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明明是裝的,怎麼成真神了 > 第8章 第 8 章

第8章 第 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多年以後,仍有許多人記得這天早上。朗日當空,赤焰旺盛,可都比不上火焰裡的神迹奪目。

這是譚石家的二妹,死而複生的少年,自稱帶着神的旨意回到這個貧瘠的村子,說要拯救她們。

她噙着淡淡的笑,眉卻輕蹙,像慈悲又苦惱于他們冒犯之舉的神明,吐出的歎息如清風那樣遙遠。

凡間的繩索似乎困不住她,她隻消手輕輕一揮,火焰便由她驅使,燒去束縛她的枷鎖,又助她輕盈一躍,她衣袂翻飛,姿态不俗。

但這位“神迹”,當時自覺并沒有她們眼中那樣優雅。

譚深何幾乎是逃也似地跳出火架,隻是為了自己的計劃,才強忍着足部的疼痛穩穩落地。

譚深何有苦不能言,隻得在心底暗暗叫罵。天殺的神棍,為了逼迫她吃痛慘叫,儀式前特地把她鞋子扒了。

心裡罵歸罵,譚深何面上還是維持着那種淡淡的表情,對台面前看呆了的衆人緩聲道:“各位,何苦相逼至此呢?”

李先生早在白光閃過的時候傻眼了,譚深何胸口如今還在微微發亮,在晴天朗日下依然竟還是十分顯眼,在他眼裡,這就像是神仙附身了。

不……這怎會?

李先生不敢靠近,村民們更是覺得腿軟。他們這一輩子都沒親眼見過什麼靈異的事,好不容易遇上一次,竟然還是因為冒犯到了上神!

對譚深何昨晚上的話,大家大多隻信了半分,因為李先生說過,鬼怪相當狡猾,沒準隻是她傷害譚石的說辭。

但眼前這一幕出來,大家都信了八分,有些膽小的已經跪下發抖了。

她譚二妹才多大,能做出這般悲天憫人的表情?她譚二妹多有能耐,能不被火燒死?!

譚深何繼續扮演附身小孩的神明,不緊不慢地說:“吾乃河神,這小姑娘确是奉吾之命來授爾等治水之法,使民生富裕。”

聽者有心,又跪了一些。

她接着話音一轉,略帶嚴厲:“爾等三番四次冒犯她,如此這般不珍惜如此機緣,你們所求到底為何?”

又呼啦啦跪了一片,從人群中傳來瑟瑟發抖的聲音:“上神饒命……!”

她又歎氣:“唉,可憐這小女一片赤誠,吾本見她靈台清明,神骨天成,要将她帶去天界,奈何她一心擔憂爾等,甘做乩童,竟被爾等如此對待!”

說到這裡,基本沒站着的了,不是哭就是求原諒。

譚深何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說下最後一句話:“也罷,她始終是要回歸天庭修得圓滿的,料想她仍顧念人世,多有執念。爾等休再對她不敬!哼!”

這一套下來,村民們那還敢造次?一個兩個都搶着發誓自己會對譚家二女娃好,痛哭流涕的,顯然幾乎都全信了。

但也有些跪着,表情驚疑不定,數量不多,估摸着是李神棍的忠實狗腿,一時也不敢造次。

看着眼前這一幕,譚深何忐忑的心算穩了一點,她賭對了。她雖不熟悉物化生,但她熟悉人文社科,不僅是中文系出身,還略懂一點心理學。

自打決定回村,譚深何就下定主意,把自己包裝成“神使”。這很冒險,但這是天崩開局的她,最有可能快速積累群衆基礎的做法。

魔法打敗魔法。

村裡人能做出活人祭祀這種事,就說明封建迷信嚴重,而封建迷信能做文章的地方很多。

假如被祭祀的她死而複返呢?村民首先會恐懼,這種恐懼要麼會讓她們覺得她是鬼,要麼覺得她是被神眷顧的人。

但無論什麼念頭,她們的恐懼來源是“因果”。活人祭祀的本質是一起獻祭無辜的同胞,就算再置身事外,都會有潛意識的忌憚,譚深何想抓住的就是這點忌憚。

這點忌憚,會在她初展異能的時候被徹底激發,轉換成恐懼、殺意。她們會怕不可預測的後果,便趨于除之而後快。

可隻要她明确表示自己不會給她們帶來惡果,并将責任轉移到不相幹的人身上,她們就會放下心來,甚至可能倒戈。

這也是她為什麼一回來就将矛頭指向李神棍,李神棍就算再有名譽,那也是外鄉人。

其實按她原本的打算,是趁驅鬼儀式時與李神棍接觸直接燒了他,從而取得村民的初步信任。但譚昭兒給了她情報,她權衡利弊,覺得用現在這個方式或許更為穩妥,可信度也更高。

雖然……

這樣就不能弄死他了。

一頓輸出,譚深何胸口的光隔了幾息也滅了,她現在可以“做回自己”了。

她走向李神棍,對方竟也跪在地上,額上滿是汗。

她這次不斂着笑了,她問:“怎麼樣?我到底是誰?”

李神棍擡頭望着她,眼珠亂顫。

……

譚深何保住了小命,也不用住在破屋裡了。

但其他空屋對于“神使”也不合适,那些屋子大多都是因為屋主死亡才空置的,而對于她原本的“家”,大家也都微妙地沒有提。

最後是村長主動提出讓譚深何先暫住他家,讓村裡的勞力給她新蓋一間屋子後再搬走。

原主的記憶裡,村長的家是最大最整潔的,這對現在的譚深何來說是最好的選擇。譚深何對此表示,建屋子的事不急,她還想和村長多聯絡聯絡。

譚深何和善地看着眼前這個擁有村裡最高話語權的老頭,這麼好的機會她怎麼會放過?

譚深何就這麼帶着“兩袖清風”住進了村長家,有了一間還算齊整的小房間。

說起來,譚石以前并不姓譚,是來到這被他的娘逼着才跟了村長的姓。這個“譚家村”被聚起來不過十來年,先是一群因各種原因零落的人湊合在此地,後推選了最有能耐的人成了村長,就是譚深何眼前這位“譚村長”譚先和。

譚村長年輕時是個匠人,在縣裡幹過,後不知道什麼原因回了村。他原本的村子附近圍了一幫山匪,後逃難到了此處,靠着一身本事在這站穩了腳。

原本他也有一番壯志,要帶領村民發家緻富,靠着在縣裡積累的見聞,動員村人生産,和裡正談了一條溝通鄰村的生意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