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來她去學了法醫,這讓殡儀館的館長大呼可惜。
殡儀館裡的許多死者并不是自然死亡,她見過形形色色的屍體模樣,比這具屍體更面目全非的也不少,但這些人最終會在她和外婆的手中逐漸恢複生前的模樣,給死者的家屬以最後的安慰。
所以,這具屍體要恢複生前的容貌,并不難。
應青雲定定地看了她好一會才點頭,“好,那你試試。”
封上上朝他莞爾一笑,但沒急着動手,反而眼珠子一轉,笑着問道:“大人,如果我真能恢複死者的樣貌,有獎賞嗎?”
應青雲:“你想要什麼獎賞?”
封上上立馬打蛇随上棍,“大人,如果我能恢複,那您就聘我為衙門的正式仵作,成嗎?”
這姑娘,膽子可真大。這是所有人此刻的心聲。
大家又默不作聲地看着應青雲,等着看他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應青雲沉吟了幾瞬,嚴重閃過一抹笑意,“如果你真能恢複,那便依你所言。”
這大人,太好說話了!封上上高興得露出八顆大門牙,高喊道:“大人英明!謝謝大人!”
應青雲嘴角幾不可查地勾了勾。
封上上瞬間像是被打了雞血,高聲道:“大人,麻煩找人給我拿點清水、酒、薄刀、縫合針線還有魚膠來,哦對了,再準備點化妝的胭脂水粉來。”
雖然不明白她要這些東西做什麼用,但應青雲也沒多問,立馬吩咐衙役去準備,不一會衙役就拿了所有東西來,封上上看了眼,心裡暗暗搖了搖頭。
正常縫合傷口的針線應該用羊腸線,再不濟也應該用桑皮線,最早出現的傷口縫合線便是桑皮線,在她那個時空,隋唐時期便發明了用桑皮線縫合腸管和皮膚,并廣泛應用于臨床且取得了良好療效,《醫心方》卷十八《治金瘡腸斷第七》裡,曾引“萬氏方”說:“……若腸已斷者,以桑皮細線縫合,熱雞血塗之,乃令入”,說的便是桑皮線縫合之術。
桑皮線是古代技術所能提取出的最好的縫合線。
然而這個時空還沒桑皮線,現在也隻能用普通的線代替一下。
她先用清水仔仔細細将死者臉上的血迹以及其他污漬清洗掉,露出底下翻飛的皮肉,然後穿針引線,将皮肉一一對齊,再用針線将其一一縫合。
素手纖纖,手指靈活,擡手落手間猶如侍女繡花,娴熟沉穩,賞心悅目。當然,前提是忽略她手裡操作的東西是死人的臉。
在場的男人們一個個眼睛圓睜,眼睜睜看着她将死人的臉皮當做衣服般縫合,除了震驚就是震驚。
第一次看見人的皮膚還能如此縫合!這姑娘真是奇人!
然而更震驚的還在後面,封上上竟然拿着刀剝離開皮膚組織,露出下面變形的骨頭,然後将那些骨頭一點點重新拼接,用絲線還有魚膠進行固定粘合,使變形的骨頭恢複了原狀。
衆人:震驚!
應青雲眸光微亮,看着封上上的眼神帶上了掩飾不住地激賞,他忍不住想,死人可以用這樣的辦法恢複破裂的骨頭,那是否也有辦法恢複活人受傷的骨頭呢?而且,人受了傷之後,是否也可以用針線進行縫合?
封上上并不知自己的舉動一下子激發了應青雲的思緒,讓他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窺探到傷口縫合術和骨頭修複術的一角。
時間一點點過去,夜幕降臨,屋内點起了燈火,直到這時候衆人才驚覺天已經黑了,而他們就這麼站着看了幾個時辰都不覺得累,反而越看越來勁。
應青雲吩咐人多點了幾盞燈放到封上上周圍,方便她進行修複。
封上上全程沒有擡頭看一眼,更沒有停下來歇息一秒鐘,直到屍體臉上最後的一道傷口被縫合好,她将線剪斷,這才長噓一口氣,擡起頭轉了轉酸痛不已的脖子。
“好了?”應青雲輕聲問道,語氣中帶了點怕突然吓到她的小心和溫柔。
封上上這才想起來自己周圍還有那麼多人,四顧了一下,發現大家都瞪着眼睛看着自己,那眼神讓人有點頭皮發麻。
怎麼了嗎?
其實,大家不是在瞪她,隻是單純地被她的修複技術驚到了,他們全程見證了一個奇迹,一個面目全非的人在她的手下恢複了生前的輪廓,依稀可見死者生前的五分模樣,簡直像是在變戲法,要不是他們親眼所見,他們真的要以為自己在做夢了。
然而,更奇迹的還在後面,隻見封上上又拿起放在一邊的胭脂水粉來,慢慢地開始給死者上裝。
她縫合出來的傷口很是平整細密,線也盡量縫的不那麼明顯,但屍體臉上的傷實在太多,就算她縫合技術再好,密麻的縫合傷口還是遍布整臉,再加上臉上的青紫灰敗,整個人雖然已經出現了人樣,但還是不太好認的,這就需要用接下來的化妝進一步讓死者恢複生前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