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天氣開始炎熱,金黃的太陽照耀在浮山山體上,将山間那些所剩不多的雲霧都驅散而出。
澄靜的藍天像畫布一般映襯着浮山的綠,山間的各色花朵也逐漸展開了嬌嫩的花枝,準備大肆開放一番。山腳下的隆福寺内的杏花桃花早已開放凋謝了一輪,山頂的三清道觀裡的池塘綠荷卻彷佛才睡醒。
自從汲秋回到了浮山之後,就一直被田嬷嬷四處帶着檢查汲秋作為掌侍的學習成果。
汲秋去了一次解縣,腦袋裡早就渾忘了掌侍,可田嬷嬷在浮山幹了一輩子,對浮山極為清楚,也極為愛惜浮山,每當汲秋報錯幾處,她立馬知曉三令五申對汲秋說太後的事無小事,你今日報錯種了幾棵樹,明日就要丢了你的腦袋。又拿太元多少年多少月,她在宮中聽聞哪個掌侍因為數錯了針腳,讓皇後娘娘的衣服不合體被全家處死的事情每日在汲秋耳邊念叨,吓得汲秋每日早起晚上睡不着,小心翼翼跟着田嬷嬷。
導緻度宜那日離開浮山回京的時候,汲秋都沒有見到度宜,本來還想托度宜問一問汲府的消息,也隻能拜托荔桑帶上自己做的蜜餞果子給度宜以作感謝。
随後汲秋荔桑又被派去參與布置今年太後的飛泉宮宴。
飛泉宮宴是太後每年在夏天都要舉辦的家宴,夏日碩果累累,浮山的瓜果蔬菜以及茶葉都很是新鮮,于是太後便會邀請娘家人來浮山小聚,偶爾也會邀請老友。宮宴一年隻舉辦一次。飛泉宮宴之後,漸漸入秋,太後也就要回到京中的建章宮中居住。田嬷嬷說這是自己最後一年作為掌侍的飛泉宮宴,以後就要汲秋荔桑她們自己來辦了,辦不了也是要掉腦袋,吓得汲秋更是睡不着。
飛泉宮宴包括飨宴和賞賜宴。賞賜宴由建章宮中的尚膳局專門負責,飨宴則由浮山太後内廷的掌侍們按照太後拟好的單子準備。上林苑監和光祿寺卿每年在這個時候也會來到浮山,為太後進獻各地上貢的果蔬野貨等。
太後也會命令林嬷嬷和白德運從民間收購一些好的珍味食材。田嬷嬷說因為飛泉宮宴是一年之中浮山最大的事,因此需要源源不斷的食材能夠保證宴會的順利舉行。宴會的座次、請人的名單甚至是表演的節目都是太後拟定好了的,不可以随意地更換。
汲秋看了看飨宴的單子,便覺不凡。從金陵運來四艘有冰的船,其中有楊梅、鮮筍、枇杷、鲥魚、玫瑰露腌漬的櫻桃等食材。茶葉準備了先春茶、羅浮茶、次春茶還有浮山茶。
膳食單子上則列了蒸豬蹄肚、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餃兒、絲鵝粉湯、三鮮湯、胡椒醋鮮蝦等不下百餘種餐食。
汲秋每日被田嬷嬷派去在廚房和采買處跑腿核對采買的斤兩。今日從采買處抱回藕四十枝,明日就要搬回芋苗二十斤,再後日廚房又說茭白二十斤缺了五斤。
浮山的廚房沒有建章宮中大,廚師和使喚大娘人卻比太後在建章宮的要多得多,因此一旦運作起來,有些粗壯的便占了大半邊身量,互相便争起口角來,汲秋還核對斤兩之餘還要在各個人員之間勸架做攔停。
一日,汲秋剛帶着下冰船的師傅們領着四籮筐蝦蟹準備進門廚房便聽見裡面又争執了起來。
隻見一個抄着兩根匏瓜的嬷嬷對着另外一個嬷嬷說道:“你個老貨點錯了東西還敢賴皮不是自己拿走的,告訴你這是浮山行宮,不是建章宮裡,太後娘娘人在浮山,就是我們說了算,你們建章宮中來的說的不算數。”那建章宮中來的嬷嬷似乎也不甘示弱地說道:“咱們都是為了太後好,你說什麼我就拿走了,等着我撕爛你的嘴!”說着說着就要動起手來。
汲秋本想叫人來把蝦蟹卸下,見狀不妙趕緊攔住二位嬷嬷,給各自順氣說道:“大夏天的,各位嬷嬷們都該做完活兒歇歇才是,何必動那麼大的火氣。
這事情辦不好,大家一起被太後訓,又有什麼意思。”汲秋一邊說着一邊示意力氣大的夥夫們趕緊把四蘿筐的東西拿進來。“姑娘不管你的事,我與這老貨的恩怨,姑娘請旁邊才是。”其中一個嬷嬷并不買汲秋的賬,下了汲秋的臉面說道。
“嬷嬷這話可不對。”倏的,汲秋聽聲音轉身,原來是度宜來了。
度宜穿着一身湖藍色的圓領金線繡邊長袍,一手拿着一盒蒜酪一手提着一個不知裝了什麼的食盒進門笑道“嬷嬷,你既在建章宮中,自然也知道田嬷嬷馬上不做了,這下來就是秋姑娘,你說秋姑娘請旁邊,那不是讓秋姑娘傷心,讓太後覺得你們對太後的旨意有意見麼。我看嬷嬷還是話收回去的好。話說多了,都閃了舌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