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楚懷王十分信任張儀,把楚國的相印都給了他,還饋贈了大量的财物。結果張儀回到秦國便不認賬了:“我隻有秦王賜予我的六裡封地,願把它獻給楚王。”六百裡變成了六裡,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結果楚軍大敗,又割讓了兩座城池和秦國締結和約。】
評論區
“楚懷王也是個大冤種,被惠文王玩壞,又要被昭襄王坑死了。”
“楚懷王就是讓屈原懷才不遇的那個楚王吧。”
【屈原主要生活在楚懷王時期,公元前317年,屈原擔任楚懷王的左徒,從事變法改革,制訂了各種法令,屈原出身貴族屈氏,卻能背棄家族利益,一心為國,與舊貴族等一切頑固勢力進行鬥争。經過變法改革,楚國形勢大變,舊貴族面臨着覆滅的命運,屈原也迎來了守舊派臨死前的反撲。】
【公元前314年,屈原因為上官大夫的讒言被降職免官,降為三闾大夫。三闾大夫,是戰國時期楚國特設的官職,主持宗廟祭祀,兼管貴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閑差事。】
【因此,張儀第一次入楚,用六裡地換齊楚斷絕聯盟時,屈原可能都沒有上朝議事的資格。】
嬴驷正與親近的大臣和幾個兒子一起看天幕,聽到天幕提起屈原,當即問道,“相國可知屈原?”
張儀自信道,“屈原遠不及臣,臣有王上全然信任,屈原卻與楚王政見不合,還有滿朝老臣與其作對,不足為慮。”
嬴驷也欣然一笑。
楚懷王想着,天幕特意提起的人定然不簡單,要不還是把屈原官複原職吧。
他剛透露了一點口風,就被楚國群臣堵了回去。
他們好不容易才将屈原排擠出權力中心,怎麼可能再将此人召回與自己作對呢。
于是,便有人提議,“屈大夫既然不贊成秦楚聯盟,不如将其派往齊國,促成齊楚聯盟。”
這些老臣與屈氏關系都不錯,乃是攻守同盟,屈原是屈氏子,他們也不好做的太過分,隻能将人遠遠的趕出去,眼不見為淨。
楚懷王想到秦國不講信用,自己又打不過,當即便答應了與齊國結盟的提議,屈原就這樣離開了楚國。
屈原就缺一位能堅定信任他的秦孝公!
【公元前311年,秦國要挾楚國,要用武關外的土地換取黔中。楚懷王說:“我不想換土地,隻想要得到張儀。”】
評論區
“張儀拉足了楚懷王的仇恨。”
“領土可以丢,張儀必須死!”
【聞言,張儀主動入楚,他一到楚國便被楚懷王囚禁了起來。可是,張儀怎麼會打無準備之仗呢,他早已用重金賄賂了楚國大臣靳尚。】
【在金錢開路下,靳尚對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危言聳聽:“您知道您将要失寵嗎?秦王特别鐘愛張儀,為了救他不惜一切代價,我聽說他要把上庸六個縣的土地送給楚國,還要把美女嫁給楚王。楚王看重土地,就會敬重秦國。秦國的美女一定會得到寵愛。到時候,您就失寵了……”】
【關乎切身利益,鄭袖很着急,忙問該怎麼辦?靳尚趁機夾帶私貨:“夫人不如替張儀求情,隻要将他放回去,秦王就沒有理由送美女了。”】
【于是鄭袖日夜向楚懷王進枕邊風:“張儀不是誠心騙大王的,他是秦國臣子,自然要為秦國牟利。大王一提出要張儀,現在土地還沒有交給秦國,秦王就派張儀入楚,這就是秦國尊重大王的表現啊。大王沒有回禮卻要殺了張儀,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國。大王扪心自問,我楚國打得赢嗎?”】
【楚懷王被這一番話吓到了,他終于意識到,弱國無外交,即便今天殺了張儀洩憤,也無法阻擋大秦的軍隊。不如好好招待張儀,請他說說好話,與秦國保持友好。】
【所以,張儀被楚懷王禮送出鏡。】
秦惠文王:“啧,這麼好的計策卻被天幕叫破了,怕是騙不到楚國了。”
張儀:您是不是忘了,這件事是您想要以小搏大,換楚國領土引起的。隻要您不出昏招,我也不必入楚。
楚懷王有些懷疑人生,寡人又被騙了!又是張儀!他看靳尚和鄭袖的目光都變了。
寵妃鄭袖卻沒有多擔心,以她對楚王的了解,隻要她說幾句話好話,楚王就會乖乖的回到她身邊。“英明神武”的楚王都被張儀騙了,自己一個深宮婦人又能如何呢!
景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這時候,屈原在哪裡呢?他正在齊國出使,挽回齊楚聯盟,等他回來的時候,張儀已經離境了。】
評論區
“阿這……”
“屈原遇到楚懷王這個腦子不清楚,耳根子還軟的大王,真是生不逢時啊。”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這是對張儀最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