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空氣帶着淡淡的涼意,顧景明早早來到畫室,準備了音樂播放器和幾支不同音色的畫筆。牆上的窗簾微微搖動,透進斑駁的光影。
林瑞清如約而至,步伐穩健,眉頭舒展許多,隻說了一句:“來了。”
顧景明微笑着點頭:“今天我們試試讓聲音和畫作一起對話,好嗎?音樂會幫你帶出情緒,畫筆是你傾訴的語言。”
林瑞清看着播放器,有些好奇,輕輕點頭。
顧景明播放起了一段鋼琴曲,旋律柔和而悠揚。音樂在畫室裡回蕩,猶如溫暖的流水。沈寒拿起畫筆,閉上眼睛,随着旋律輕輕地在畫紙上暈染色彩。
他的動作開始變得流暢,顔色的過渡如同音符起伏。偶爾,他會停下筆,深吸一口氣,似乎在感受自己内心與音樂的共振。
顧景明悄悄觀察,見林瑞清漸入佳境,輕聲說:“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幫助我們觸碰内心的柔軟。”
中午,兩人簡單吃過午飯,林瑞清突然輕聲說:“我可以…試着告訴你…畫裡的故事…”
顧景明眼睛一亮,欣喜道:“真的嗎?如果你願意說的話那我會很開心。”
林瑞清抿了抿嘴唇,努力整理思緒,斷斷續續地說:“這…是河,流過黑暗,也有光…”
顧景明靜靜傾聽,溫柔回應:“你的河流裡有黑暗也有光,就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有陰影但更多的是希望。”
下午,畫室裡充滿溫暖,陽光灑在兩人合繪的畫布上。林瑞清用不同顔色和線條表達自己的故事,語言雖簡短,卻充滿情感。
顧景明則耐心引導,鼓勵沈寒用畫筆與言語共同表達。
傍晚時分,畫室漸暗,林瑞清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臉上帶着一絲滿足。
顧景明走過去,輕聲說:“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勇敢。”
林瑞清輕輕點頭,眼中閃着光,“謝謝.”
顧景明輕輕握住他的手,“我都會在你身邊的。”
顧景明的陪伴成為了林瑞清最堅實的依靠。
每一個簡單的“謝謝”和“我想多說”,都是他内心慢慢綻放的花朵。
第八天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畫室的木質地闆上,帶來溫暖的光斑。顧景明早已準備好一盒不同質感的小物件,有貝殼、羽毛、絲綢片、還有幾塊紋理獨特的布料。
林瑞清走進畫室,輕聲說:“今天做什麼?”
顧景明微笑,遞給他一個小布袋,“我們來玩觸覺遊戲。用觸摸喚醒記憶,然後把感受畫出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