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獨發晉江文學城
看時間,他發來好友申請比她要早一些,兩個人就此加上好友,成為彼此好友列表中的一員,安靜片刻,都沒有開始主動說話。
對話框隻有系統自動發送的那條打招呼消息:【你們已經成功添加為好友,可以開始聊天了!】
既然加上了Q|Q,葉書音也就沒着急找他說事,想着他來加好友左右也不過是為了那幅畫的事。打開家門,燙飯的醇香氣息撲面而來,一下子勾起了她的饞蟲。
她的目光向廚房探尋,想問問葉向安今天做了什麼好吃的,卻看到餐桌前,韓佩琳正一勺一勺往陶瓷碗裡盛燙飯,旁邊還擺了一桌子沒有用完的食材。
做飯的不是爸爸,這場景久違了。
家裡一般都是葉向安做飯,沒結婚之前他是個煮方便面都能翻車的人,但現在卻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手技藝是被韓佩琳鍛煉出來的。
他舍不得韓佩琳每晚下班回家已經那麼累,卻還要辛辛苦苦給一大家子人做飯,也常說,媽媽不是為了伺候孩子伺候家人才來當媽媽,媽媽是為了有更好更幸福充實的生活才會如此選擇,她也有自己的生活。
于是家裡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他的任務,葉向安做溫嶺燙飯做的最好吃,這道菜是溫嶺名菜,工序複雜不太好做,家家戶戶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吃慣了葉向安的燙飯,葉書音覺得沒人做得比他好吃了,但葉向安說,做得比他還好吃的是教會他的韓佩琳。
印象之中,韓佩琳上次做燙飯是葉禹飛帶女朋友回家的時候,不是什麼重要時刻她從不會下廚房。
如今再看到已經時隔兩年。
上周六的不愉快若有若無萦繞在這間屋子裡,即使兩個人還沒有交流,也沒有目光上的對視,那母女間微毫的罅隙也伴着燙飯的香氣絲絲縷縷纏繞住她。
飯盛完,每次吵過架都需要别人先低頭跟她服軟的韓佩琳像個沒事人一樣擡頭,如往常一樣招呼她過來,讓她端着盛好的燙飯,葉書音本以為是給她吃的,看見罐中炖煮的軟爛的食材餓意更甚,心說稀奇,這是頭一回韓佩琳先跟她低頭,值得紀念,可這種稀奇在心裡停留了沒兩秒,她卻說:“你去給對門送過去,對門今天搬了新鄰居。”
葉書音愣了下,那點不适眨眼被沖散,很快聯想到今天下午的那個搬家公司,她随口問了句,“咱們對門不是已經有人住了嗎?房東把房賣出去了?”
“賣出去了,”她強調,“今天剛賣出去。”
“今天剛賣出去的就搬進來了?”葉書音訝然。
“可不是,他可能是缺錢了着急往外賣,結果挺幸運,剛挂出去房源沒一會兒就被買下來了,”韓佩琳眸光精明,“對方還是全款買的,多有錢。”
後半句話聽上去與平時無異,可眼神經不起推敲。
葉書音沒注意到她的眼神,垂眸看着手中的燙飯,忽然想起被遺忘的一段記憶,韓佩琳上次做燙飯不是在兩年前,而是三個月前。
三個月前,鉑钰灣交房的時候,她跟韓佩琳帶鋪地面的工人過來看房,那天遇到了同樣帶着裝修團隊來看房的對門鄰居,韓佩琳主動跟人聊了兩句,隔天就指揮她帶着燙飯上了門。
當時還不知道有什麼深意,以為是她在溝通鄰裡關系,後來聊天才不經意從她嘴裡知道那位鄰居在市場監督管理局有個職位,據說還不低。
韓佩琳開了很多年飯店,這套房能買下來那間飯店賺出來的利潤出了不少力,所以為了飯店,什麼人脈她都需要積攢,即使店面不大,但她總說将來總有一天會做大的。
可不敢明目張膽地送些什麼高檔禮品,本身也沒那個資本送,也知道身居高位的人心眼都多,做事謹慎,所以她靠的都是“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老話,送送吃的喝的,送送關懷幫助,有時候真誠才是必殺技。
可惜她這個人脈還沒開始利用,人家就搬走了。
“去吧,他們下午剛把家具什麼的搬過來,估計現在正忙着收拾東西,但是不管他們吃沒吃飯,送過去就是咱們的一份心意,”陶瓷湯罐滾燙,剛出鍋的飯還冒着熱氣,韓佩琳叮囑她小心走路别扣出來,不然掉在人家地闆上很不好看,“過去跟人家好好說,送了就回來,别在人家家裡多待。”
更高明的是,她送溫暖送關懷也不是自己出面,而是讓一個孩子。
孩子能懂什麼呢?未涉世的小朋友罷了,送飯這舉動的後面還不是有明事理的父母在教嗎?
葉書音不太想去,但很清楚她拒絕之後會是什麼局面,硬着頭皮端着韓佩琳精心準備的燙飯走到家門口,不禁想,對門又是個什麼身份呢?值得她這般打算。
……
鉑钰灣一梯兩戶,每一層的走廊都不短,身後家門關上,隔去韓佩琳的聲音和期盼表情,走廊聲控燈亮起,寂靜無聲。
湯罐太燙了,而且還滿,葉書音拿了兩個隔熱墊墊在手裡,卻依然能感覺到熱意襲來,她緩慢邁開步子,眼睛盯着搖搖晃動的湯面,生怕步幅大了溢出來弄到手上,沒想到韓佩琳弄那麼多,就不怕她端着罐子不小心灑出來燙傷自己嗎?
往前走了才沒兩步,在樓道裡隐隐聽到些說話聲。
是對門傳出來的。
她從湯罐上擡眼,對面家門沒關嚴,漏了條細細的縫,屋内燈火通明,所以那些無意去聽的家事隐私就這樣微弱地飄了出來。
是一道略年長些的聲音,聽上去敦厚,沉穩如鐘,極易讓人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個溫潤和藹的中年人,格格不入的是,多了層違和的不屑嘲弄:“我忙了十多天沒顧得上你,看你每天比我行程還滿,以為你幹什麼大事了呢,原來就去幹這個了?”
緊跟着,有人回答:“那什麼算正事啊,爸?”
聲線極具少年感,語調慢悠悠,慵懶随性,帶着插科打诨的笑意,聽上去滿不在意,不像是應對年長之人應有的端正态度。
這道聲線在耳廓中重播,葉書音忽地斂步,遲疑。
樓梯間湧上火藥味。
年長的男人沉聲宣告:“學校找好了,下周一正式去報道上課,我希望下次看到你是在教室,而不是在網吧。”
門縫裡有道陰影,有人在走動,個頭很高,一截黑色衣袖迅速閃過,防盜門的縫隙又大了一條,那道懶洋洋的聲音清晰了些,“我又不是沒分寸,該學的您放心,我肯定會學。但是下周一才去報道啊,那還有兩天呢,您不讓我出門是打算讓我在家睡兩天?給我先把WiFi裝上行嗎?”
對面的男人霎時犀利,恨鐵不成鋼,“你混吃等死這樣是給誰看的!專門給我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