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哉乎矣 > 第8章 少年篇第八

第8章 少年篇第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從那日秦感跑去學堂求助,應雲手每日上學放學都會多走兩步,先去秦家大宅外面看看,隻是依着父親叮囑,再不敢往大宅裡面去,生怕碰上歹人歹事。秦家大宅的大門某日大開着,某日又緊閉,卻總不見秦感再出來。如此開開合合一個來月,忽然一日,應雲手驚訝早晨還大敞的兩邊門扇,于傍晚再見時便落了鎖,門縫間相對交叉兩條好大的白封,漿糊未幹,一塊一塊透過白紙。上面的字有些潦草,應雲手不全認得,唯獨擔心秦感母子出來沒有,若是還在裡面,秦感還好鑽盜洞出來,他母親怎麼辦,後來他轉念又想,秦感興許跟着他娘早去了道觀。應雲手存了心事,也沒跟小夥伴招呼,匆匆跑回家,見到正在燒飯的母親,将外面所見并心底所想全講給母親。應母立在竈旁聽兒子講了半天,最終隻重重歎息一聲,擡起沾滿面粉的手輕撫長子的臉頰,轉身又做飯去了。

秦家大宅裡外重又回去靜寂中,孩子們早晚遊戲間仍舊避開大宅那邊,彷佛秦家從未來過人一般。眼見着春色起,河畔柳樹又綠,大小魚兒也漸漸上浮,應雲手不管母親叮囑,急急脫下棉衣束縛,渾身隻覺暢快,唯苦不能擺脫日日上學的煩惱,盼着哪一日能徹底暢快一回。

這天早起,應母立在門口,望着屋子裡兒子邊呵欠着邊匆匆收拾書包的背影,輕聲道一句:“今日不上學去了,出去給娘雇輛車,跟娘出城一趟,去觀裡還願。”

這一驚喜來得猝不及防,應雲手轉身呆呆望着母親,直到在母親面上見到一慣溫和神色,終于心底回轉過來,開心高應一聲,蹦蹦跳跳出門去了。過一時,應雲手回轉,幫着母親将數個大包袱小包袱逐一搬上車,邊搬邊問道:“娘,這些都是什麼啊?”

應母隻含糊應道:“都是有用的。”

一時到了道觀山門外,應母又吩咐道:“去跟裡面的師父說,南街後巷的應家來還願了。這六隻大包袱裡是許下的鞋襪、吃食,這三匹布是娘讓千錦坊抵的房租,都讓師父幫着搬進去,這個手帕裡是許下的銀錢,進去若是沒見到老元道長,就找那個管事的長胡子道長,别給别人,他們見了東西和銀錢自然明白。娘身邊這五個包袱,還有這隻小筐,你别讓這裡的人動,把它們搬去一個不顯眼不礙事的幹淨地方,有人問,就說是娘随身的行李。娘問你,可能記得清楚?”

應雲手聽得明白,乖巧答應着:“娘放心吧,我都記得啦。”跳下車去,按照母親吩咐進道觀找人去了。

應母自誕下應雲手,一盼孩兒能平安長大,二盼孩兒乖巧上進,将來博一個好前程,離開這螺殼一般的縣城,于能力所及之處暗地許下小小心願,每年都去城外的道觀還願。道觀于這種事上一年不知應酬多少,自有一套流程,歡喜收了應母的錢貨,引導她虔誠拜禱,應雲手則在觀裡觀外自在玩耍,開心享受春光。

待諸事畢,應母小心向管事的道長詢問:“去歲為亡夫辦喪事的秦家,聽聞她母子為感念神仙扶持,将自家院子舍與觀中,自己搬來城外居住,可在這附近?我家阿手與他家兒子一向交好,十分想念,神仙若知,不妨指與民婦,民婦與小兒感念神仙大恩。”

道長剛收了應家的東西,正在欣喜中,見問便順着應母的話答道:“我這裡本來與她留下三間向陽的獨立房舍,她寡母小兒,又在孝中,住在觀裡自覺不便,全都被她謝絕。我見他母子意志堅定,因此将西牆外看守菜園的兩間舊房舍改造,送與她居住,你要尋他母子,徑直過去就好。”

應母千恩萬謝,拜辭道長,出門喚過應雲手,母子兩個抱起大殿角落幾個摞在一起的包袱,應母背起小筐與兒子并行,一路出門去了。

轉過道觀大門,母子倆順着圍牆來到道觀西邊,果然腳下便是打理得整整齊齊的菜畦,菜畦中央一條略寬的土壟算作甬路,中間矗立着一座兩間的小小舊房舍,房舍獨立微斜,已現蛀洞的舊門虛掩,門縫裡面極暗,看不出房間裡面模樣,周圍一道籬笆皆無。應母至此駐足,放下竹筐,擡手替兒子抿抿碎發,撣撣衣衫和鞋面的浮土,輕柔叮囑道:“去吧,别踏了菜地,别進屋,記得該有的禮數,在外面喚那孩子出來。”

應雲手卻望着陰暗小屋生出膽怯:“娘,那屋子真是住人的?你不是說那種屋子會鑽出蛇來,不許我靠近嗎?”

應母輕呵斥道:“不許胡說,這是道觀,神仙住的地方,縱有蛇也會被感化,不咬人的,去吧。”

應雲手終于爽快答應下,一路跑跳着繞過菜地,穿過土壟,直至小屋子前面方才收住腳步,扭頭看看母親,規規矩矩在門口立好,朗聲道:“小感,小感,我是阿手,你在嗎?”

喚了兩聲之後,那扇破門吃力朝裡旋了一下,似乎被人踢了一腳,“哐當”一聲朝前一撲,之後又朝裡扭一下,終于秦感從裡面的陰暗中現身,看身形似乎更瘦了,模樣也顯憔悴,卻難掩驚喜,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朝着應雲手張張嘴楞沒出聲。

應雲手拉着秦感的胳膊,拽着他朝外走:“原來你住在這裡,怎麼也不去找我,也不和我說,還是我娘向觀裡問出來的,快走,我娘來看你了,帶了好些東西,你來看看。”

秦感見到應母,心内禮數驅使他不由分說跪了下去,朝着應母結結實實磕一個頭。應母忙彎腰攙起來,心疼打量道:“這孩子的臉色,一看就是受苦了。你娘還在吧?在就好。這些包袱裡各色吃用都有,凡我能想到的,就這些了,筐子裡是些雞蛋,底下墊着半袋米。跟你娘說,别嫌東西少,你們孤兒寡母的,東西不能太多,太多遭人惦記,反倒害了你們。若缺什麼,你應該還記得我家,盡管開口,或是找阿手傳話。阿手,你替這孩子把東西送過去,小心别颠破雞蛋。好孩子,我們這就回去,你别再出來了,外面這世道,與你其實不太平,平日别走遠,守着你娘,若出來尋我們,盡量在午間,早出早回。”

秦感聽着這番叮囑,滿心又是委屈,又是感激,忍不住又要下拜,徑直将應母的眼淚拜了下來。應母顧不及抹淚,趕忙攔住:“快别拜了,趕緊拿東西回家給你娘去吧。進去跟你娘說,我們也該回城了,改日再來。”

臨分别時應母叮囑秦感的話,卻被應雲手惦記在心裡。待晚間應母安頓兒子睡覺時,應雲手躺在床上猶不甘心,問道:“娘,咱們什麼時候還去還願啊?”

應母坐在床沿拍哄着兒子,嘴裡嘟囔道:“再不去了。”

應雲手驚得立時坐起來:“為什麼!”

應母趕忙安撫兒子,扶他重又躺好,這才慢悠悠言道:“若是為你的小友,為了救濟他家,頂多再去一次也夠了,否則不但替他,也替咱家招來禍事;若是為還願,再不去了。娘曾經許願讓神仙保佑我兒一生平平安安,如今,娘情願用自己的陽壽來換取我兒壽數,至于那些神仙,娘也不知該不該再信他。”

天氣暖和以後,秦感每日中午都出現在老柳樹下,果真是雷打也不動,雨澆也不走,似是特别珍惜如今時光。應雲手有時帶着元家兄弟,有時獨身一個,午間必定赴約,待下午課程開始,應雲手返回學堂,秦感也悄悄出城回道觀外的小房舍中。如此直到夏日的某一天,秦感破例遲到,應雲手獨自一個蹲在柳樹下,邊尋機摸魚邊等好友,誰知再等來卻是分别。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