,心情莫名有些微妙。
不過對他而言,能夠再次确定皇後是位比從前更得力,更讓他滿意的賢内助就好。
大安開國立朝三年,不僅國内跟基不穩,邊境更是不時發生各種戰争。
盯着大安的不僅有曾與他一起争奪天下的老對手,還有周邊那些伺機而動小國與蠻族。
所以徐慶業這個皇帝不僅十分繁忙,還面臨來自大安内外的巨大壓力,隻是相較于前三年,随着各方面形勢愈發穩定,相對要較為輕松一點兒。
柳明月也是在當了兩三個月皇後後,才對當前的大安處境有一定了解,知道看似一片熱鬧繁華的朝野上下,其實充斥着普通人難以察覺的暗流湧動。
除了新舊勢力之間無休止的各種争鬥,舊朝種種弊政所導緻的百姓貧富差距懸殊等,還有不僅邊境時有戰鬥發生,還有一些行事猖獗的豪強兼并勢力在地方上挑起種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