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羽擡頭一看,隻見一股子真氣将那湍急的瀑布流成的水簾分割開來。再繼續向前看,不是别人,正是古徵徵!那小丫頭身後,還站着緊跟在後面縱身躍下去的小子。這下姬羽總算是松了口氣。仔細看向前去,才發現原來那瀑布外面竟鬼斧神工地修了上千級台階,沿着那瀑布旁邊的殘垣峭壁,上似通着天,下似通着地。再看古徵徵,方才發現那鬼馬精靈竟然一隻手輸出靈力的真氣另一隻手輸出玄力的真氣,硬生生地對立着托着那湍急的水流撐出一道門來。姬羽見狀趕忙從那洞裡面出來,踏上一級台階。古徵徵便收了真氣,與那龍幽晔牽着手,帶着姬羽,向山頂攀去。去往山頂之路崎岖難行,幾人不敢掉以輕心,便是連說話的功夫也沒有,一鼓作氣攀了一個多時辰。登上山頂的時候,剛剛好看到那玉盤般的落日,餘輝絲毫無保留地灑在那層巒疊嶂之間,也灑在那仍在緩慢旋轉的神壇之上。
姬羽問道:“你二人如何得知那瀑布外面有石階這個玄機的?”
古徵徵與龍幽晔齊齊說道:“并不知曉。”
姬羽慌問道:“那你二人縱身便跳下去?”
龍幽晔指着古徵徵說道:“徵兒下去我便下去的,未曾多想。”
古徵徵卻指着龍幽晔說道:“古族後人先死後生。我想着,若不抱先死之心,怕是難救他性命了。”
姬羽跺了跺腳,指着古徵徵說道:“你若縱身下去,落個生死未蔔,他便是真活不成了。”說罷又指着龍幽晔說道:“你若是縱深下去,落個粉身碎骨,她便也是枉費那心機了。”
三人推搡着朝着那神壇的方向奔走過去。
走近看,原那旋轉着的石頭是一方青石,周邊也雕刻成了蓮花的模樣,那神壇的旁邊下陷式鑲在地面上有一塊玉牌,上面刻着:恒玉神壇。
古徵徵忙走過去,問姬羽道:“哥哥,這神壇名字喚做‘恒玉神壇’,是不是與祖母有關?母神在神壇告訴我,祖母閨名似喚做‘古玉痕’?你可知曉。”
姬羽也走上前去,道:“并不知曉。我随母神同來神壇之時尚且年幼,未聽母神提及此事。”
龍幽晔上前仔細查看那神壇,指着那蓮花浮雕上面四散的點點崩裂的痕迹說道:“徵兒、姬羽兄,這神壇四周盡是這四射迸濺的痕迹,不知為何。”
古徵徵上前用小手摸一摸,道:“這些莫非和那肆玄蠻荒第四塊大陸有關麼?”
龍幽晔和姬羽兩人訝異非常地問道:“甚麼第四塊大陸?”
古徵徵道:“那弋海蠻荒本就分為執掌靈力的肆靈弋海與執掌玄力的肆玄蠻荒,可為何那肆靈弋海有青滄九州、濟水西沼、韻丹羽原和北摩極地四塊大陸,而那肆玄蠻荒卻明明叫做肆玄,卻僅有奇楠谷地、濤裂之巅和缥沙渺域三塊大陸?你們便從未奇怪過麼?”
龍幽晔問道:“這麼說來,真的曾有第四塊大陸存在過?”
姬羽在一旁也頗為驚奇。
古徵徵回道:“我大考當天,曾向四宗仙童發問,也是為此才拖了一百年才允我入聖域史池的。卻不曾想,入了那史池,終于得機會開口問了母神,還沒得回應,你們打架便硬是把我打醒了……”
龍幽晔聽此話,又上前去看那神壇,雖說它是并不規則的形狀,但卻能看出那蓮花浮雕盡是圍繞着青石中間的一處雕刻散開來的,中間那一處雕刻很是奇怪,不是别的,卻是一個涼亭的模樣。他于是回過頭去,道:“你們來看,此處有一涼亭似的雕刻。”
古徵徵與姬羽過去趴在那青石上一看,果然如此。
隻見那古徵徵更是鬼馬精靈地一下子四仰八叉地躺在那涼亭雕刻上去了。
姬羽忙說道:“徵徵,你倒是穩妥些不好麼?”
但那龍幽晔卻也不說話,與古徵徵頭頂頭地躺了下去。
姬羽心中又氣又喜,那儀表堂堂地位尊崇的三殿下便是下決心要與那小丫頭片子一起瘋了去。
不料此時,二人卻同時睜大眼睛,喊道:“那上面有東西!”姬羽聽此,便也趴下去向上看去,方才發現在那薄薄的海霧之間,迎着落日的餘輝,可不正是有一處反射着太陽光芒之處麼!那才真是妥妥地懸浮在半空當中呢。
還沒等姬羽反應過來,古徵徵小丫頭一個箭步躍起來,重新站到那神壇旁邊,使足了一股子真氣跳向那青石中央的涼亭雕刻,果然便一下子被彈起到了那頗為高的涼亭當中去了。
龍幽晔與姬羽也反複試了幾次,卻那青石無論如何也沒有産生與古徵徵一樣的反射之力。那亭子太高,沒有這力量輔助,憑誰也上不去。倆人隻好呆呆地等在下面了。
再說那古徵徵,一躍上涼亭之後,便看到那涼亭當中瀕于亭頂的位置上懸浮着一白一青兩個盒子,好奇又興奮。跳上去想要夠到那盒子,可沒想到那兩個盒子看着不高,她用上五分力道卻是夠不到。于是,古徵徵又用盡渾身真氣向上夠,不想竟還是夠不到,還一下子摔在了涼亭的地面上。
古徵徵這才發現,地面上對應着兩個盒子的位置上,分别刻着兩個字。
那白色盒子對應的地面上,刻着一個大大的“靈”字;而那青色盒子對應的地面上,則刻着一個大大的“玄”字。
古徵徵轉了轉眼睛,站起來。在那“靈”字上面站好,用盡全身靈力驅動了一股真氣,果然一下子就飛到了那白色盒子周圍,将那盒子取了下來。又相似地取到了那青色盒子。像寶貝似的将兩個盒子抱在懷裡,然後在涼亭地上妥妥地站穩了,想要打開那盒子,卻不料怎麼也打不開。于是暫時将那兩個盒子收在了袖子裡面。再細細端詳那涼亭,果然看到那上面有些玄機。那涼亭有五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面都寫有一些古怪的文字,那文字雖說應是篆書,但與古徵徵所熟悉的文字頗為象形,古徵徵一一看過去,原來那柱子上面寫的是五行轟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